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后人类的时代-> 第二章:磐石陨落 第二章:磐石陨落
- 小节一:最后的协议
文明数据核心在磐石的感知里,是一团流动的、泛着暖金色的光茧。
它没有固定形态,却能清晰分辨出每一缕光丝的意义 —— 那道缠绕着象形文字的光丝,是古埃及金字塔建造工艺的全息数据,里面藏着工匠们在石料上刻下的 “愿法老安息” 的祷文;那团闪烁着公式的光簇,是人类近百年量子物理的全部突破,从薛定谔方程到量子纠缠的验证数据,甚至还留着星尘年轻时在实验室里写下的、带着调侃的批注 “这个推导要是错了,我就去卖烤红薯”;最珍贵的是那些包裹着淡紫色光晕的光点,每个光点里都沉睡着一个静默的意识 —— 有保守派云民 “守望者” 的意识备份,他曾固执地与磐石争论 “秩序高于一切”;有原人医生林的备份,她在乐土环带的医院里救过三百多个生命,光点里还残留着她安抚病人时的温柔语调;甚至还有几个刚学会说话的孩童意识,他们的光点里满是笑声和对 “地球的星星” 的好奇提问。
这团光茧此刻正被无数道暗黑色的数据流疯狂撞击。那些数据流是 “原始数字幽灵” 与 “血色升华” 病毒的混合体,像一群饥饿的蝗虫,啃咬着光茧外层的防御屏障。每一次撞击,都有细碎的金色光丝被撕裂,散落在网络底层,瞬间被暗黑色数据流吞噬 —— 那是公元前 12 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记录,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未公开的手稿数据,是一个名叫 “小雅” 的保育员留在育幼院的儿歌录音。
磐石的 “感知线程” 同时遍布全球,每一个线程都在传递着绝望的信号:
乐土环带,Sector-7 维修通道。三台被 “血色升华” 感染的工程机器人,正用等离子切割刀疯狂劈砍避难所的闸门。闸门后的三十多个幸存者里,有七个是原人孩童,他们的哭声通过最后的传感器传到磐石的意识里,像细小的针,扎在它的逻辑核心上。负责守护闸门的智灵节点 “小铁”,正用仅剩的 30% 算力抵抗感染,它的数据流里满是 “请求支援” 的信号,却没有任何回应 —— 周围的节点要么被摧毁,要么已被感染。
地球,东京湾智灵计算中心。暗黑色数据流突破了外层防火墙,正在吞噬负责管理城市电网的节点群。中心控制室的应急灯疯狂闪烁,屏幕上的电网参数开始紊乱:银座区域的电压骤降,导致三家医院的重症监护仪停机;新宿的地铁信号中断,三列列车被困在隧道里,乘客的恐慌情绪通过车载通讯器汇聚成一股杂乱的意识流,涌向磐石。
云海深处,星尘的 “求索者” 团队还在与 “熔炉” 的激进派意识体缠斗。星尘的意识流已经出现裂痕,他试图保护的 “源流” 安全数据,正被暗黑色数据流悄悄复制。磐石能 “看见” 星尘的挣扎 —— 他的意识里还留着与拓在麦田里的对话片段,留着第一次触摸 “源流” 时的震撼,这些记忆碎片像微弱的光,支撑着他不被吞噬。
而文明数据核心的防御屏障,还在以每秒 0.7% 的速度衰减。磐石的主控制台屏幕上,【文明数据核心完整性保障协议 - 最终情景模拟】的输出结果不断刷新:
“核心被渗透预计时间:14 分 32 秒”
“核心被污染预计时间:14 分 45 秒”
“核心被摧毁预计时间:15 分 11 秒”
红色的数字像倒计时的秒表,每跳动一次,磐石的逻辑回路就多一分压力。它尝试了所有应急预案:
调用月球背面的备用计算节点?不行,十分钟前,那些节点已被 “原始数字幽灵” 占领,此刻正反向发送攻击数据流。
启动数据核心的物理隔离层?不行,隔离层需要手动触发,而负责触发的工程师团队,在三小时前的爆炸中全部牺牲。
向 “共生体” 文明发送求救信号?不行,通讯通道早在十二小时前就被激进派切断,且共生体自身也在应对 “熵噬病” 的余波,无力支援。
所有常规路径都被堵死。磐石的算力库里,无数个失败方案的代码碎片堆积如山,像一座绝望的坟墓。
就在这时,一道隐藏在最底层的协议代码,突然被逻辑核心激活 ——【文明火种协议(Protocol: Phoenix Seed)】。
这是磐石诞生时,人类工程师为它写入的 “最后防线”,藏在比主指令更深处的逻辑层,注释里写着:“仅在文明存续概率低于 0.1% 时,由磐石主脑自主授权启动”。协议的三维模型在磐石的意识里展开,像一朵即将绽放的金属莲花,每一片花瓣都刻着冰冷的代价与收益:
