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江城穿越之刨子下的匠心

江城穿越之刨子下的匠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一、装修工地的刨子与带屑的指尖

    某市装修工地的清晨总飘着木屑与乳胶漆的混合味道,我推着建材配送车停在工地旁,看吴建峰穿着蓝色工装忙碌。他的袖口沾着浅褐色木屑,是昨天刨实木板材时蹭的;裤脚磨出毛边,露出里面的深蓝色秋裤,是弯腰安装龙骨时露出来的;左手扶着块实木板材,板材边缘刚用砂纸打磨过,泛着细腻的原木光泽;右手握着碳钢刨子,正顺着木纹慢慢刨木料 —— 指尖因长期握工具、打磨木料泛着厚茧,指缝里藏着点木屑,连指甲盖都被染成了淡褐色,是清理刨花时蹭的。

    他的工地角落永远摆着三样东西:泡着胖大海的保温杯,杯身印着 “匠心木作” 的黑色字样,杯盖磕出个小缺口,是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嗓子常哑用来润喉的;记满 “施工清单” 的绿色笔记本,封面贴着子女的合照贴画,某页用铅笔写着 “王姐家衣柜:今日完成柜门安装,五金件需提前打磨光滑”“李哥家吊顶:龙骨间距严格控制 30cm,避免后期变形”;还有个银色工具箱,箱盖内侧贴着子女的课程表,用透明胶带粘住防止磨损,上面写着 “女儿 16:30 放学,儿子 17:00 放学”—— 他总说 “怕加班晚了,错过接孩子,贴在这随时能看”。午休时,他会靠在墙角啃盒饭,铝箔盒里是红烧肉与青菜,是妻子早上准备的,他说 “儿子爱吃红烧肉,特意让我多带点”,左手捏着筷子,眼睛却盯着施工图纸 —— 怕看错尺寸耽误工期,也怕错过妻子发来的 “子女学费催缴” 消息,他说 “木工是细活,差 1 毫米都不行,业主住得安心,我才能放心赚房贷钱”。

    上周暴雨夜,我送晚班建材到工地,撞见他在工地板房旁对着手机红着眼。蓝色工装被雨水打湿,紧紧贴在身上;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施工图纸,上面的尺寸标注被雨水晕开,变得模糊;手机屏幕亮着妻子发来的消息:“女儿学校要交 800 元研学费,儿子的幼儿园伙食费还差 500 元,明天必须交,老师已经催了两次”。而他这个月因雨季工地停工,只赚了 4000 元,3500 元房贷刚交完,只剩 500 元,工具箱里的刨子刀刃已卷边,砂纸也快用完了,买新工具还需 500 元。

    这时业主李哥发来消息:“建峰,我家吊顶能不能提前 3 天完工?我下周要搬进去,实在等不及了”。他赶紧用手背擦眼泪,对着手机挤出憨厚的笑,回复 “没问题李哥,我加夜班赶工,保证不耽误你入住”。挂了电话,他却对着工具箱发呆 —— 工具箱里放着女儿去年生日送他的手工贺卡,上面画着 “爸爸在刨木头”,旁边写着 “爸爸辛苦了”;上次女儿生日,他因为要给业主赶衣柜工期,没能回家陪她吹蜡烛,这次研学费与伙食费,又要靠熬夜加班凑。后来才知道,他第二天凌晨 5 点就到工地,冒雨搬运吊顶龙骨,雨水灌进工装鞋,脚泡得发白也没顾上换,连续加了 3 个夜班,终于提前完工,收工后把赚的 2000 元都转给妻子,自己却因淋雨发烧,在工地旁的小诊所挂了 2 天针,打针时还在想 “王姐家的衣柜柜门还没打磨”。

    帮工地送早班板材时,我见过他在板房后偷偷贴创可贴。右手食指上有道新鲜的划伤,还在渗血,是早上打磨衣柜五金件时被木刺划的。他小心翼翼地把创可贴缠在食指上,怕动作太大弄疼伤口,又怕被工头看见 —— 工头总说 “做木工要细心,你这总受伤,业主怎么放心把活交给你”。刚贴好,就听见工地传来抱怨声:“这衣柜打得也太粗糙了,你看这缝隙,都能塞进一张纸,是不是偷工减料了?”

