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第390章:小不点被绑架到缅北!大哥苏武重伤!(三章合一)

第390章:小不点被绑架到缅北!大哥苏武重伤!(三章合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接下来的日子,苏寒每周两次的讲座或案例分析,他准备得充分而精炼,总能结合最新的国际战例和东西方军事理论,提出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让听课的学员们大呼过瘾,甚至吸引了不少原本对他抱有偏见的教官前来旁听。

    他与拉尔森等人的“恩怨”似乎也因那场演练而暂时画上了休止符。

    至少在公开场合,拉尔森等人见到他时,眼神中虽仍有复杂,但挑衅已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面对强大对手不得不服的沉寂。

    将主要精力从教学和应付挑战中解放出来后,苏寒开始了自己如饥似渴的“充电”之旅。

    他向西点校方提交了一份详尽的课程旁听申请。

    范围涵盖了战略研究、战役指挥、军事历史、后勤管理、网络中心战、无人系统应用、太空军事化等多个领域。

    他的申请合情合理,符合其“军事观察员”的身份,很快得到了批准。

    于是,在西点各个权威教授和资深教官的课堂上,开始频繁出现一个穿着华夏军装、坐姿笔挺、神情专注的年轻身影。

    在白发苍苍的战略学泰斗安德森教授的《全球战略格局演变》课上,他凝神倾听关于鹰酱“印太战略”深层逻辑与潜在风险的剖析。

    与教授就“边缘地带理论”在现代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视角之新颖、论据之扎实,让安德森教授都为之侧目。

    在中年悍将、曾参与多次实战的卡特中校的《联合战役指挥》模拟推演室,他作为旁听者,却能在关键时刻一针见血地指出推演方在兵种协同、信息共享方面的致命疏漏。

    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对联合作战本质的理解,让卡特中校私下对同僚感叹:“那家伙的脑袋里仿佛装着一台超级计算机,而且是最懂战争的那一种。”

    在网络战专家西蒙斯博士的前沿讲座上,他认真记录着关于数据链安全、AI赋能指挥系统、以及网络心理战的最新研究成果。

    并结合华夏古代“攻心为上”的思想,提出了几个令西蒙斯博士都陷入沉思的假设性命题。

    他听课极其专注,笔记做得条理清晰。

    他不仅听,更在思考,在消化,在对比。

    他将鹰酱最前沿的军事思想、作战理念与华夏的军事理论、自身的实战经验进行碰撞、融合。

    试图找出其中的优劣得失,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除了课堂,西点那座藏书浩如烟海的图书馆,成了苏寒的另一个主战场。

    他拥有极高的阅览权限,可以接触到大量不对外公开的军事期刊、内部研究报告、历史档案乃至部分他国军队的装备与战术分析资料。

    他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一切有价值的信息。

    他系统研读了从马汉的《海权论》到现代“空海一体战”、“多域战”的理论演进。

    分析了鹰酱自海湾战争以来历次主要军事行动的得失。

    重点研究了其后勤保障体系、军官培养模式、以及技术研发与军事应用的转化机制。

    他尤其关注外军,特别是潜在对手的作战思想、编制特点和装备发展。

    图书馆中那些由鹰酱情报部门和智库撰写的,关于华夏军力发展的分析报告,他更是重点翻阅。

    他以一种独特的“旁观者”视角,审视着对手如何看待和评估自己的国家。

    从中既能发现一些值得警惕的敏锐观察,也能看到许多因意识形态和思维定式导致的误判与偏见。

    这些,对未来打造“蓝军”极具参考价值。

    他的阅读速度极快,理解力超群。

    往往能透过文字表面,捕捉到背后隐藏的战略意图和文化逻辑。

    连图书馆的管理员都记住了这个几乎每天都来,一坐就是数小时,面前堆满厚重军事典籍的华夏年轻校官。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和思考,几乎占据了苏寒所有的课余时间。

    他宿舍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

    桌上铺满了地图、笔记和各类资料。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深入这座世界著名军事学府的“心脏”。

