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 第211章 谁说陆战不需要航空?

第211章 谁说陆战不需要航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我们卫光渔具蹭一下热度,用军工品质做下宣传,诸位应该没意见吧?”

    会议室里。

    魏修面对一旁科工委和商务部领导为主心骨的代表团,如是先斩后奏。

    同不同意的,反正我微博已经发了。

    就是通知你们一下子。

    “当然,帮卫光作答是我们的分内之事。”

    郑宇智代表考察团做了表态。

    这一次,他代表的规模更高。

    前次,他只代表学术层面。

    但经过初步调研之后,他向上级发送了初步报告。

    上级也立刻开会讨论了卫光的情况,并且做出决策,派产业方面的人下来洽谈。

    其中分量最重的。

    当属坐在郑宇智身边的赵国强了。

    他是华科投资的管理人。

    说华科投资,可能有人不理解,

    但换个名字——大基金,就能家喻户晓了。

    这是国家为了高新技术产业专门成立的投资基金,由财政部和国有各大银行出资成立。

    无限子弹,不求回报。

    目的也只有头一个——尽快补齐短板产业。

    在此之前。

    华科投资进入的行业都是集成电路这些高新产业,扶持的都是龙芯这些大厂。

    像卫光这样的小厂,尤其是这种民用产品小厂,他们是第一次接触。

    即便如此,赵国强依然给足了尊重。

    “魏总,我是连夜从首都赶回来的。”

    “科工委和总部首长都对你们公司十分重视。”

    “指示我们要尽快尽好的与贵司达成深度合作。”

    魏修试探着问道:“多深算深?”

    一句话给赵国强问的有点懵。

    说话太直接了。

    一点客套也没有。

    他也只能如是回复。

    “具体的方案上级还在开会斟酌,不过大的知道思想是确定的。”

    “短线上,我们诚挚邀请微光进入国防工业体系。”

    “利用现有产能为紧缺材料的几个项目供货。”

    “您这边有没有问题?”

    魏修挠头:“问题倒是没有,我能问一句啥项目吗?”

    郑宇智接过话茬:“具体我也不好多说。”

    “魏总您也是口子里的人,您应该知道。”

    “紧缺碳纤维的无非就那几个项目。”

    “全都是高度机密。”

    魏修也不再追问:“那行,具体供货量呢?”

    郑宇智:“之前我就说过了,有多少要多少。”

    “你要多少,我有多少。”

    魏修眼看对面上套。

    逐渐开始上强度。

    你是国防工业口子里的人。

    巧了,我也是。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价格怎么说?”

    郑宇智听完噗呲的笑了。

    “领导让我跟你打交道的时候小心点,说您可精了。”

    “领导诚不欺我。”

    “您放心,一切按照市价。”

    陈涛虽然也列席了会议。

    但是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

    他根本没有发言资格。

    只能在角落里一口一个卧槽。

    知道魏总勇。

    但再也没想到魏修这么勇啊。

    面对产业专家和科工委的领导,他还敢讨价还价?

    这要是换做自己。

    人家说什么自己就得答应什么。

    赵国强也是有点开了眼界了。

    他第一次见到在和产业基金的谈判中完全占据主动权的人。

    虽然魏修的岁数很小。

    但他举手投足件总带着一种风轻云淡的气质。

    他一放松。

    自己这边就紧张了,气场上自然弱了一些。

    “短线的安排其实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长线,也就是我的使命。”

    赵国强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国家对于碳纤维的需求肯定是只增不减的。”

    “而卫光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有高端产能的公司。”

    “毕竟势单力薄。”

    魏修鬼精鬼精的。

    对面一撅屁股,他就知道要拉什么屎。

    “怎么说?要入股?”

    赵国强竖起大拇指:“聪慧不过魏总。”

    “初步设想是,由我们大基金牵头,你们卫光出技术。”

    “共同成立一个国家级复合材料产业基地。”

    “力争在三年内建成十个以上的先进实验室。”

    “并且促成高端碳纤维产能突破万吨的年产量。”

    “在这方面,国家是认真的,我们大基金也是认真的。”

    听到这儿。

    陈涛已经有些迷糊了。

    我是谁?

    我在哪儿?

    我何德何能,能让人家为我成立个产业基地啊?

    十个先进实验室,万吨的产能。

    这些话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不一定可信。

    但从赵国强的嘴里说出来,绝对是可信的。

    人家管理的大基金投资从来不求回报。

    就拿芯片产业来说。

    人家在行业最艰难的时候进入,不求回报,无限子弹。

    等到把行业扶上了正轨,人家功成身退。

    这是全世界范围内投资力度最大,投资意志最坚定的资本。

    现在人家要投向卫光,简直不敢想。

    要是自家老登泉下有知,非得从祖坟里跳出来不行。

    可!

    魏修却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反而抬起头。

    “成立产业基地我是同意的。”

    “但股权比例还是要斟酌一下。”

    “卫光是人家陈总的心血,你们要保证不能鸠占鹊巢。”

    ????

    陈涛彻底迷糊了。

    不是,如果是大基金这样的鸠,占也就占了。

    “我希望卫光和我们胜利防务,还是占大头,要对产业基地有绝对的主导权。”

    赵国强有些为难:“魏总,这个你放心,我们只是为产业服务,并不纠结股权,这是首长交代过的。”

    “别!”

    魏修坚决伸手拒绝。

    “我怕的就是首长。”

    “我和首长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们喜欢刷油漆的毛病我还能不清楚?”

    郑宇智和赵国强面面相觑。

    全国范围内,也只有魏修敢这样说首长了。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要求。”

    “产业基地成立之后,要优先保证我们胜利防务的供货。”

    郑宇智点点头。

    这个问题不大,之前他已经表态过了。

    但他有些好奇。

    “魏总,据我所知,胜利防务目前担任的攻坚任务是陆战项目。”

    “但陈总又说您在搞航空相关的领域。”

    “我怕不明白,陆战需要航空和碳纤维吗?”

    郑宇智这次归来。

    还有另一外层使命。

    林老总亲自交代过,要他催着点魏修。

    胜利防务成立以来,又是煤气罐,又是无人机。

    现在碳纤维和阻拦索也搞出来了。

    就是正职项目没有眉目。

    首长有些坐不住了。

    可魏修的回复异常坚定:“谁跟你说的陆战项目不需要航空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