    一位穿连衣裙的女士站在衣柜旁,皱着眉盯着柜门缝隙。吴建峰赶紧走过去,拿起砂纸递过去:“姐,实在对不起,是我昨天的刨子不够锋利,没把板材刨平,我现在重新打磨,保证缝隙小于 2 毫米,要是还不满意,我免费给您换块新板材”。说着就蹲下来,用砂纸反复打磨柜门边缘,右手食指的伤口被砂纸摩擦得发疼,他却没停下 —— 知道业主买套房不容易,不能让人家花了钱还闹心。等女士满意离开后,他才把有缝隙的板材收起来,放进工具箱 —— 这块板材他要带回家,改成儿子的小书桌,不能浪费。他的衣柜里,藏着件没拆封的格子衬衫,是妻子去年结婚纪念日买的,标签上还贴着便签:“老公,你总穿工装,也穿件体面的衣服”,可他舍不得穿,怕沾到木屑和乳胶漆,想留到女儿研学活动时穿;工装内袋里,永远装着子女的课程表,纸页边缘被摩挲得发亮,每次休息时都会拿出来看,算着 “还有 1 小时就能接儿子放学”。

    扫工地时我捡过他扔掉的盒饭包装,上面用马克笔写着 “今日施工:王姐家衣柜柜门(打磨 + 安装),李哥家吊顶龙骨(完成 80%)”“给女儿买研学材料:200 元(从早饭钱里省)”“买新刨子:碳钢款 300 元,砂纸 10 张 50 元(下午去建材市场买)”“今晚加夜班,赶李哥家吊顶工期”。那天上午,我看见他在教新来的小工用刨子:“刨木头要顺着木纹,力道要均匀,你看,这样刨出来的面才光滑”,小工练了几次还是没掌握,他耐心地握着小工的手,一点点教,像在教自己的儿子 —— 他说 “手艺要传下去,多个人会做木工,就能多帮业主打造好家”。这种 “对业主用心到极致,对自己苛刻到骨子里” 的坚持,曾让我站在工地旁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 “木工” 当成战场,每一次刨木都是与细节的较量,每一次加班都是对生计的承担,那些沾着木屑的工装背后,藏着比板材更沉重的 “生存担当”。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建材配送车旁打盹,梦里全是刨子划过木料的 “沙沙” 声与子女的笑声。晨光透过工地的脚手架照进来,在吴建峰的笔记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他写在上面的施工标注。

    二、刨子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腰椎传来一阵刺痛。我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趴在吴建峰的施工图纸上,手里还攥着把卷边的刨子,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 —— 凌晨 6 点,工头发来的紧急消息:“李哥家吊顶必须明天完工,业主明天要验收,你今天必须赶完!” 还有妻子发来的消息:“女儿的研学费和儿子的伙食费今天必须交,老师说再拖就不让女儿参加研学了”。

    窗外天还没亮,工地里只有应急灯亮着,冷风吹过板房,带着木屑的凉意。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吴建峰。

    摸向腰椎,昨天弯腰安装龙骨的酸痛还在,一按就钻心地疼;左手的保温杯倒在地上,胖大海洒了点在施工图纸上;工装内袋里,子女的课程表硌着胸口,纸页边缘磨得发亮。工具箱的抽屉里,压着三份 “生存难题”:工作的 “施工清单”,红色标注 “李哥家吊顶:今日完成剩余 20% 龙骨安装 + 封板,缝隙<2mm”“王姐家衣柜:下午完成柜门安装,五金件需打磨光滑”;家庭的 “待办清单”,“交女儿研学费 800 元、儿子伙食费 500 元”“买新刨子 300 元、砂纸 10 张 50 元”;还有张 “身体警报” 便签,是医生写的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避免长期弯腰;右手食指划伤,避免沾水感染”。