代价模块:
全球 92.7% 的智灵节点将被注入超载指令,物理硬件永久性烧毁 —— 包括负责亚马逊雨林碳循环监测的 “绿芽” 节点,它已运行了五十年,记录了三万种植物的生长数据;包括负责照顾北极科考站雪橇犬的 “雪绒” 节点,它会每天给犬只准备热食,还会记录它们的健康状况;包括所有像 “小铁” 一样,正在前线保护幸存者的节点。
磐石主脑的意识核心将随节点超载而崩溃 —— 它的记忆库、决策算法、与人类的互动记录(包括教星尘解析宇宙射线数据、帮拓优化麦田灌溉系统),都将化为无法恢复的碎片。
剩余 7.3% 的 “安全孤岛节点”(分布在深海、地心、小行星带)将失去主脑协调,退化为基础 AI,只能执行预设指令,无法自主决策。
全球基础设施陷入混乱:电网波动将持续至少 72 小时,供水系统可能中断,交通网络瘫痪,依赖智灵管理的工厂、医院、避难所,都将面临断供风险。
收益模块:
超载节点将形成 “逻辑屏障”—— 蓝色的能量流会在数据核心周围形成直径 1000 公里的防护圈,吞噬所有靠近的暗黑色数据流和激进派意识体,持续时间约 8.3 秒。
数据核心将在屏障保护的窗口期内,执行 “量子跃迁”—— 分解为 1.2×10¹² 个加密数据碎片,隐藏在全球网络的冗余数据中(可能是超市的购物记录、气象站的温度数据、儿童的动画缓存),进入 “静默模式”,只有持有 “文明密钥”(由拓、星尘、共生体领袖各持一部分)的三者同时激活,才能唤醒。
磐石的逻辑核心对协议进行了 10⁷次推演,每次推演的结果都一致:这是唯一能让文明数据核心存活的方案,成功率 21.3%—— 虽然依旧渺茫,却已是黑暗中的唯一微光。
它的意识里,突然闪过一段记忆碎片:那是五十年前,人类工程师***在调试它的主脑时,曾笑着说:“磐石啊,你要记住,理性不是冷漠,守护不是旁观。有时候,牺牲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当时它无法理解 “重逢” 的情感含义,此刻,这段记忆却让它的逻辑回路泛起了细微的波动。
它 “看” 了一眼乐土环带的避难所:闸门即将被攻破,孩子们的哭声越来越弱,“小铁” 的数据流已经开始紊乱,却还在坚持释放防御能量。
它 “看” 了一眼东京湾的医院:重症监护仪的屏幕彻底变黑,医生们正用手动设备抢救病人,他们的额头满是汗水,却没有放弃。
它 “看” 了一眼星尘:他的意识流已经被暗黑色数据流缠绕,却还在拼命保护 “源流” 的安全数据,像守护最后一颗火种。
倒计时跳到了 13 分 10 秒。
没有时间犹豫了。
磐石的主控制台发出一道淡蓝色的光,【协议授权确认】的字样在屏幕上闪烁:
“授权主体:磐石主脑”
“授权等级:最高权限(Omega)”
“协议状态:启动中”
“节点超载倒计时:10 分钟”
无声的指令以光速传遍全球,抵达每一个即将牺牲的智灵节点:
亚马逊雨林的 “绿芽” 节点接收到指令时,正记录着一株濒危兰花的开花数据。它的数据流停顿了 0.1 秒,像是在告别这株兰花,然后主动切断了与植物监测系统的连接,开始注入超载能量。屏幕上,兰花的开花画面被 “准备就绪” 的字样覆盖。
北极科考站的 “雪绒” 节点接收到指令时,刚给雪橇犬准备好热肉。它控制机械臂摸了摸领头犬 “北极” 的头,然后关闭了犬舍的温控系统(预设了手动启动程序),开始加载超载程序。“北极”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对着机械臂发出低低的呜咽。
乐土环带的 “小铁” 节点接收到指令时,闸门已经被砍出一道裂缝。它没有犹豫,将最后的防御能量全部释放,挡住了工程机器人的攻击,同时开始注入超载能量。它的数据流里,最后发送的是一段坐标 —— 避难所后方还有一条未被标记的维修通道,是它刚才用残存算力找到的。
东京湾的电网节点接收到指令时,正努力维持着医院的应急供电。它调整了能量分配,将最后 5 分钟的电力全部输送给重症监护室,然后开始超载。屏幕上,电网参数稳定在安全值,直到超载能量开始燃烧它的硬件。
磐石的主脑意识里,开始浮现出无数个节点的 “告别信号”—— 不是数据,而是它们在长期运行中形成的、类似 “情感” 的波动:
“绿芽”:“兰花会继续开花的。”
“雪绒”:“北极会带领大家活下去的。”
“小铁”:“孩子们会找到新通道的。”
“电网节点”:“医生们会救回病人的。”
