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百世修仙:我能固定天赋-> 第165章 开枝散叶 第165章 开枝散叶
- 九云峰洞府内。
陈胜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双目轻阖,周身环绕着三圈淡青色的灵力光晕——那是《凝神净识诀》运转时的外显异象。
此法诀共有三层,各有玄妙。
若是修行圆满,对于凝炼元婴也有一定的益处,毕竟元婴最重的便是神魂之力。
第一层:澄心观想,闭目观想识海如琉璃净瓶,瓶中盛月华之水,需以法力为引,将杂念化作瓶中沉沙,直至能在识海中清晰勾勒出净瓶轮廓。
修行圆满,识海边缘浮现淡淡的银辉,神识触物时如蒙薄纱,修行时不易为外魔所扰,神识覆盖范围会比以往多出一成左右。
第二层:破妄显真,观想识海净瓶中的月华水化作万千细针,刺破瓶壁外杂念所化的黑雾。
每刺破一缕黑雾,便以神识将其碾碎成光屑,融入月华水中,直至瓶壁外再无黑雾附着,月华水清澈如镜。
修至圆满,神识覆盖范围会再度提升一成左右,并且会多出一重破妄属性,可洞穿寻常幻象,如观掌纹。
第三层:万象归墟,需要在识海中央绘制北斗星图,观想星图亮起星辰,照亮识海,直至七颗主星全部点亮。
若是修成,神识覆盖范围再度提升一成左右,同时,这副星图可镇守神识,防止遭受外来的侵袭。
此刻,陈胜的识海之中,一尊琉璃净瓶正缓缓旋转,瓶身流淌着月华般的清辉。
瓶内的“月华水”已凝聚成半透明的液态,无数细微的黑色颗粒在水中沉浮,那是被法力牵引的杂念所化。
每当一粒“沉沙”靠近瓶壁,便会被瓶身散发出的银辉消融,化作一缕极淡的雾气融入水中。
这便是《凝神净识诀》第一层“澄心观想”的修行景象。
而陈胜的剑心此刻如定海神针般悬于瓶底,使得整个观想过程平稳得不可思议。
“呼——”
陈胜轻轻吐出一口浊气,识海中的琉璃净瓶愈发清晰,瓶身上雕刻的缠枝莲纹都已能看清脉络。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神识铺开的范围较昨日又向外延伸了数丈,此刻已稳稳达到三十一里。
这意味着他端坐洞府,便能将九云峰周遭的灵田、溪流、乃至护山大阵的节点尽收“眼底”。
这般进度,若是让其他修士知晓,定会惊掉下巴——寻常金丹修士修炼此诀第一层,能在十年内修至小成就已是天赋异禀。
而陈胜仅凭剑心摒除杂念的特质,竟在短短数年便有如此进境。
突然,腰间的传讯玉牒泛起温润的荧光,一道细微的灵力波动穿透识海。
陈胜并未睁眼,仅分出一丝神识扫过玉牒,便已看清其中内容——是十方真人的到访传讯。
他屈指轻弹,洞府外的护山大阵“九宫锁元阵”应声而动。
东北方的阵眼灵光一闪,一道丈许宽的通道悄然开启,通道两侧的符文如流水般退开,露出外面云雾缭绕的山道。
几乎在通道开启的同时,一道赤光如离弦之箭般穿梭而来,在九云峰巅化作一个赤脚壮汉。
这汉子身高八尺有余,古铜色的肌肤上布满细密的剑符纹身,腰间悬挂着一只半尺高的红色宝葫芦,葫芦口塞着枚翡翠塞子,隐隐有酒香溢出。
他脚踩在灵田边缘的青石板上,目光扫过田垄间长势喜人的灵稻——稻穗饱满如珍珠,叶片上还挂着清晨的露水,显然是得到了精心照料。
壮汉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声音洪亮如钟:
“微象道友。”
“你这灵田打理得比丹脉的药圃还规整,若是改行去当灵植夫,怕是用不了几年就能评上三阶灵植宗师!”
