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第四十九章 玉带羹玲珑肉

第四十九章 玉带羹玲珑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夜色如墨,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在地面投下模糊的光斑。

    戚萝睡得并不沉。

    阿桃才退的高热,让她心里总悬着一根弦。

    夜里恍惚间,似乎听到侧屋传来一声极轻的咳嗽。

    她立刻惊醒了,睡意全无。

    侧耳细听,却又没了动静。

    放心不下。

    便悄声披衣下床,趿着鞋,想去侧屋探探阿桃的额头,看看是否又发起热来。

    夜里省灯油,馆内一片漆黑。

    就在她经过厨房门口时,脚下突然踢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

    “哐啷——!”

    陶器碎裂的刺耳声响在死寂中炸开,是傍晚熬药后放在门口晾凉、忘了收走的药罐。

    “唔…”戚萝吃痛,低呼一声,下意识弯腰去摸磕到的脚趾。

    就在这一刹那,一道凌厉的刀风几乎是贴着她的头皮削过!

    “嗤”的一声,几缕断发飘然落下。

    戚萝浑身的血液瞬间冻僵!

    她甚至能闻到刀身上带来的、夜露与铁器的冰冷腥气!

    根本来不及思考,求生的本能让她就着弯腰的姿势猛地向旁边一滚。

    “哐!”

    她狼狈地撞在灶台上,后腰一阵剧痛,但恰好躲开了紧随而来的第二刀。

    那刀尖狠狠劈在她刚才站立的位置,木地板发出令人牙酸的闷响。

    “来人啊!有贼!”

    戚萝终于反应过来,用尽全身力气尖叫,声音因恐惧而变调撕裂。

    她顺手胡乱抓起手边的火钳,拼命向前挥舞格挡。

    侧屋的阿桃被巨响和尖叫惊醒,带着哭腔喊道:“姑娘?怎么了?”

    她披衣起身出门,见此情景也吓坏了,跟着尖叫起来。

    “救命啊!抓贼啊!”

    馆内顿时陷入一片恐慌的吵嚷。

    那黑影显然没料到会这样暴露,动作停顿了一瞬。

    听着女眷的尖叫和远处被惊动的犬吠,他低低咒骂一声,不再纠缠,猛地转身撞开后门,“哐当”一声巨响,脚步声迅速远去。

    一切发生得电光石火。

    戚萝瘫软在灶台边,后背全是冷汗,火钳“当啷”掉在地上。

    她大口喘着粗气,心脏狂跳,后腰和头皮火辣辣地疼。

    阿桃连滚带爬地冲过来,声音发抖:“姑娘!你没事吧?!血…你头发…”

    借着微光看到戚萝散落的断发,吓得哭出来。

    戚萝摸了下头顶,指尖沾上一点血丝。

    只是被刀锋擦破了点皮,万幸。

    但刚才那两刀,是真真切切冲着要命来的!

    “我没事…皮外伤…”她的声音也在发抖,强撑着站起来,“快,把门抵上!”

    两人手软脚软地合力将后门栓死,又拖过桌子死死抵住。

    刚做完这一切,临街的院门外就传来了急促的拍门声:“姑娘!姑娘!出了什么事?我们是厢公事所巡夜的!”

    戚萝快步走到临巷窗前,推开一条缝:“劳烦各位差爷!方才确有贼人潜入,已经往后巷西边跑了!”

    “人没事吧?可看清模样了?”

    “未曾看清面目,身形高壮。”戚萝顿了顿,补充道,“手持利刃。”

    门外差役语气顿时凝重:“姑娘锁好门户,千万小心!我们这便去追查!”

    脚步声匆匆远去。

    馆内重新陷入寂静,只剩下两人未平息的喘息。

    阿桃点起油灯,昏黄的光照亮狼藉。破碎的药罐,地板上深深的刀痕,散落的断发……

    每一样都让人手脚发软。

    “姑娘…他…他真是来…”阿桃的声音带着哭腔,不敢说下去。

    戚萝蹲下身,仔细查看门边地面。潮湿的泥土上,留着一个清晰的脚印,比寻常男子的更大些,靴底有着特殊的防滑纹路。

    “冲我来的。”戚萝的声音冷了下来。

    天光已大亮,巷子里逐渐热闹起来。两人刚收拾完狼藉,院门又被叩响了。

    这次门外站着的却不是寻常差役。

    为首的是个年轻男子,约莫二十三四岁年纪,穿一身靛蓝色的公服,腰间佩刀,却歪戴着幞头,嘴角噙着一丝懒洋洋的笑意,正上下打量着开门的戚萝。

    他身后跟着两名穿着相同制式公服、神色严肃的巡铺兵士。

    “味真馆?”年轻男子开口,声音带着点漫不经心的调调,“听说昨夜闹贼了?我是沈砚之,厢公事所的。”

    戚萝微微一怔。

    这人身姿挺拔,眉眼间瞧着竟有几分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连忙敛衽行礼:“沈大人,确有此事,惊动各位官爷了。”

    沈砚之溜溜达达地走进院子,飞快将院内情形扫了一遍。

    地上的碎陶片还没扫净,后门门栓上有新鲜的撞痕。

    身后两名兵士则默契地守在了门口。

    “说说吧,怎么回事?还动了刀子?”

