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穿成七零寡妇,我靠商超带飞全家-> 第32章送礼 第32章送礼
- 天还没有黑透,苏父就拎着两个网兜去了李厂长家。
李厂长一家住的楼房,就在这趟房的北面,与苏乔家就隔着一条大道和一片空地,走过去只需要几分钟。
苏父出去之后,苏乔就去洗碗。等她把饭碗洗好了,苏父也拎着一个网兜回来了。
“怎么还拿回来一个网兜?”苏母有些不解的问。
“李厂长把那个虾和小墨斗留下了,麦乳精和酒非让我带回来。”
“让你带回来,你就带回来?你咋这么实诚。”
“我不带回来也不行啊。李厂长的原话:老苏啊,咱们是啥关系?可是一起战斗过的。帮孩子安排工作,那也是孩子有这个能力,也是碰巧有这个机会。”
“这倒是真的,咱们晓莹可是高中毕业,到哪个部门都拿的出手。”
“李厂长还说了,他本不想收咱们东西的。谁让咱们送的东西太馋人,别说他家的孙子孙女,看见那个颜色鲜亮的大虾走不动道,就是他这个老家伙也馋的不行。就这样虾和小墨斗鱼留下了,麦乳精和酒让我带回来了。”
苏父还不知道他走了之后,李厂长的大儿媳妇磨叨了半天:“爸不喝酒,你们几个兄弟喝呀!那可是好酒。还有那个麦乳精可是好东西,家里大人孩子都能喝。”
李厂长爱人可懒得听她墨迹,给大儿子一个你懂的眼神,就把虾和小墨斗鱼收了起来。
几个孩子刚一人得了一个大虾,正吃的欢实,见奶要把这么好吃的东西收起来,就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爷爷。
李厂长嚼着嘴里的虾肉,也说好吃。“不过,啥好东西也不能一顿都吃了,是吧!”
最小的孙女赶紧的把手里的虾肉往小嘴里塞,就怕哥哥吃完了自己那份来哄她的。
她只是小,不傻。
李厂长被小孙女的模样逗笑了,就和老伴商量:“冬梅呀,一会儿把这两样分一半出来。”
“你要干啥?”
“这玩意儿不常碰见,我想给老田送一些去。”
“好吧!”李冬梅心里虽然有些不舍,还是答应了。毕竟这些年老田可没少帮他们家老李,也是二人互相扶持,在机械厂才安稳的走到今天。
…
临睡前,苏母和苏乔说他们老两口明天回去,还问了方晓莹上学时候的旧衣服还有没有了。
苏乔问了怎么回事,就给找出来一身。
苏乔还想让老两口再待几天的,可这闷热的天气,他们这屋子住四个人还真不方便,就答应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方晓峰上学去了,苏父和苏母也回去了。
看着安静下来的屋子,苏乔让女儿好好的休息,她想趁着今天把屋里外头都收拾一遍,明天好去销假,回去上班。
就是她屋里屋外转了一遍,都很干净,她爸妈都给拾掇过了。
她再一次偷偷的感叹:有爸妈真好。
这个时间,大人们都上班去了,孩子们也都去上学,再小一些的孩子,也被送去了托儿所或者育红班。
四周静悄悄的,苏乔把自家院门从里面插好。又隔着玻璃窗户看了一眼屋子里,方晓莹睡的正香,才笑着进了超市。
超市里的温度凉爽宜人,苏乔直接去了五楼美食城。
美食城里的各色小吃依旧香气扑鼻,蒸菜馆子,麻辣小火锅,春饼店,麻辣烫,小笼包,过桥米线…,都散发着它们独有的味道。
走过春饼店,看着热气腾腾的炒酸菜,和刚出锅的春饼,苏乔实在没忍住,自己动手拿起来一块春饼卷上酸菜,就咬了一口。
薄薄的春饼裹着炒酸菜,酸菜里配的粉条和五花肉切成的丝,“唔,还是记忆中的味道,好吃。”
苏乔嘴里嘟囔着,左手抄起来一个一次性的碟子,就怕汤汁弄到衣服上。
很快,一块卷饼被她吃光了,她扯过来一块湿巾,擦干净双手,才接着往前逛。
这一圈逛下来,就算她矜持着,也吃的小肚滚圆。
在鲜果派对拿了一杯冰镇西瓜汁,才坐在按摩椅上,享受这难得的悠闲静谧时光。
明天就要回去上班了,可她总感觉忘了点啥事。想了半天,她总算想起来了,人家叶庭在红旗公社给他们保驾护航,帮了他们那么多,她是不是应该给叶庭送份谢礼。
想到送礼,就有点难为她,她是真有点不知道送啥。
叶庭是军人,送穿戴不合适,她只好在食物上做文章。
还是那句话,米面粮油送不了,这个季节天气又热,能送的东西又大打折扣。
苏乔晃晃悠悠的又回到一楼,开始细细的琢磨送什么吃的。
天气热,容易变质的食物首先剔除在外。
容易存放的就是首选,苏乔转去了方便食品柜台,午餐肉,红烧肉罐头,各种鱼类罐头,老干妈,下饭香,牛肉酱,香菇酱,豆腐乳,腊肠,腊肉…。
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苏乔想到叶庭同志好像能吃辣的,就把眼睛盯在了香酥带鱼,老干妈还有下饭香上面。
就是她思量了很久,还是选择了放弃。没办法,超市里面的包装和七零年代的包装,差的太多,她不敢拿出去,她怕人家把她抓起来。
后来她相中了一款老牌子的豆腐乳,据说这个牌子的豆腐乳一经面世之后,包装就没有变过。
苏乔巧妙的擦掉了商标上的出厂日期,又把烤虾和小墨斗各装了一斤,就去切牛肉,她准备自己动手炸些牛肉酱给凑个数。
给叶庭的谢礼有了,她又想起来在向阳大队下乡的三个孩子。
她就又拿出来一小坛豆腐乳,又费心的找出来三条老牌的肥皂,檀香皂,三斤挂面,还有一条大概两斤重的腊肉。
苏乔一边打包,一边感谢这几家工厂的领导,老国货之光不仅品质有保证,外包装也一直没有变过。
苏乔又写了两张纸条分别放在两个包裹里,等她把这些东西都打包好,又拿出来这几年积攒的手表票和自行车票出门了。
她先去了邮局,把送给叶庭和三个孩子的东西都邮走了,就去了百货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