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第384章 大决战,李云龙再战关东军!

第384章 大决战,李云龙再战关东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此时。

    平型关。

    它是北平通向晋北的交通要道,也是长城要口之一。

    其距灵丘县城65公里,西去雁门关115公里,南近河北阜平县界。

    四周群山迭起,沟渠交错,关内只有一条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狭窄沟道。

    长十多里,沟深数十丈,沟底通道只能过一辆汽车,错车机会极为有限。

    而南北沟岸却是比较平坦的山地,地势十分险要,是进行伏击的理想地形。

    在平型关战役后,三角山阵地虽看起来比较稳固。

    但由于步兵第21联队第3大队主力转向关沟村去保护支队辎重和卫生队。

    在三角山仅留下约1个中队的兵力。

    关沟村附近成为日军重要的辎重和后勤保护据点,有较多兵力驻守。

    而突入鹞子涧附近高地的尾家大队周围出现了数个师的龙国军队。

    面临被孤立围歼的可能,但日军仍在此处据守。

    试图与其他据点形成呼应,保障平型关防线的完整性。

    另外,在六郎城与关沟、东跑池均为平型关外围的第1道防线。

    日军占领六郎城后,以此为据点对平型关防线构成威胁。

    不过在平型关战役期间曾被晋军夺回,但随后又重新被日军占领。

    为巩固和加强在华北的统治,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将平型关所在区域纳入其管制体系,把该地区划分为“治安区”“准治安区”和“非治安区”。

    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政策,如在“治安区”加强保甲制度。

    实施身份证办法和户口调查。

    推行连坐法,扩大自卫团、警备队,强化特务活动,以禁绝抗日活动。

    同时进行奴化宣传,宣扬“王道乐土”。

    在平型关周边地区,日军对龙国抗日军民进行残酷镇压,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企图以极其残酷的破坏,动摇龙国军民的抗战意志,减少抗日力量对其占领区的威胁。

    目前,平型关战役后,日军部署了三浦旅团长。

    该兵力达到7个步兵大队和1个野炮兵大队。

    此时。

    平型关日军管辖区域。

    三浦看着风平浪静的平型关,表情淡定:“哪有什么八路军?”

    “松井这是被八路军打蒙了吧!”

    一旁的参谋长笑着说道:“旅团长阁下,平型关在我皇军的管辖下,谁还敢抗日?”

    “松井师团怕是草木皆兵吧!”

    三浦:“我看是了……也不知道松井是在怎么当上师团长的!”

    言语中,三浦对松井十分的不屑和傲慢。

    没办法,谁让三浦是统制派,而松井是皇道派。

    目前,日军有两大矛盾。

    其中,陆军以“大陆政策”为核心,主张优先占领龙国,也就是“大陆”。

    进而进攻毛熊,可以称之为“北进论”。

    而海军以“海洋政策”为核心,主张优先控制太平洋、东南亚。

    可以理解为“南进论”,与英美争夺海上霸权。

    两者在军费分配、战略资源,比如石油、钢铁等,争夺上矛盾尖锐。

    陆军主导侵华战争,占用大量军费。

    在1937年全面侵华后,陆军军费占比超 60%。

    这引得海军不满,多次要求扩大海军预算。

    到了1941年后,陆军主张“北进”。

    也就是进攻毛熊的远东。

    而海军主张“南进”。

    也就是占领东南亚。

    但最终因日耳曼进攻毛熊失利、东南亚资源丰富,比如石油、橡胶等。

    所以,军部决定“南进”,引发太平洋战争。

    但陆军仍需维持龙国战场的兵力,导致“两线作战”困境。

    而皇道派与统制派的权力斗争1930年代陆军内部两大派系的矛盾。

    本质是激进法西斯与稳健法西斯的路线分歧。

    皇道派是以青年军官为主,主张尊皇讨奸,通过暴力政变推翻“腐败的官僚与财阀”。

    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军部独裁”。

    而统制派则是以陆军省、参谋本部的中高层军官为主。

    主张“渐进改造国家”,通过控制内阁、推行“统制经济”实现军部独裁。

    反对皇道派的“盲目暴力”,认为其会动摇天皇统治。

    1936年“二二六兵变”失败后,皇道派被清洗,统制派完全掌控陆军,成为侵华战争的主要决策者。

    而三浦是统制派,对松井这种贸然而激进的做法十分不理解和支持。

    “旅团长,从时间上来看,松井他们应该也到了。”

    话音刚落。

    通讯兵来报:“旅团长阁下,松井师团他们已经抵达隘口了!”

