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堑壕大栓与魔法-> 第210章 反方向的索姆河 第210章 反方向的索姆河
- 亚眠以北2公里,科伊西村。
村子里的居民从昨天开始就变得人心惶惶起来。
先是大量布列塔尼亚的盟军由北向南经过镇子,朝亚眠方向去了,而且看起来像是吃了败仗一样,一个个灰头土脸、士气低落。
紧接着,关于萨克森人马上要打过来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子里飞速传开。
由于村子里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男性都已经被征召入伍,开赴前线,所以眼下这座小村子里剩下的,基本都是些妇女、儿童和上了年纪的老人。
去年十月种下的冬小麦,本来应该在七八月份迎来丰收,但因为劳动力的严重缺失,收割工作本就已经出现了人手不足的问题。
现在这个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在担心这个冬天该怎么过,这些天还在商量着要不要几家联合起来,互相帮忙把地里的活儿干完。
现在,听闻那些传说中野蛮残暴的萨克森人就要打过来了,村民们更是紧张得不行。
8月22日中午,一名因为年过七旬而免于兵役的老农,踉踉跄跄地跑回村子,脸上带着惊慌的神色。
他大声告诉众人,他亲眼看到了萨克森人的军队,他们坐着那种不用马拉的铁皮车,已经到村子外面了。
这个消息让村民们顿时更加慌乱,人们纷纷跑回家里,紧锁门窗,并且手忙脚乱地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口粮藏进地窖或者墙洞里。
不过,奇怪的是,他们躲在家里瑟瑟发抖了半天,却一直没有等到萨克森人进村砸门抢劫。
等到之前报信的那个老农壮着胆子,又偷偷摸摸地溜出去看了一圈后,他才回来告诉大家,那些坐卡车来的萨克森人似乎并没有进村的打算。
他们似乎是直接绕开了村子往其他方向去了,不知道在干什么。
村长一听,当即就打算动身前往亚眠,把萨克森人出现的消息报告给城里的守军。
可他刚一出门,就被几个村民死死拖住。
大家生怕他这个举动会触怒村外那些北方来的蛮子,万一惹得他们不高兴,进村来一场屠杀,那可就全完了。
与此同时,躲在科伊西村附近田边一处小树林里的莫林,正举着望远镜看向亚眠方向。
他看着前方一望无际的开阔农田,以及远处依稀可见的亚眠城轮廓,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
他叹气,倒不是因为担心自己的行踪,可能会因为附近那个村子的村民而暴露。
在这片广阔的大平原上,一支由五辆卡车组成的车队,哪怕规模再小也一样显眼,被附近的平民目击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而且,根据他的观察,眼下这些小村镇根本没有铺设通往亚眠的有线电报线路——或者说这个时期的有线电报线路,都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
这种城市外的小村子,远距离通讯全靠定期来往的邮差
就算那个村长真的铁了心要去报信,等他靠两条腿把信送到,自己身后的大部队估计也都已经开到亚眠城下了。
莫林之所以叹气,主要是因为他现在也不得不承认,索姆河沿岸这片广阔的大平原,对于进攻方来说,简直就是地狱模式。
在防守方已经预先建立好防御阵地的情况下,进攻方在发起攻击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地形进行隐蔽和掩护。
从这里放眼望去,除了平地还是平地。
所以,他现在也一点都不奇怪,为什么在另一个世界里的那场著名的索姆河战役中,‘带英’的指挥官们是怎么做到一天之内就送掉几万人的。
在这种开阔地上发动集团冲锋,跟排队枪毙也没什么两样,纯粹就是给对面的机枪手送人头。
更不妙的是,在这个世界,在这索姆河边上.攻守双方的角色发生了互换。
现在变成了布列塔尼亚人依托着索姆河进行防守,而萨克森人则要硬着头皮,朝着布列塔尼亚人精心构筑的阵地发起进攻。
