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东宫摆烂,李二急了-> 第九十四章 我爹的猪队友上线了! 第九十四章 我爹的猪队友上线了!
- 李承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狂喜。
他看着眼前的崔莺莺,这个外表温柔如水,内心却慧根独具的女子,第一次感觉,自己娶到宝了。
然而,就在这时,苏清越的身影,却带着一丝怒气,快步从外面走了进来。
“殿下!”她躬身行礼,声音中却压抑着怒火,“太子妃娘娘那边传下话来,说是……说是太子殿下正在前线浴血奋战,我等在后方,理应节俭,为国分忧。所以……她将我们大婚的用度,削减了七成!”
“什么?!”崔莺莺闻言,秀眉顿时蹙起。
大婚用度,削减七成?
这已经不是节俭了,这是在公然打压!是想让整个长安城,都看他们东宫太孙的笑话!
崔莺莺刚要开口,李承澈却抬手制止了她。
他的脸上,非但没有丝毫的怒意,反而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削得好,削得妙啊!”
他悠然地感叹了一句。
苏清越和崔莺莺都愣住了,完全不明白殿下为何会是这种反应。
“夫君?”
“殿下?”
李承澈看着两人那疑惑的表情,笑着摇了摇头,“她不削减用度,我还找不到理由,去皇爷爷那里卖惨呢!”
他站起身,拉起崔莺莺的手,脸上瞬间切换成了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表情。
“走,莺莺,随我进宫!”
“咱们……去向皇爷爷‘哭诉’一番!”
……
甘露殿。
李渊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眼眶红红的孙子和孙媳妇,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怎么了这是?大喜的日子,谁给你们委屈受了?”
李承澈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地“唉声叹气”,那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看得李渊心里更是火大。
“说!到底怎么回事!”
“皇爷爷……”李承澈这才抬起头,一脸的“为难”。“孙儿不敢说,孙儿要是说了,就是对长辈不敬。”
“孙儿只是觉得……心里憋屈。”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崔莺莺,叹气道:“郑妃娘娘……她也是为了我大唐江山着想。她说父王在前线打仗,我们做儿女的,应该节俭一些,不能铺张浪费,寒了前线将士的心。”
“所以,她将我们大婚的用度,给……给削减了。孙儿觉得,郑妃娘娘说得对!她这是深明大义,是为国分忧!孙儿理应支持!”
“可是……可是莺莺她……她毕竟是清河崔氏的嫡女,是孙儿明媒正娶的太子妃。这大婚的场面,不仅仅是孙儿和莺莺两个人的事,它更关系到……关系到我们李唐皇室的颜面啊!”
“孙儿可以受委屈,可孙儿不想让皇爷爷,让咱们整个皇家的脸面,被天下人耻笑啊!”
说到最后,李承澈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那副“顾全大局又受尽委"屈”的模样,简直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李渊听完这番话,整个人都气炸了!
好啊!
好一个郑氏!
朕的孙子大婚,你跟我谈节俭?
你这是节俭吗?你这是在打朕的脸!是在打整个皇家的脸!
反倒是自己的这个宝贝孙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得失,而是皇家的颜面!
这是何等的孝顺!何等的顾全大局!
“混账!”李渊一拍龙椅,怒喝一声!
他指着李承澈,声音却充满了宠溺和心疼。
“你这个傻孩子!受了委屈就跟皇爷爷说!怕什么!”
他转头,对着身边的太监总管,厉声下令:“传朕旨意!”
“太孙大婚,乃国之盛典!所有用度,由内帑和少府监全权负责!所有规制,比照当年秦王大婚,再往上加三成!”
“朕要让天下人都看看,我李渊的孙子,是何等的金尊玉贵!”
“谁要是敢再嚼舌根,给太孙脸色看,一律给朕拿下,严惩不贷!”
轰!
这个旨意,比任何赏赐都来得更加震撼!
这意味着,李承澈的大婚,将由皇帝亲自买单,办成一场前所未有的皇家盛典!
这已经不是在支持了,这是在用整个皇家的资源,为他这个孙子,撑腰!
郑妃的脸,被这一巴掌,抽得啪啪作响!
大婚当日。
东宫的排场,果然空前绝后。
那浩浩荡荡的仪仗,那奢华无比的陈设,那流水般送入宫中的贺礼,让所有前来观礼的王公大臣,都看得目瞪口呆。
这场婚礼的规格,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任何一位皇子!
郑妃坐在高堂之上,看着下方那对在万众瞩目中,接受着所有人祝福的璧人,一张脸早已气得铁青,手中的锦帕,都快要被她给撕碎了。
而在喧闹的婚宴一角,李承澈端着酒杯,与一位气质儒雅,看起来像是账房先生的中年人,相谈甚欢。
那人,正是清河崔氏派来的,商业网络的核心总管。
“殿下,您说的那种名为‘玻璃’的镜子和窗户,若是交由我崔氏的商路来运作,不出三月,便可风靡整个大唐北方!”
“利润,老朽不敢说,但至少……能为殿下,再造一个东宫内库!”
李承澈微微一笑,与他轻轻碰杯。
“那就……合作愉快。”
大婚之后,李承澈的日子过得堪称神仙。
皇帝李渊亲自下旨操办的婚礼,其规格之高,场面之大,直接刷新了长安城所有王公贵族的认知。
这一场盛典,不仅让东宫的颜面挣得足足的,更是将秦王府之前“醋宴”丢掉的脸,又狠狠地踩在了脚底下。
太子妃郑氏自此闭门不出,再也不敢搞任何小动作。
而崔莺莺,这位新晋的太孙妃,也用她的聪慧和能力,迅速征服了整个东宫。
她不仅仅是李承澈生活上的伴侣,更是他事业上最得力的臂助。
借着崔氏嫁妆带来的那张覆盖整个北方的商业网络,苏清越手中那些原本只能在长安城内小打小闹的玻璃制品和雪花盐,仿佛被装上了翅膀。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崔氏商号”的招牌,配合着“皇家贡品”的噱头,将一面面晶莹剔透的玻璃窗,和一盒盒精美包装的雪花盐,送到了山东、河北道各大世家门阀的府邸之中。
利润,如同滚雪球一般,以一种恐怖的速度疯狂增长。
崔莺莺每日都会将最新的账本,送到李承澈的书房。
看着上面那一串串令人心惊肉跳的数字,即便是两世为人的李承澈,也不得不感慨,世家门阀的力量,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辛辛苦苦在长安布局几个月,赚到的钱,还不如崔氏商路一个月流水的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