    “好,打开闸门,让他们进来,护送他们离开!”

    “是,旅团长。”

    一切准备就绪。

    闸门缓缓打开,三浦来到隘处,看着慢慢靠近的松井师团,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

    当松井靠近的时候,三浦挥手礼貌性的打招呼。

    然而,松井师团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前进。

    大部队快速通过平型关。

    参谋长看着一脸懵逼:“松井,他们不停留休整吗?”

    “我都备好酒席了。”

    看着松井憋着一肚子气,三浦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这是要去找八路军报仇呢!”

    “看来,雁门关一战,让松井君蒙耻辱,这口气,他咽不下啊!”

    “既然这样,也好……弹药补给都省了!”

    随即,三浦十分扫兴的扭头就走。

    ……

    此时。

    松井这边。

    师团参谋好奇的问道:“师团长阁下,我们为何不在平型关休整?”

    松井没好气的说道:“三浦是统制派,和我们是死对头……”

    “这小子仗着自己资格老,冷嘲热讽的……我才不愿意去看他脸色。”

    “哼!”

    松井冷哼一声,便快马加鞭向石岭关走去。

    其实,松井除了不想看到三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要在李云龙之前赶到石岭关。

    这才是重中之重。

    至于什么党派之争,那都是松井的借口。

    “全速前进!”

    “哈衣!”

    ……

    石岭关。

    位于忻州关城村北,是忻州与太原的分界点。

    也是太原通往代、云、宁、朔的交通要冲。

    东靠小五台,西连官帽山,东接系舟山脉,西连云中山脉。

    山势峻险,关隘雄壮,距同蒲铁路仅十余里。

    太原地区是一块盆地。

    石岭关是太原以北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是保卫太原的重要防线。

    一旦石岭关失守,太原就直接暴露在敌军面前,无险可守。

    敌军可以长驱直入,对太原城发起攻击。

    同时,石岭关是太原忻定出入之门户,是连接太原与晋北地区的关键通道。

    控制了石岭关,就能够掌控南北交通,阻止敌军的军事运输和兵力调动。

    同时也有利于己方军队的机动和补给。

    对于日军来说,占领石岭关可以打通进攻太原的道路,方便其沿同蒲铁路南下,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

    对于龙国军队而言,守住石岭关可以迟滞日军进攻,为太原的防御部署争取时间,也可作为向北出击的前沿阵地。

    所以,在抗战时期,石岭关的得失对整个华北地区的战争局势都有重要影响。

    如果龙国军队能够坚守石岭关。

    就能稳定太原以北的防线,牵制日军兵力。

    使其难以集中力量进攻其他地区,从而为全国抗战大局做出贡献。

    反之,如果石岭关被日军占领。

    日军就能够更加顺利地推进侵略步伐,威胁到山西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安全。

    也会对龙国军队的士气和抗战信心造成打击。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石岭关成为龙国军队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和转移的重要依托。

    龙国军队可以利用石岭关的险要地形,进行阻击作战,迟滞日军追击。

    为大部队的安全转移争取时间。

    避免被日军全歼,保存有生力量,以便日后继续抗战。

    目前,石岭关周边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有利于龙国军队开展游击战争。

    八路军等抗日武装可以在石岭关附近的山区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

    袭击日军的交通线、据点等。

    给日军造成困扰,破坏其后方补给和军事行动,有效地牵制日军兵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此时,李云龙和刘三率部抵达石岭关。

    “团长,我们到了……看样子,小鬼子还没来!”

    “不过,有点奇怪……这里怎么没有小鬼子守着?”