自从阿拉斯的战斗结束之后,莫林的教导突击营以及整个‘突击战斗群’,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休整,便马不停蹄地追在了布列塔尼亚远征军的屁股后面。
只不过,约翰·弗伦奇指挥的这支远征军,在撤退组织得确实有水平。
再加上他们沿途对道路和桥梁进行的系统性破坏,导致萨克森军的追击速度被大幅度拖慢。
即便是拥有大量卡车和马车,机动能力远超普通步兵的教导突击营,突击速度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追了半天加一个晚上,教导突击营也只来得及逮住两个掉队的布列塔尼亚步兵连。
虽然说,在莫林依靠系统小地图的指引和车队的机动能力,直接截断对方退路的情况下,这两场小规模的战斗都打得非常轻松。
己方只有几人受了点轻伤,还顺手俘虏了二百多个布列塔尼亚远征军的士兵。
但莫林心里很清楚,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损失,对于这支布列塔尼亚人的远征军主力来说,根本就是不痛不痒,完全不会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所以他担心的最坏情况,终究还是发生了。
远征军主力,成功地撤退到了亚眠。
在追击行动结束后,教导突击营在距离亚眠大约九公里的位置扎下了临时营地进行休整。
而莫林则闲不住,他带着参谋曼施坦因还有1连的一个排,一共凑了五台卡车和两辆‘萨克森风味塔强卡’。
然后组成了一支小规模的侦察分队,一路摸到了眼下这个村子附近。
在确认了短时间内这边传不出消息后,莫林拿出一个从布列塔尼亚军官的尸体上缴获的皮质望远镜套,从里面取出了一个黄铜材质的单筒望远镜。
他发现,布列塔尼亚人装备的这种单筒望远镜,虽然视野比萨克森陆军公发的双筒望远镜要小一些,但它的放大倍率却出奇地好,看得更远也更清楚。
通过望远镜的视野,此时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座作为哥特式建筑巅峰作品之一的亚眠大教堂的尖顶了。
而在亚眠北城的外围,同样也可以看到远征军匆忙但却有条不紊构筑起来的基本防御阵地。
哪怕只是通过望远镜里不太清晰的图像,莫林也能轻易地分辨出,布列塔尼亚人在这里构筑的阵地,比起他们在阿拉斯的那套临时工事,要完善和坚固太多了。
战壕挖得更深一些,还堆放了不少沙袋进行了加固,甚至还能看到一些用大量沙袋构成的机枪火力点。
只不过他们挑选的那些浅色沙袋,也让这些机枪火力点显得异常显眼
这道阵地很明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修出来的。
所以莫林知道,自己之前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布列塔尼亚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阿拉斯跟他们死磕。
而且,如果让他站在远征军司令的位置上换位思考,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在有索姆河作为天然屏障的亚眠来组织防御,而不是把宝贵的兵力浪费在死守阿拉斯上。
在外围大致看了一圈,在笔记本上记录了几个看起来像是阵地结合部的可疑位置后,莫林又从一台卡车的拖斗里,取下了五台崭新的自行车。
然后,他招呼上曼施坦因以及三名枪法和胆子都足够大的1连老兵,一人一辆,骑着车就准备继续往亚眠的方向靠近。
曼施坦因在领到那辆崭新的自行车时,心里其实是有点紧张的。
因为他原以为,莫林口中所谓的‘抵近侦察’,最多也就是像现在这样,躲在离亚眠还有一两公里的树林子里,用望远镜远远地看上几眼,画个大概的草图就行了。
毕竟再往前,可就是开阔地了,随时都可能撞上布列塔尼亚人的巡逻队。
结果谁知道,莫林这家伙早就在卡车里准备好了自行车,看这架势,是准备要继续深入。
“营长,我们还要再往前?”曼施坦因扶着自行车,有些不确定地问了一句。
“当然了~”
莫林跨上自行车,调整了一下坐垫的高度,理所当然地回答:
“离这么远,能看清个啥?最多也就看个大概轮廓.想要知道他们把机枪藏在哪,阵地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不凑近了看怎么行?”