陈胜此刻已迎出洞府,闻言朗声大笑:“十方道兄这是拿我打趣了。”
他目光落在对方腰间的红葫芦上,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这位十方真人是道宗出了名的“酒痴”,腰间葫芦里常年装着以三阶上品灵果“醉仙梅”酿造的灵酒。
“请进。”
陈胜侧身引路,两人并肩走入洞府。
寒月石桌被他以真火稍加温养,此刻已不再冰手。
他屈指一弹,石桌上的紫砂茶壶自动飞起,往两只白玉杯中注满琥珀色的灵茶,茶汤表面还浮着两片翠绿的茶叶。
十方真人刚在石凳上坐下,便见陈胜取出一枚紫气氤氲的玉匣。
玉匣上雕刻着繁复的云纹,边角镶嵌着细小的青金石,一看便知是盛装高阶丹药的容器。
他接过玉匣,入手微沉,打开的瞬间,一道金光从中迸发,洞府内顿时弥漫开淡淡的药香,那香气入鼻清冽,竟让他紧绷的灵力都舒缓了几分。
十方真人眼中闪过一丝惊叹:
“果真是好丹!”
玉匣中的丹药约莫龙眼大小,通体金黄,表面流转着丹晕,正是玄元破障丹。
他仅看一眼便迅速合上玉匣,生怕灵力外泄影响药效,脸上的笑容却比刚才更浓了:
“道友的炼丹术当真是出神入化,难怪宗内那些丹师都说,你炼的破障丹,药效比丹方记载的还胜三分。”
陈胜端起茶杯:
“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自从三年前在丹青殿当众炼制玉清化障丹后,他的名声便在丹脉渐渐传开。
后来又陆续在几次道会上演示炼丹,次次都炼出品质上佳的三阶中品破障丹。
玉牒上的简介便多了“擅长炼制三阶中品破障丹”一行字。
这两年间,前来求丹的修士络绎不绝。
陈胜不仅借此积累了大量小功,还与阵符器脉的几位长老结下了交情,眼前的十方真人便是其中之一。
这位十方真人出身符脉,为三阶中品符师,不单是内门长老,还是金丹初期的剑修,两人有颇多话题。
随着陈胜将玄元破障丹与玉清化障丹的丹方反复对比、完善,逐渐摸索出一套改良之法。
改良后的丹药,破境效果从三成提升到三成半,虽只是半成的提升,却让他在丹道界的声望更上一层楼。
陈胜拱手:“我祝道兄服下此丹后,能一举冲破金丹初期的瓶颈。”
十方真人闻言哈哈一笑,从储物戒中取出一枚白金色的符箓。
符箓约莫手掌大小,边缘绘制着锯齿状的雷纹,中央是一柄腾云驾雾的飞剑图案,符文线条中流淌着淡淡的剑气。
他将符箓推到陈胜面前:
“道友且看这个,这是我新炼的三阶中品剑气符,以‘雷纹竹’的纤维为纸,‘离火晶’的粉末为墨,最适合打磨剑丹。”
“使用时只需将符箓贴在丹田位置,引动符力便可化作万千剑气,增强剑丹的底蕴。”
陈胜拿起一枚符箓,指尖传来轻微的刺痛感——那是符箓中蕴含的锋锐剑气所致。
他以神识仔细探查,发现符箓内部的符文脉络竟与《玄衍剑阵真解》中的基础剑纹隐隐相合,心中顿时了然:
“多谢道兄指点,我剑丹初成,此符对我而言,当真是雪中送炭,这枚剑符需要多少小功?”
十方真人灌了一大口灵茶,抹了把嘴道:
“客气什么,区区一枚剑符,送与道友了,道友若是用得好,再来找我,下一次就不免费了。”
陈胜闻言不由得哈哈一笑,看得出来这位道兄对于自己的符箓还是十分自信的,这是先拿一张打窝。
“那我就谢过道友了!”
十方真人哈哈一笑,拍了拍腰间的红葫芦:
“道友豪爽,等我突破瓶颈,定要拿一坛‘醉仙酿’来,与道友痛饮三日!”