    “估计全都调去平型关了!”李云龙分析道:“这里距离太原近,一旦有风吹草动,太原的援军很快就可以抵达。”

    “所以,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石岭关。”

    刘三,张大彪等人点了点头。

    “团长,我们都听你的!”

    李云龙大手一挥:“那还等什么……开干……”

    随后,一行人来到高处,目测了小鬼子部署的情况后。

    “他娘的,一个步兵大队就想把住这要道?”

    “老子还不信那个邪了。”

    一营长张大彪扛着歪把子机枪跑过来,粗声粗气地问:“团长,啥时候动手?”

    李云龙拍了拍他的肩膀,手指点向城墙两侧:“看见没?东边那片矮松林,西边的乱石坡,正好藏咱们的轻重机枪连。”

    “等半夜子时,先让迫击炮连给我轰掉他们的岗楼和城门楼,然后分三路突击。”

    “你带一营从正面佯攻,吸引火力。”

    “二营绕到东边松林,用炸药包炸塌城墙。”

    “三营从西边乱石坡摸过去,端了他们的指挥部。”

    “记住,动作要快,别给小鬼子反应的时间!”

    不然,这事可就不好整了。

    “得嘞,团长!”

    很快,时间来到夜里十一点半。

    三发红色信号弹突然窜上夜空,在墨色天幕上炸开三道醒目的光痕。

    紧接着,二十门迫击炮同时开火,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砸向石岭关。

    咻咻咻……轰隆隆……轰隆隆……

    日军岗楼瞬间被火光吞没,木质的城门楼在爆炸声中轰然倒塌。

    碎木和砖石像暴雨般砸在城墙上。

    城墙上的日军慌乱地架起机枪,探照灯疯狂地扫着四周,却连八路军的影子都没摸着。

    “一营,上!”

    李云龙拔出驳壳枪,高声下令。

    张大彪率领一营战士推着土车冲上前,土车上盖着稻草,底下藏着炸药包。

    哒哒哒……

    日军的机枪子弹扫过来,稻草被打得乱飞。

    噗呲……

    几个战士中弹倒下,后面的人立刻补上去,推着土车继续往前冲。

    就在土车快要靠近城墙时,东边突然传来一阵巨响。

    二营的战士们成功炸塌了一段城墙,缺口处烟尘弥漫,露出黑黢黢的口子。

    “好小子!”

    李云龙眼前一亮,立刻调遣预备队从缺口冲进去。

    日军大队长清泉慌了神,亲自带着预备队堵缺口。

    可八路军战士像潮水般涌来,刺刀寒光闪烁,与日军展开近身肉搏。

    清泉举着指挥刀嘶吼着,刚劈倒一个八路军战士。

    就被身后飞来的一颗子弹击中胸口,鲜血喷溅在城墙上。

    ……

    西边的三营也没闲着,他们借着乱石坡的掩护,悄悄摸到日军指挥部附近。

    王怀宝带着几个爆破手,把炸药包贴在指挥部的木门上。

    轰隆隆……

    一声巨响后,战士们端着枪冲进去。

    里面的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密集的子弹打倒。

    只有几个通讯兵想逃跑,直接几枪撂倒。

    凌晨三点,石岭关的枪声渐渐平息。

    李云龙站在城墙上,看着底下打扫战场的战士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参谋跑过来汇报:“团长,统计出来了!”

    “日军这个步兵大队一千二百人,除了两百多俘虏,其余全被歼灭。”

    “其中大队长松井当场毙命。”

    “咱们缴获了三门山炮、十二挺重机枪、三十挺轻机枪、一千五百支三八大盖。”

    “还有十万发子弹和五十箱手榴弹。”

    “另外还抄了他们的粮库,里面有两万斤大米和五千斤面粉!”

    “好!好!好!”

    李云龙连说三个好,声音洪亮得震得城墙上的尘土都往下掉。

    “通知下去,让炊事班赶紧煮大米饭,给弟兄们好好补补!”

    “另外,派一个营驻守石岭关,其余人抓紧时间休整,工兵快速加强防御工事。”

    从时间上来看,天一亮,松井师团便会抵达石岭关。

    届时,李云龙将会面临一场大战。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