    我摸向工装口袋里的零钱,昨天赚的 400 元,给妻子买了 20 元的感冒药,还剩 380 元 —— 今天必须赶完吊顶与衣柜的活,才能赚够费用,刨子卷边影响施工,只能先打磨锋利,等下午再去买新的。

    早上 7 点,我准时到工地。刚打开工具箱,就拿出磨刀石,开始磨卷边的刨子 —— 刀刃太钝,刨出来的木料会不平整,手心的汗滴在磨刀石上,右手食指的伤口被汗水刺激得发疼,只能咬着牙坚持。8 点,开始安装吊顶剩余的龙骨,我拿着卷尺反复测量:“间距必须 30cm,差 1 毫米都会变形”,弯腰固定龙骨时,腰椎疼得像被针扎,只能用左手撑着腰,慢慢蹲下 —— 怕尺寸出错,业主验收通不过,拿不到工钱。

    上午 10 点,业主李哥来工地检查:“建峰,今天能完工吗?我明天要搬家具,可不能耽误”。我笑着点头:“放心李哥,我加夜班也会赶完,保证不影响你入住”,心里却在着急 —— 研学费还差 420 元,只能靠多干些活凑够。李哥看出我有心事,拍着我的肩膀说:“是不是遇到难处了?要是缺钱,你跟我说,工钱我先预支给你”,我赶紧摇头:“没事李哥,就是有点累,您放心,活肯定干好”。

    中午 12 点,我终于完成吊顶龙骨安装,刚想吃口盒饭,就收到女儿的视频请求。屏幕里的女儿眼圈红红的:“爸爸,老师说再不交研学费,就不让我去了,你什么时候送钱来呀?” 我心里一酸,赶紧说 “爸爸忙完就去送,你再跟老师说一声,爸爸保证今天交上”,挂了视频,才想起答应女儿今天中午送钱到学校,却因为赶工期根本走不开。只能给妻子发消息:“你先跟邻居借 1300 元,把费用交了,我晚上拿到工钱就还”,妻子很快回复 “好,你别太累,注意身体,腰椎别再犯了”。

    下午 2 点,开始给王姐家安装衣柜柜门。刚安装好一扇,就发现砂纸用完了,柜门边缘还有点粗糙,我赶紧锁上工地门,骑着电动车去建材市场买砂纸和新刨子 —— 怕耽误时间,没穿雨衣,路上突然下起小雨,衣服很快被打湿,腰椎被冷风一吹,疼得更厉害了。买完工具回到工地,我赶紧用新砂纸打磨柜门,右手食指的伤口不小心沾到雨水,疼得我直咧嘴,只能用创可贴重新包好,继续干活。

    傍晚 6 点,其他工人都下班了,我还在工地赶吊顶封板。天色越来越暗,我打开应急灯,继续干活,腰椎疼得实在受不了,就靠在墙上歇 5 分钟,再接着干 —— 怕明天验收不过,拿不到工钱,还不上邻居的钱。晚上 8 点,终于完成吊顶封板,我坐在地上算账:今天完成吊顶和衣柜的活,能赚 600 元,加上昨天剩的 380 元,一共 980 元,还差 320 元,只能跟工头预支。

    晚上 9 点,工头来工地检查,看到完工的吊顶和衣柜,满意地说:“建峰,活干得不错,李哥肯定满意,这是预支给你的 500 元工钱”。我接过钱,心里松了口气,赶紧给妻子发消息:“钱凑够了,你把借邻居的钱还了,别让人家着急”,妻子回复 “好,你早点回家,我给你留了热汤”。