    沈砚之找了个石凳坐下,从怀里摸出个小本子和炭笔。

    戚萝将昨夜之事仔细说了一遍。

    沈砚之一边听,一边记录,偶尔插嘴问几句细节,问得相当严密。

    待戚萝说完,沈砚之站起身,亲自查看后门和地上的痕迹,又蹲下研究了半天那个脚印。

    “是个老手。”他拍拍手站起来,“力气大,脚步沉,像是江湖上的路子。小娘子,你得罪的人来头不小啊。”

    戚萝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民女安分经营,实不知得罪了何人。”

    “安分经营?”沈砚之挑眉,忽然凑近了些,压低声音,“你刚来汴京时,在金陵桥上摆过摊吧?”

    戚萝一怔,这才恍惚想起似乎确有这么一个俊朗的年轻官人来吃过东西,还夸赞了几句。

    那时生意忙乱,她并未留意对方身份,只当是个寻常食客。

    “官爷怎知……”

    沈砚之笑得意味深长:“宋修那家伙可是特意嘱咐过我,要多照看照看你这味真馆。”

    听到宋修的名字,戚萝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他……

    难怪觉得眼熟。

    “原是沈官爷。”她微微颔首,“劳您费心了。”

    “客气什么。”沈砚之摆摆手,从怀里摸出一枚刻着“厢”字的铜牌递给戚萝,“这几日我会让弟兄们多往这儿巡查,你自己也当心些,夜里锁好门户。若有急事,拿这个找巡街的铺兵。”

    戚萝接过铜牌:“多谢沈官爷,也请官爷代我谢过宋公子。”

    “谢他做什么?”沈砚之笑起来,“那家伙就会板着脸使唤人,走了!”

    他冲戚萝眨眨眼,便带着兵士转身离去。

    阿桃这才凑过来,看着铜牌小声道:“姑娘,这位沈官爷人真好。”

    戚萝握紧手中微凉的铜牌,正要说话,巷口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宋修快步走来,素日沉静的脸上带着罕见的急色,官袍下摆还沾着清晨的露水。

    “我方才在衙署听说…”他话未说完,目光突然定在戚萝额角,那里有一道细微的血痕,是昨夜被刀风擦伤所致。

    他的声音骤然一冷:“他们伤到你了?”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半大小子气喘吁吁地跑到巷口。

    张望了一下,怯生生地喊道:“请问…这里是味真馆吗?有个姓冯的掌柜让我送封信来…”

    两人目光同时转向那个孩子。

    空气中仿佛有什么东西骤然绷紧。

    宋修率先动作,上前温和地拦住孩子:“小郎君,莫慌。是谁让你送信来的?可还记得那人模样?”

    孩子怯生生道:“是个大叔,戴着斗笠,没看清脸…就在前街口给了我五文钱,说把信送到味真馆姓戚的姑娘手上。”

    宋修这才接过信,指腹快速检查封口有无异样,然后才递给戚萝。

    信纸是普通的毛边纸,字迹是用最常见的墨块书写,毫无特征。

    戚萝展开信,内容却让她目光一凝:

    戚萝展开信,内容却让她目光一凝:

    “戚姑娘台鉴:

    闻姑娘技艺超群,得贵人赏识,生意日隆,可喜可贺。醉仙楼虽为百年老号,然深知厨艺之道,贵在切磋共进。

    今特备本楼数味招牌小酌,如‘玉带羹’、‘玲珑肉’等,诚邀姑娘得暇莅临品鉴,交流切磋,共促汴京饮食之盛。

    然,汴京居,大不易。行有行规,业有业道。翰林院、太学之订单,牵扯甚广,非独味之事;米炭货源,关乎根本,尤需稳妥。新米虽廉,然来源驳杂,恐有隐患;新炭虽贱,然火性不稳,易生事端。姑娘初来,或不知深浅,若因小失大,致贵体有损或声誉有恙,纵郡主爱护,亦恐难周全。

    老夫痴长几岁,忝为同行前辈,实不忍见明珠蒙尘,英才折戟。还望姑娘三思慎行,酌量取舍。他日若愿拨冗至醉仙楼一叙,老夫必扫榻以待,倾囊相授。

    醉仙楼冯敬堂,顿首。”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