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第141章 新来的总督府贵人!

第141章 新来的总督府贵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远东实业的成衣厂和塑料花厂,如同两台马力全开的印钞机,将一船船南洋的订单,变成了一沓沓崭新的钞票。

    梁文辉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拿着算盘,对着账本,听那清脆的响声。

    这声音,比世界上任何音乐都好听。

    癫狗的船队,在何贤的帮助下,鸟枪换炮。

    几艘千吨级的大船,沿着一条全新的秘密航线,将一批批禁运物资,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往了北方。

    城寨的改造工程,更是日新月异。

    第一栋十二层的住宅楼,已经封顶。

    霍东升带着他的团队,几乎是吃住在工地,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精神却亢奋到了极点。

    他正在创造一个奇迹。

    一个在香港这片土地上,前所未闻的奇迹。

    城寨里的居民,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搬个小板凳,坐在工地的警戒线外,看着那栋大楼,一层一层地,往上长。

    他们指指点点,讨论着谁家将来会分到向阳的单位,谁家的孩子,可以在楼顶的公园里踢球。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叫做希望的光彩。

    这一天,陈山正在办公室里,和霍东升对着一张新的规划图,讨论着下一片区域的拆迁方案。

    梁文辉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

    “山哥。”

    他将一份报纸,放在了桌上。

    是英文的《南华早报》。

    头版头条,是一个白人男子的照片。

    西装笔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

    但那双镜片后的眼睛,却透着一股,让人不舒服的锐利。

    “大卫·布莱克。”

    陈山看着那个名字,轻轻念了出来。

    “总督府新上任的政务司,直接从伦敦空降过来的。”

    梁文辉解释道。

    “报纸上说,这位布莱克先生,是伦敦有名的‘铁腕’人物。最擅长处理,殖民地那些,棘手的社会问题。为人廉洁,做事,雷厉风行。”

    霍东升凑过来看了一眼,不屑地撇了撇嘴。

    “又来一个鬼佬官。管他什么腕,只要不来惹我们,就跟他没关系。”

    他说着,又把注意力,放回了图纸上。

    “山哥,你看,这片区域的下水道,如果我们这样走……”

    陈山的心思,却已经不在图纸上了。

    他看着报纸上那个男人的脸,一种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

    他太清楚了。

    港英政府,就像一个,精于算计的商人。

    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明确的目的。

    无缘无故,从伦敦调一个“铁腕”人物过来,专门处理“社会问题”?

    陈山心里清楚,现在在港府那些鬼佬眼里,真正的“社会问题”,就是他。

    就是这个,正在脱胎换骨,并且,越来越不听话的,九龙城寨。

    他们不怕一个,能打的烂仔。

    他们也不怕一个,会赚钱的社团。

    但他们,恐惧一个,能收拢几万民心,能让这片法外之地,建立起新秩序的,“九龙王”。

    因为,这从根本上,挑战了他们殖民统治的根基。

    “文辉。”

    陈山打断了霍东升的话。

    “你觉得,这个人,是冲着谁来的?”

    梁文辉愣了一下。

    他看着陈山严肃的表情,也收起了平日的嬉皮笑脸。

    他想了想,才开口说道:“山哥,你是不是想多了?”

    “我们现在,建工厂,开学校,是做好事。连雷洛那边,都跟我们,客客气气的。港府那边,有什么理由,来找我们麻烦?”

    “而且,我们每个月的税,可是一分钱都没少交。他们,还指望着我们,帮他们养活警察呢。”

    梁文辉的想法,很实际。

    在他看来,只要有钱赚,有税交,港府那帮鬼佬,才懒得管九龙城寨这点破事。

    陈山摇了摇头。

    “文辉,你不懂。”

    “在那些鬼佬眼里,规矩,比钱,更重要。”

    “他们,才是香港的规矩。现在,我们在这里,立了我们自己的规矩。你觉得,他们能睡得着觉吗?”

    霍东升也听出了不对劲。

    “山哥,你的意思是,这个新来的官,要对我们动手?”