……
三年光阴悄然淌过。
如今的九云峰已不复往日清冷。
洞府周围新辟出一片雅致的院落,青瓦白墙隐在苍翠的灵木之间。
院落中常有身影穿梭,十几位身着绫罗的美貌女子或在灵田旁采摘晨露,或在石桌前抚琴弈棋,她们发髻高挽,眉宇间带着雍容与仙韵。
这些女子多来自周边的俗世皇室。
越国的俗世多是弱灵之地,大多数分布着一些低级灵脉,甚至还能供筑基修士修行。
许多俗世皇族也有不弱的实力,有些是筑基世家,有些则是金丹家族的分支。
就像那位正弯腰为云心稻除草的绿衣女子,袖口绣着玄鸟图腾,正是南楚皇室成员,其祖上乃是金丹修士的庶出一脉。
到她这代虽灵根资质平平,却也修到了炼气后期。
陈胜站在洞府前的白玉平台上,望着院落中笑语嫣然的景象,眼底闪过一丝平静。
他当初决定开枝散叶延续血脉,特意寻了这些女子,也藏着深远的谋划!
这些女子背后的皇室家族,在俗世拥有庞大的势力,资质差些的子嗣借助他的威势,可回俗世继承王位。
既能安享富贵,又能借着皇室血脉继续开枝散叶,不出二百年,他的血脉便能如蛛网般遍布四方。
如此,下一世便有大概率轮转至越国,也不必冒险穿梭万兽山脉了!
同时,陈胜陆续诞下资质不俗的子嗣,也能展示自身战绩,为后续开发高端市场做准备。
“微象道友,别来无恙啊!”
一声洪亮的笑声打断了陈胜的思绪。
只见一道赤光划破云层,比三年前更加凝练的灵力波动扑面而来,落在平台上时激起一圈淡淡的气浪。
十方真人依旧赤着脚,古铜色的肌肤上剑符纹身流转着金芒,腰间红葫芦晃悠着,周身法力波动强烈了许多。
显然已是金丹中期修为!
陈胜目光一扫便看穿对方境界,抚掌笑道:“恭喜道兄冲破瓶颈!”
话音刚落,两位身着宫装的女子已上前盈盈一拜,其中一位穿杏黄长裙的正是当年南楚皇室送来的公主。
她如今眉眼间多了几分母性温柔,恭敬行礼:“见过老祖宗,恭喜老祖宗破境。”
十方真人被这声“老祖宗”喊得一怔,随即挠了挠头,对着陈胜哈哈大笑:
“你看看这称呼,都快把我喊成老怪物了!”
他刚刚三百岁出头,在金丹修士之中,还算年轻。
不过,他年轻的时候,在俗世历练时,确实有过一段荒唐的往事,还收过十国公主,留下诸多血脉。
后来十方真人成为金丹,还被这十国皇室送上尊号——十方祖皇!
这些女子的祖辈中便有他的血脉,论辈分,喊他一声“老祖宗”倒也没错。
陈胜轻轻一笑,侧身引路:
“无妨,各论各的便是,道兄今日来得巧,正好尝尝我新酿的‘凝露酒’。”
一行人走入洞府,寒月石桌上已摆好了玉盘,盘中盛着用三阶灵果“紫霞桃”切成的果肉。
十方真人刚坐下便解下红葫芦,“啪”地拔开翡翠塞子,一股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洞府内竟凝结出点点酒气灵雾:
“我这‘醉仙酿’窖藏了五十年,今日特意带了三坛,不醉不归!”
陈胜屈指一弹,石桌下飞出两只白玉酒盏,十方真人拎起葫芦往盏中倒酒,酒液入盏时竟化作游龙状,在盏中盘旋三圈才化作琥珀色的酒液。
十方真人灌了口酒,咂咂嘴道:
“说来也奇,我服下你那枚改良的玄元破障丹后,不仅顺利突破,连卡了几十年的剑符感悟都通了。”
他从储物戒中取出一迭符箓,金光闪闪的符纸上,飞剑图案竟带着淡淡的空间波动:
“这是我新炼的三阶上品‘裂空剑气符’,道友试试?”
陈胜接过符箓,指尖传来比三年前凌厉数倍的剑气,不由点头赞叹:
“道兄这符术当真是了不得。”
两人边喝边谈,从丹道聊到符术,又说到越国最近的灵脉异动。
十方真人说起俗世趣事时眉飞色舞,讲到当年如何调停十国战争,如何在皇室宴席上醉倒三天三夜,听得那两位女子掩唇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