    汲取着其百余年积淀的军事智慧。

    同时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解剖着其内在的肌理与脉络。

    这个过程,是孤独的,也是充实的。

    他就像一名深入敌后的侦察兵。

    冷静地记录着所见所闻。

    分析着强弱虚实。

    将所有信息一点点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和战略视野的一部分。

    不过,苏寒在西点的日子并非全然风平浪静。

    尽管拉尔森等人明面上的挑战已然偃旗息鼓。

    但一种更深层次、更无形理念碰撞,却在他与西点某些精英教官和战略研究者之间悄然展开。

    这种碰撞,不再局限于战术棋盘上的胜负。

    而是上升到了军事哲学、战争伦理和未来战争形态认知的层面。

    时光荏苒,三个月的光阴转瞬即逝。

    苏寒在西点军校的访问交流期,已悄然接近尾声。

    这三个月里,他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初时激起千层浪,而后涟漪缓缓扩散,最终沉入湖底,却悄然改变了湖底的生态。

    他以无可挑剔的专业素养、精湛绝伦的实战指挥和深邃独到的军事见解,彻底征服了西点这座以严格和骄傲著称的军事圣殿。

    从最初拉尔森等人的公开挑战、课堂上的刁难质疑,到那场惊世骇俗的以弱胜强的实战演练,再到后来在诸多学术领域与西点精英的无声交锋……

    苏寒用实力一步步赢得了尊重,甚至是敬畏。

    他的讲座,从最初的好奇与挑衅目光交织,变成了如今座无虚席,连许多资深教官都甘愿坐在后排旁听。

    他在图书馆专注阅读的身影,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无人打扰,唯有敬意。

    他与安德森教授、卡特中校、西蒙斯博士等西点权威的交流,也从最初的试探,变成了平等而深入的学术探讨。

    他甚至应战术系的特别请求,额外增加了几次关于“复杂环境下特战分队指挥与控制”、“非对称战术中的心理战应用”等专题研讨,场场爆满,引发了西点内部对传统战术思维的多轮反思。

    然而,苏寒始终保持着清醒与低调。

    他深知此行的目的并非为了个人扬名,而是为了汲取、观察与沉淀。

    他系统地梳理了在西点的所学所感,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华夏的军事智慧,形成了一份数万字、涵盖多个领域的内部研究报告初稿。

    这份报告,将是他此行最重要的成果,也是未来打造专业化“蓝军”至关重要的参考资料。

    离别的日子终于到来。

    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这与苏寒低调的风格和此行的特殊性质相符。

    但在最后一天,还是发生了一些意味深长的插曲。

    战术系副主任约翰逊少校,这位最初对苏寒公事公办、甚至略带审视的西点教官,亲自来到了苏寒的宿舍。

    他的脸上,早已不见了最初的刻板与疏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强者的由衷敬佩。

    “苏寒少校,这是系里几位教授联合签名的一份纪念品。”

    约翰逊少校递过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是一枚西点军校战术系的特色徽章,以及一本装帧精美的西点军事思想论文集,扉页上有几位知名教授的亲笔签名和赠言。

    “谢谢,这份礼物很有意义。”苏寒郑重接过。

    约翰逊少校看着他,语气复杂地说道:“这三个月,你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你的战术思想,你的指挥艺术,尤其是你对战争本质的理解,给我们很多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西点……会记住你的。”

    “互相学习,约翰逊少校。西点的许多理念和训练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苏寒真诚地回应。

    “希望未来,我们还有机会交流。当然,是在……合适的场合。”约翰逊少校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伸出手与苏寒用力一握。

    送走约翰逊少校不久,苏寒的宿舍门再次被敲响。

    门外站着的是拉尔森、威廉姆斯、金成珉和松本健一郎。

    与三个月前的剑拔弩张不同,此刻四人的神色都颇为复杂,有尴尬,有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彻底折服后的平静,甚至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

    拉尔森作为代表,上前一步,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直视苏寒,没有了以往的挑衅,只剩下军人之间的坦诚:

    “苏寒教官,我们是来……道别的。”

    苏寒微微颔首,静待下文。

    “这三个月……我们学到了很多。”

    拉尔森的语调有些艰难,但依旧坚持说了下去,“尤其是在那场演练之后……我们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明白了,战争,不仅仅是装备和数据的堆砌。”

    威廉姆斯接口道,语气诚恳:“您的课,和那次演练,给我们上了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一课。谢谢您。”

    金成珉和松本也微微鞠躬,虽然没有多言,但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苏寒看着他们,平静地说道:“失败是更好的老师。能从中吸取教训,就是合格的军人。希望你们未来,能成为真正优秀的指挥官。”

    这句话,让拉尔森等人身体微微一震。

    他们听出了苏寒话语中的期许,也感受到了那种超越个人恩怨的格局。

    “保重,苏寒教官!”

