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小厨娘的菜,今天又发光了吗-> 第34章 趁水打劫的救世主

第34章 趁水打劫的救世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阿香挽起袖子。

    先把洗好的小鱼干,放进陶锅,加水,用小火慢慢地熬煮。

    然后,她回趟了驴车,把上面的一袋米和其他食材,也拿了进来。

    这些原本全是想着,若一时找不到望海村,待会儿在路上得饿着肚子,提前备下的。

    谁曾想,竟是在此情此景派上了用场。

    她拿出勺子,细细地搅拌,将小鱼干上面的肉,都捣成肉糜,从鱼骨上散出来,溶进鱼汤里。

    这样,就不用担心小鱼干上的骨头太多了。

    然后再用筷子,仔细地将鱼骨一根根捞出。

    这才将淘洗干净的白米和姜丝倒了进去。

    鱼粥的香气,开始从老婆婆家这个大蒸炉里,丝丝缕缕地飘散出去。

    村子里,那些原本麻木得如同行尸走肉般的人们,一个一个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第一个人循着味道走来,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不多时,门外已是黑压压地站了一群人。

    他们不说话,不靠近,也不推搡。

    就那么静静地站着,像一群被香火吸引来的孤魂野鬼,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阿香面前的陶锅。

    场面有些骇人,但阿香看着,心里却是一酸。

    这种感觉,她太熟悉了。

    她把葱花撒进锅里,再拌一勺猪油,打了两碗,端给老婆婆和二丫。

    剩下的粥,端给阿尘,自己又去翻出来几个碗。

    “阿尘,走,我们去把粥分给大家。”

    “好嘞!”

    阿尘得令,应得响亮。

    这一刻,他竟是比自己吃到鱼粥还要快乐。

    见到吃的,门外的人群开始躁动起来。

    夏雨不动声色地站到了阿香身侧。

    那身扎眼的夜行衣,此刻反而成了一种无形的威慑。

    他双臂环胸,提防着任何可能发生的混乱。

    幸好,没有。

    这些早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人们,只是静静地排着队,默默地祈祷着轮到自己的时候,还能有那么一小口。

    一锅鱼粥堪堪分完。

    村民们拿到鱼粥后,或蹲在墙角,或坐在门槛上,马上就开始吃。

    一开始吃的很快,可马上发现,这样米汤会顺着嘴角流走。

    于是赶忙停下,用手指将流走的米汤,又推了回来,抹进嘴里。

    每一粒米,都要细细咀嚼。

    有人吃着吃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砸进碗里,和鱼粥混在一起,又被他们一并喝了下去。

    咸的是粥,还是泪,早已分不清。

    一碗粥见底,可村民们眼见着锅里也什么都没有了,纷纷用舌头,把碗底打磨得锃亮。

    “阿香,以后我们多带点东西来,分给他们吃,好不好?”

    阿尘也看得有些于心不忍。

    阿香点点头。

    当年,她也是这么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别傻了,”夏雨冷哼一声,“我们能来几次?又救得了多少人?”

    “可是,难道就这样放着他们,活活饿死吗?”

    阿尘少见的顶嘴。

    “不然呢?整个余生都用来填这个无底洞?还是我们去把那十几个壮丁干掉?然后呢?”

    夏雨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情绪。

    连他都没有发现,自己竟然跟廖无尘这个傻大个较了真。

    “十几个壮丁……”

    阿香扫视了人群一眼。

    突然发现,来吃鱼粥的人里,居然没有这些人。

    而且,刚刚自己进村时,那驴车搞的动静,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可这么久过去了以来,为什么连一个来过问的都没有呢?

    村口那里,应该也有人把守才对啊。

    难道,他们真的只是为了防止这里的人出去?

    或许,这就是问题所在!

    阿香走到老婆婆身边坐下。

    还没想好怎么开口,老婆婆已经猜到了她的来意。

    “姑娘,其实你是想知道,这村子是怎么回事,对吧?”

    阿香点点头。

    “好,老婆子我都告诉你。”

    夏雨和阿尘一听此言,也凑了过来。

    老婆婆摸着二丫的大头,神思飘向远方,开始讲述起来:

    “五年前的望海村,不是这样的。

    那时的村子,虽然穷,但家家户户的男人都是驾船的好手。

    大海是慷慨的,只要肯下力气,撒下的网,总不会空着回来。

    男人们迎着咸腥的海风出海,女人们则在岸上织网补衣,孩子们满沙滩地跑,捡拾着被潮水送来的螃蟹贝壳。

    日子,就像那潮汐,循环往复,日复一日。

    平淡,却也安稳,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

    那时候,吃的鱼,都是挑最好的。

    最肥美的黄花鱼,拿来干煎。

    油滋啦一响,味道香的,十里地之外都能闻得到。

    还有那膏满肉肥的大青蟹,不用放什么旁的,就那么上锅一蒸,掰开来,蟹膏就像蛋黄一样……”

    老婆婆说着,嘴角露出一丝怀念的笑。

    可那笑意很快就沉了下去,随着一声叹息,化作了无尽的苦涩。

    “奈何老天爷,不给我们好日子过啊!五年前,一场百年不遇的台风,席卷了这里。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天滔天的巨浪,把停泊在港湾里的渔船全都给毁了。

    一夜之间,全完了。

    船没了,网也破了,好些个房子,就是在那时候给掀了。

    没了船,这些以海为生的男人们,只能整日坐在海边唉声叹气。

    一家老小,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海,等着饿死。”

    老婆婆说着,哽噎了一下。

    二丫听不懂,但她感受到老婆婆的情绪,也跟着哭起来。

    想来,那必定是段很难熬的日子。

    “你们不去向官府求助吗?”

    阿香试探着问。

    “求了,可文书一层层递上去,等来的回信不知所云,银子却一文也没瞧见。”

    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常规操作。

    连风禾镇那样的地方,都经常收不到州府的公文,何况这么偏僻的小渔村。

    阿香不再插话。

    对于一个压抑了许久的人来说,最好的安慰,便是倾听。

    老婆婆收敛心神,继续讲道:

    “就在我们都快要绝望的时候,他们来了。

    领头的是个胖商人,自称是‘望海商行’的东家王二爷。

    说是路过此地,见我们可怜,愿意发善心,借钱给我们修船、买网,解我们燃眉之急。”

    讲到这里,她的声音开始颤抖。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