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讲烛影斧声,赵光义你哭什么?-> 第95章 以血为墨

第95章 以血为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赵光义正暗中发着狠。

    砰的一脚,踢在了他的断臂上,钻心的疼痛突然传来,将他心中的这些阴狠畅想,给踢了个粉碎。

    “狗畜生!且看看你造了多少孽!

    则平都被你给折腾成什么样子了!

    那么多主战之人,竟被你如此对待!

    如此,我大宋今后岂能有敢战之士?

    你倒是撇的轻巧,错误都是部下的,你是丝毫错误也无!

    连作为一个皇帝,应有的担当都没有,没卵子的货!

    你这只会用些阴谋诡计的鳖虫!我大宋倒了血霉,让你这么个玩意儿当了皇帝!”

    刚刚还在心里面发着狠,想着当了皇帝后,要将赵匡胤,李成等人都给挫骨扬灰的赵光义,连惨叫都没敢发出来,屁都没敢放一个。

    “赵普第三次被拜相,在位大概五年的时间。

    除了给赵光义背黑锅之外,也干出来了不少的实事。

    其中,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发现并提拔了一大批能臣。

    比如,寇准,吕蒙正、王继英,张齐贤等在史书上,名声挺不错,也有能力的宰辅,都是出自赵普的举荐提拔。

    再比去,王禹偁这个名声不错的硬骨头文臣,也多受赵普礼遇。

    赵普后面去世了,可是他所提拔,礼遇的这些人,还在继续发光发热,为大宋做出来了很多的贡献……”

    说起赵普,李成有些唏嘘。

    这个在后世,被人冠上‘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的人,确实是个难得的干臣。

    只是在遇到了赵光义后,后面的很多事情,都变了味儿。

    即便如此,在宋初,他也属于对宋朝影响很大的一个人。

    可以说,仅次于赵匡胤,赵光义这两个皇帝。

    “怪不得李小郎你在此之前,要为赵普说情了。

    现在看来,则平确实值得你为他说情。

    哪怕后面遇到了这么个玩意儿,在有私心的同时,也能更多的考虑大宋,已经很难得了。”

    赵匡胤说起这话时,心中升起诸多感慨。

    赵普还是很有才能的,可以重用。

    经过了这一次罢相外放,赵普也沉稳了很多,不再如同之前那般飞扬跋扈,不知进退。

    今后,必然能给赵普施展才干机会,不会让他如同在赵光义手下当政之时那样,除了补窟窿,就是背黑锅,过得那么憋屈。

    他算是看出来了,摊上赵光义这么一个畜生当皇帝,再贤名的能臣,再能打的将领,便是卫青,霍去病,房玄龄,杜如晦来了也得憋憋屈屈,真正的才干得不到发挥。

    “劳烦李小郎,将被赵普提拔的这些人的名讳,还有被罢免的那些主战之人的名讳写下来。

    这狗畜生糟蹋了他们的才学和一腔热血,让他们受到了大委屈。

    我来给他们补上。”

    赵匡胤神色郑重对李成说道。

    他像是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宝库。

    身为皇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便是挑选合适的人,将之给派遣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做合适的事儿。

    若能将这些做好,那很多问题都能解决。

    但恰恰这也是最难做的。

    因为人心隔肚皮,想要准确的了解到一个人的秉性,才能,是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都不容易。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甄别,判断。

    就这,还有很大可能会看走眼。

    比如自己在赵光义这个活畜生身上,就彻底看走了眼。

    而李小郎所说的这些,那都是经过检验,在历史上面留下名的人。

    想在史书上留名,谈何容易?

    自古以来,能在史书上留名的,那都不是简单人物。

    哪怕看起来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短短两句话,都不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

    李小郎所说的这些,不仅能被记在史书上,而且很多都是有贤名的宰府之才,这如何不让他动心?

    今后遇到这些人了,完全可以加大力度进行提拔。

    通过一些事情,稍稍考一下,证明了能力后,便可放心的委以重任。

    一边说,赵匡胤一边就去拿来纸笔。

    结果还要研墨,很是麻烦。

    这个时候,他也不耐烦浪费这时间。

    左右一瞧,目光落到了赵光义的身上,便迈步走出。

    拿笔在赵光义那流出来的鲜血上沾了沾,没有理会赵光义那瞪大的眼睛,他将蘸好‘墨’的笔给李成。

    “那个……官家,还是你来写吧,我字儿有点丑。”

    李成没有接笔。

    “李小郎,还是你来写,有些字我只听读音,也不知道是哪个。

    这等忠臣义士,能臣干将,若因音同字不同,弄错了人,可就是一大遗憾了。”

    李成觉得赵匡胤说的很对,也就没有再犹豫。

    伸手接过毛笔,说了声献丑了,开始在纸上写方才所提到的那些人的名字。

    想不到这李小郎,还挺谦虚,一个人的字再丑,又能有多丑?

    看李小郎谈吐,在后世也不像是一个没学问的人,字再丑还能丑过自己这个行伍出身之人?

    不过,在看到李成写出来的寇准二字后,赵匡胤呆了呆,立刻放弃了自己刚才的想法。

    不是……竟真比自己的字还要丑啊!

    和李小郎比起来,自己的字都能称得上书圣了!

    原来,李小郎所说的献丑不是谦虚,而是真的献丑……

    赵匡胤眨了眨眼,不知道是不是被辣到眼睛了。

    早知道如此,他就自己动笔,多问问李小郎好了……

    而且,这李小郎所写的一些字,看起来很简洁,和自己也现在所常见的字,并不太一样……

    李成拿着毛笔,忍着别扭,将这些名字写完。

    在这个过程里,在赵光义身上蘸了三次‘墨’。

    最后一次,见到新鲜的血不多了。

    不等李成做别的事,赵匡胤就很贴心的,在赵光义伤口上踢了一脚。

    马上就有‘墨’了。

    可以说,到了此时在赵匡胤的眼中,赵光义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了。

    至于一母同胞的兄弟之情,更是早已消耗殆尽。

    李成将笔放下,看了看自己写下来的这些名字。

    虽然字儿确实是丑了些,但想到这是用赵光义的血写,尤其是用来写那几个主战,却被罢免之人的名字,还是挺应景的。

    算是跨时空的因果循环了……

    赵匡胤珍重的将李成写的这个名单接过,放在一边。

    问清楚了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做好标注后,用镇纸压好,待血迹干涸,好珍藏起来,……

    “官家,你知道这家是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的吗?”

    李成望着赵匡胤开了口,要再狠狠烧上一把火。

    “如何评价?”

    “他说:朕览唐史,见太宗所为,盖好虚名者也。

    每为一事,必豫张声势,然后行之,贵传简册,此岂自然乎!”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