    “不是可能。”

    陈山的手指,在报纸上,大卫·布莱克的脸上,轻轻敲了敲。

    “是一定会。”

    “只是,我不知道,他会从哪里下手。”

    办公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凝重。

    梁文辉和霍东升,都沉默了。

    他们习惯了,用江湖的方式,解决问题。

    谁不服,就打到他服。

    谁不听话,就让他消失。

    可现在,他们的对手,是整个港英政府。

    是一个,掌握着法律、军队和警察的,庞然大物。

    这仗,要怎么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陈山看出了两人的担忧,笑了笑。

    “天,塌不下来。”

    “霍先生,你继续忙你的。拆迁的进度,不能停。我答应过城寨的街坊,今年年底,要让第一批人,住进新楼。这个承诺,天王老子来了,也改不了。”

    “文辉,你通知下去。让各个堂口的兄弟,最近都收敛一点。别给人家,抓到什么把柄。”

    “是,山哥。”

    两人点了点头,心里,却依旧沉甸甸的。

    他们知道,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恐怕,就要开始了。

    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

    那个叫大卫·布莱克的新任政务司,除了出席了几场,商界的酒会,见了几个,太平绅士,就再没什么动静。

    仿佛,陈山之前的担忧,只是,杞人忧天。

    梁文辉,也渐渐放下了心。

    工厂的生产,一切正常。

    南洋的订单,又来了一批。

    他正忙着,计算这个月的花红,该怎么发,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这天下午,他正在办公室里,哼着小曲,盘着账。

    一个负责工厂庶务的管事,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辉哥,不好了!”

    “消防处的人来了!说是,要进行,例行消防安全检查!”

    梁文辉,眉头一皱。

    消防检查?

    每个季度都有,都熟门熟路了。

    塞两个红包,请领头的喝顿茶,就完事了。

    “慌什么?”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递了过去。

    “老规矩,去打点一下。”

    “不是啊,辉哥!”

    管事急得,脸都白了。

    “这次来的人,不一样!领头的,是个新面孔。红包,人家根本不收!直接就给扔回来了!”

    “他们拿着个本子,在车间里,这里敲敲,那里看看。说我们这里,不合规矩,那里,有安全隐患!”

    梁文辉的心,咯噔一下。

    他立刻想起了,陈山前几天说的话。

    该来的,还是来了。

    他抓起外套,快步,朝着楼下的成衣车间走去。

    远远地,就看见,一大群工人,被拦在外面,议论纷纷。

    车间里,十几个,穿着制服的消防处人员,正在,指手画脚。

    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的华人官员。

    梁文辉挤进人群,脸上,堆起了笑容。

    “这位长官,怎么称呼?我是这里的负责人,梁文辉。”

    他一边说,一边,不动声色地,递过去一个信封。

    那个官员,低头看了一眼信封,又抬眼,看了看梁文辉。

    他没有接。

    而是,从身边的下属手里,拿过一张表格,和一支笔。

    “梁先生是吧?”

    “根据我们的检查,你们的工厂,存在多项,严重违反消防条例的问题。”

    “第一,消防通道堵塞。第二,灭火器数量不足,且部分已经过期。第三,电线私拉乱接,没有套上防火管。第四……”

    他一口气,念了十几条。

    每一条,都像一记重锤,砸在梁文辉的心上。

    这些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以前,没人查,就不是问题。

    现在,人家要跟你,较真了。

    “长官,您看,我们这也是,小本生意。很多地方,做得,确实不周到。”

    梁文辉,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

    “您给个方便,我们,马上改!一定改!”

    “不用了。”

    那官员,打断了他。

    他在表格的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将一张纸,撕下来,递给梁文辉。

    “这是,停产整改通知书。”

    “从现在开始,你们的工厂,必须,立刻停工。什么时候,你们把这些问题,全部整改完毕,通过我们的,复查。什么时候,再开工。”

    说完,他不再理会,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的梁文辉。

    转身,带着他的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只留下,整个车间,上百台,戛然而止的缝纫机。

    和上百个,不知所措的女工。

    以及,一张,轻飘飘,却又重如泰山的,停产通知书。

    梁文辉,捏着那张纸。

    手,在抖。

    (在1950年,港府实际上并无九龙的管辖权。)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