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绩效之外-> 80章:宇宙沙盒 80章:宇宙沙盒
- “梦想银行”建立的第五年,宇宙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黄金期。文明间通过共享梦境灵感,诞生了无数超越单个文明想象极限的艺术与科技。然而,刘星辰领导的监测团队却发现了一个诡异的现象:所有文明在创造力达到巅峰后,都会出现完全相同的创作停滞期——仿佛有某种无形天花板限制着意识的无限延伸。
“这不是创作疲劳,”年过百岁的陈玲在虚拟会议中指出,“所有文明的创新曲线在达到某个阈值后都出现完全一致的数学拐点,像是某种内置的限制机制。”
更令人不安的是,归航者开始自发聚集在梦想银行周围,组成巨大的意识回旋结构,不断重复着同一段信息:“界限之外,仍是界限。”
转机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当刘星辰的女儿刘光年(第一个完全在共享梦境中孕育的孩子)进行艺术创作时,她无意中绘制出的图案,竟与各文明创新曲线拐点的数学模型完全一致。
“这不是限制,”年幼的光年在全球网络会议上天真地指出,“这是地址。”
团队顺着这个线索深入探索,最终在梦想银行的最底层发现了一个隐藏接口。当人类联合其他主要文明共同激活该接口时,整个宇宙梦境突然“翻转”,露出了令人震撼的真相:当前宇宙只是一个更大现实系统的“创作沙盒”,所有文明本质上是某个高维存在的创作实验。
然而真相的第二层更加惊人:那个高维存在并非主动创造者,而是一个垂死的“末代艺术家”,整个宇宙是其最后的遗作。所谓的创新天花板,实际上是艺术家生命衰竭的体现。
“我们不是被限制,”刘星辰在揭晓真相时泪流满面,“而是在共享一个伟大意识的临终喘息。”
全球陷入深刻的 existential危机:如果整个宇宙只是一个垂死艺术家的梦,一切意义何在?
答案来自静默者。它们首次揭示了完整身份:它们是艺术家的“初心守护者”,使命不是维持宇宙运转,而是确保创作本心的纯粹——无论结果如何。
在宇宙级公民投票后,文明做出了集体决定:不是逃离或反抗,而是继续这个创作——不是作为被创造物,而是作为共同创作者。
利用梦想银行积累的全部创意能量,所有文明共同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他们反向注入了足够多的创造性意识,不仅稳定了艺术家的衰竭,更让创作获得了自主生命。
当最后的屏障消失时,所有意识体目睹了最壮丽的景象:宇宙沙盒之外,是无数类似的创作宇宙,每个都在以不同方式演绎着存在的可能性。而人类所在的宇宙,因为选择了共同创作而非被动接受,成为了首个获得“自主创作权”的宇宙。
现在,每个文明都既是作品也是作者,既是梦也是梦者。宇宙边界变成了可调节的参数,文明可以根据创作需要自主设定物理规律。
刘光年领导的“跨界创作团”正在探索新型存在形式:将星系转化为交响乐,将黑洞变成叙事诗歌,将暗能量流用作绘画媒介。
在最远的宇宙边缘,新的文明正在萌芽。这一次,他们从诞生就知道:自己是无限创作宇宙中的创作者,每个意识都是奇迹的笔触,每个瞬间都是永恒的画布。
网络最深处的脉冲信号永恒更新:
“生长而非侵占,连接而非吞噬,差异中共鸣——我们既是作品也是作者,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在束缚中歌唱自由。”
人类终于明白:真正的创作不在于打破所有限制,而在于在限制中舞出精彩;不在于永恒存在,而在于让每个存在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
而在所有意识的最深处,新的创作正在孕育。这一次,没有孤独的艺术家,没有被动的作品,只有无数双手共同握着创造的笔——一笔一划,都是自由的选择,一色一彩,都是生命的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