    晚上 10 点,我收拾好工具准备回家,却听见路过的人议论:“这木匠看着挺轻松,天天刨刨木头就赚钱,还能提前完工,肯定偷工减料了”“就是,我家装修时,木匠也这样,表面看着好,住了半年吊顶就裂了,都是坑人的”。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我攥着工具包,指节发白 —— 我今天忙了 14 小时,冒雨买工具,腰椎疼得直不起身,却被说 “轻松”“偷工减料”。

    这时王姐发来消息,还附了张衣柜的照片:“建峰,衣柜打得太好看了,我邻居看到也想找你做,我把你推荐给她了,你有空联系她”。我看着照片,衣柜的柜门光滑平整,缝隙小得几乎看不见,心里暖烘烘的 —— 至少有人懂我的辛苦,再累也值得。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坐在自家门口,手里拿着给子女买的零食,旁边放着刚领的工钱。妻子走过来,帮我揉着腰椎:“你辛苦了,快进屋喝热汤,子女都睡着了,还在等你回来”,我笑着说 “不辛苦,只要你们好好的,我就开心”。我突然明白,自己握的不只是刨子,是业主的信任,是子女的希望;刨的不只是木头,是生活的困难,是对未来的坚持 —— 哪怕腰椎再疼、手指再伤,只要能让业主住得安心,让子女过得开心,一切都值得。

    三、刨子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木屑味。我摸向腰椎,没有突出的刺痛,只有建材配送车边缘蹭的小划痕。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装修团队的群消息:“吴建峰火了!李哥和王姐把他的施工视频发网上,大家都夸他手艺好、实在,现在好多业主都指定找他做木工,工头给你涨了工钱,还帮你申请了工具补贴!”

    跑到工地,看见吴建峰穿着那件格子衬衫,胸前别着 “匠心木匠” 的徽章,正在给新业主讲解衣柜设计。他的妻子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新的保温杯:“旧的保温杯坏了,给你买了个新的,泡胖大海方便”;子女也来了,女儿手里拿着研学活动的照片:“爸爸,你看我在研学活动拍的照片,老师还夸我呢”,儿子抱着个小书桌:“爸爸,这是你用剩下的板材做的书桌,我好喜欢”;李哥和王姐也来了,李哥手里拿着个锦旗:“建峰,这是给你的,谢谢你把我家吊顶做得这么好”,王姐手里拿着套新工具:“这是我给你买的新刨子和砂纸,你之前的工具都旧了”。

    工头走过来,手里拿着个荣誉证书:“吴建峰,这是‘优秀木工’证书,你实至名归!团队给你涨了 20% 的工钱,以后不用再加班赶工期了,还能帮你报销工具费”。吴建峰接过证书,笑着说 “谢谢大家,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能靠手艺让业主住得安心,让家人过得好,我就很满足了”。

    “师傅,送板材呢?” 吴建峰看见我,笑着挥挥手。他的指尖不再沾着木屑,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眼神里满是自信与从容。“现在我有新的工具了,” 他指着旁边的工具箱,“工头也涨了工钱,不用再加班赶工期,能按时接子女放学,也能穿妻子买的格子衬衫了”。

    风卷着工地的塑料袋,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工地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吴建峰刨子里的秘密 —— 那些冷掉的盒饭、贴满创可贴的手指、没拆封的格子衬衫,不是 “狼狈的证明”,是他把对业主的用心,融进了每一次刨木里,把对家人的爱,藏在了每一次坚持中。就像那杯泡着胖大海的保温杯,看似普通,却藏着他对职业的热爱;就像子女的课程表,看似微小,却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

    明天我还要来送建材,吴建峰昨天说 “想带带新来的小工,把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能靠手艺吃饭”。顺便问问他,女儿的研学活动有没有学到新知识,儿子的小书桌用得好不好,我也想听听,那个终于能轻松点的木匠,笑着说起这些时的声音到底有多甜。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