曼施坦因心里很清楚,现在的亚眠城内和城外,驻扎着数万布列塔尼亚远征军。
所以他骑上自行车之后,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手心都微微出了汗。
这要是被发现了,对方一队骑兵直接冲过来,他们这几个人加上两辆马拉机枪,根本不够看。
不过,当他看到莫林还有另外那三名来自1连的老兵时,心里的紧张感又消散了不少。
那四个人,脸上的表情轻松得就像是周末出来骑车郊游一样,完全没有一点身处敌军警戒区内的紧张感。
“不用担心,中尉~”
一名1连1排的老兵咧嘴一笑,稍微放慢了些速度跟在曼施坦因身边:
“营长他行动向来都自有分寸的,既然他敢带着我们往前面继续摸,就说明他有十足的把握!”
“就是啊中尉,咱们营长带队,什么时候出过岔子?”另一名士兵也附和道。
看着他们那副淡定的样子,曼施坦因也觉得有道理。
是啊,自己都已经进了教导突击营这个全军闻名的精锐部队了,还跟着莫林从装甲飞艇上,直接跳进了重兵把守的列日要塞里
那种九死一生的场面都经历过了,现在这点小场面,自己还怕个什么?
想到这里,曼施坦因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
五人组成的小队蹬着自行车,就这么沿着田间的小路,悄无声息地向着远征军的防线溜了过去。
曼施坦因也不知道莫林是怎么做到的.
反正这一路上他们走走停停,好几次都在莫林的提前示意下,及时躲进了路边的沟渠或是树丛里,然后完美地避开了好几支来回巡逻的布列塔尼亚骑兵小队。
那种与敌人擦肩而过的刺激感,让也算‘久经战阵’的曼施坦因的心跳还是会忍不住跳得极快。
最后,在莫林的带领下,他们七拐八拐的悄悄来到了距离敌人最前沿阵地,可能只剩下五六百米的一处地方。
这里是一片应该刚刚收割了一半的小麦地,金黄色的麦茬在阳光下闪着光。
虽然视野开阔,但只要趴下来,茂密的麦茬还是能很好地隐藏住他们的身影和自行车。
“好了,就到这吧,再往前就太危险了。”莫林停下车,压低声音说道。
他让其他人把自行车放倒藏好,然后自己和曼施坦因一起,摘掉了头上那顶在阳光下容易暴露的尖顶盔,匍匐着爬到了麦田的边缘。
由于莫林理想中的钢盔据说还在后方设计定型,所以这两天教导营也开始对尖顶盔做了一些‘小改造’——将上面的尖顶给拆了。
毕竟这玩意着实是没什么用,还容易因为反光而暴露。
两人一人举起一个望远镜,开始仔细地观察前方的敌方阵地。
“曼施坦因,记住了.”
莫林一边观察,一边像个老师一样,给身边的曼施坦因现场教学。
“搞这种抵近侦察,距离一定要拉得足够近,不然你看到的东西都是模糊的,没什么实际价值。”
“而且在这种大平原上,隐蔽是第一位的一定要趴下或者找好隐蔽处,让自己的身体轮廓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还有,包括尖顶盔在内的那些容易反光的东西千万不能戴,在太阳底下这些东西太容易暴露了,简直就是活靶子。”
曼施坦因听得连连点头,这些可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实打实的战场经验。
“不过营长,我们真的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拉到这么近的位置来侦察吗?”
曼施坦因还是有些不解地问道:
“后方的炮兵观察员和航空侦察,不是也能提供情报吗?”
听到曼施坦因的问题,莫林放下了望远镜转过头看着他,反问道:
“曼施坦因,我问你,为什么我们教导突击营之前的几次进攻战斗,都打得那么顺利?为什么我们总能那么快地突破敌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