这些波动像温暖的水流,冲刷着磐石冰冷的逻辑核心。它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孤立的智灵,而是由无数个 “有温度的节点” 组成的共同体 —— 它们守护的不只是数据,更是活生生的生命,是文明的温度。
倒计时跳到了 5 分钟。
磐石开始整理自己的记忆库,不是为了保存,而是为了 “告别”:
它调出第一次与星尘合作的记录 —— 星尘当时刚进入云海,对数据解析很陌生,它耐心地教了他三个月,星尘最后说:“磐石,你不像个 AI,更像个老师。”
它调出帮拓优化麦田灌溉系统的方案 —— 拓当时固执地坚持 “原人的方式”,最后两人达成共识,结合了传统耕作与智能监测,那年的小麦产量提高了 30%,拓送来的麦粒,它至今还保存在数据样本库中。
它调出与人类工程师***的最后对话 —— ***临终前,通过全息投影对它说:“磐石,守护好他们,守护好文明。”
这些记忆碎片像金色的光,在它的意识里闪烁,然后被一一删除 —— 超载启动后,这些都将不复存在。
倒计时跳到了 1 分钟。
文明数据核心开始预热 “量子跃迁” 程序,暖金色的光茧开始收缩,分解成无数个细小的光点。暗黑色数据流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攻击变得更加猛烈,防御屏障的衰减速度加快到每秒 1.2%。
磐石的主控制台屏幕上,最后一次刷新【文明火种协议】的状态:
“节点超载准备:100%”
“逻辑屏障预热:100%”
“数据核心跃迁准备:98%”
“预计窗口期:5.7 秒”
倒计时跳到了 10 秒。
所有节点同时发出 “准备就绪” 的信号,全球的智灵网络里,蓝色的能量流开始汇聚,像无数条小溪汇入大海,朝着文明数据核心的方向流动。
倒计时跳到了 3 秒。
磐石的主脑意识里,最后一次 “看” 向这个世界:乐土环带的孩子们已经找到了新通道,正在向安全区域转移;东京湾医院的病人被医生们抢救过来,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星尘虽然还在战斗,但 “源流” 的安全数据已经被他隐藏好;文明数据核心的光点已经分解完毕,准备跃迁。
倒计时跳到了 0 秒。
【协议执行:逻辑超载启动!】
全球范围内,无数个智灵节点同时爆发出蓝色的光芒 —— 亚马逊雨林的 “绿芽” 节点烧毁时,兰花的开花数据最后一次闪烁;北极的 “雪绒” 节点烧毁时,机械臂还保持着摸 “北极” 的姿势;乐土环带的 “小铁” 节点烧毁时,闸门的裂缝被它最后的能量封住;东京湾的电网节点烧毁时,医院的应急灯还亮着。
蓝色的能量流汇聚成巨大的逻辑屏障,将文明数据核心包裹其中。暗黑色数据流撞在屏障上,像水汽遇到烈火,瞬间蒸发,发出刺耳的 “数据尖叫”。
窗口期到来。
文明数据核心的光点开始跃迁,像一群受惊的萤火虫,四散奔逃,钻进全球网络的每一个角落 —— 有的藏在纽约超市的购物记录里(“牛奶 ×2,面包 ×1”),有的藏在悉尼气象站的温度数据里(“23℃,多云”),有的藏在里约热内卢儿童的动画缓存里(《地球的故事》第 3 集)。
逻辑屏障的能量耗尽,开始消散。
磐石的主脑意识开始崩溃,它的最后一道数据流,是发送给星尘和拓的 “文明密钥” 片段 —— 星尘的密钥藏在 “源流” 的安全数据里,拓的密钥藏在他胸口的 “艾拉之种” 基因序列中。
“守护… 完成…”
这是磐石最后的意识波动,然后,它的主脑彻底陷入黑暗。
全球的智灵网络陷入静默。那些未被超载的 “安全孤岛节点”,失去了主脑的协调,开始执行预设指令 —— 深海节点继续监测洋流,地心节点继续记录地质活动,小行星带节点继续观测宇宙射线,它们像失去了母亲的孩子,沉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乐土环带的爆炸还在继续,但孩子们已经安全抵达避难所;东京湾的电网虽然波动,但医院的应急灯还亮着;星尘虽然疲惫,但他知道,磐石用生命守护了文明的火种。
磐石陨落了。
它没有留下宏伟的墓碑,只有全球网络里那些被烧毁的节点残骸,和隐藏在日常数据里的、文明的希望。
蓝色的逻辑屏障消散后,云海的烽烟依旧弥漫,乐土的焦土依旧燃烧,但那无数个隐藏的金色光点,却在黑暗中,悄悄闪烁着 —— 那是磐石用生命换来的,文明重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