    四人齐声说完,再次敬礼,然后转身离去,步伐似乎比来时更加沉稳。

    他们的到来和离去,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象征着旧有偏见和挑战的终结。

    最后,苏寒独自在宿舍整理好行装。

    那身华夏军装依旧笔挺,肩上的少校军衔熠熠生辉。

    他环顾了一下这个住了三个月的地方,一切恢复原样,仿佛他从未来过。

    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改变。

    他在西点留下了属于华夏军人的深刻印记,也带走了丰厚的“战利品”。

    苏寒提着简洁的行装,站在宿舍楼下,等待着军方安排前往机场的车辆。

    清晨的阳光透过古老的橡树枝叶,在他笔挺的军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车辆尚未抵达,四周一片宁静,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学员晨练口号声。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手机突兀地震动起来。

    这部手机是用于国际漫游的临时号码,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苏寒微微蹙眉,取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来自国内的越洋电话,号码归属地是粤州。

    是苏灵雪。

    他按下接听键,语气温和:“灵雪?怎么这个时间打电话来,国内应该是晚上吧?”

    电话那头,传来的却不是苏灵雪往日清脆活泼的声音,而是一种极力压抑却依旧带着剧烈颤抖和哭腔的嘶哑呼喊:

    “三…三爷爷!!”

    这一声呼喊,如同带着血泪,瞬间刺破了苏寒周围的宁静。

    他的心脏猛地一缩,一股不祥的预感如同冰水般从头顶浇下,蔓延至四肢百骸。

    “灵雪,冷静点!发生什么事了?”苏寒的声音瞬间变得低沉而紧绷。

    “小…小不点…小不点她…被人拐走了!!”苏灵雪在电话那头终于崩溃,泣不成声,“就在昨天下午…我带她出去吃宵夜,转头就不见了…呜呜呜…”

    “什么?!”

    苏寒的瞳孔骤然收缩,脑海中“嗡”的一声,仿佛有惊雷炸响!

    那个扎着两个小辫子,像年画娃娃一样可爱,会抱着他腿撒娇要他扎辫子,古灵精怪喊他“太爷爷”的小身影,瞬间充斥了他的脑海。

    被拐走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冰冷寒意,混合着滔天的怒火,如同火山喷发前积聚的岩浆,在他胸腔内疯狂涌动、冲撞!

    他的脸色在刹那间变得铁青,周身的气息不受控制地变得凌厉无比,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刃,连周围的空气都为之凝固、降温。

    但他强行压制着几乎要失控的情绪,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冷静:“说清楚!具体怎么回事?大哥呢?!”

    “大哥…大哥他查到线索,说人可能已经被转移出境…到…到缅北那边去了!”

    苏灵雪的声音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他当天就带着公司最精锐的一队人追过去了!可是…可是刚才接到消息…大哥他们在那边遭遇了埋伏,重伤昏迷!”

    “带去的保镖…死的死,散的散…三爷爷!我…我真的没办法了!爸和大伯他们还在想办法动用官方渠道,可那边太乱了!我…我只能找你了!三爷爷!求求你!救救小不点!救救大哥!”

    缅北!

    埋伏!重伤!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苏寒的心上!

    他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小不点那双充满恐惧和无助的大眼睛,浮现出大哥苏武浑身是血、生死不知地倒在异国他乡的惨状……

    一股前所未有的暴戾杀意,如同实质般从他体内迸发出来!

    那是属于前世兵王纵横沙场、睥睨生死的煞气,也是今生作为苏家辈分最高者、守护族裔血脉的本能怒火!

    他的眼神在瞬间变得冰冷如万载寒冰,又炽烈如地狱熔岩。

    所有的理智、冷静,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最纯粹、最直接的行动意志——营救!不惜一切代价!

    “灵雪。”苏寒的声音低沉到了极点,也稳定到了极点,仿佛暴风雨来临前死寂的海面,“把你知道的所有信息,大哥最后联系的位置,对方可能的背景,所有一切,立刻、马上发到我手机上。”

    “告诉家里,动用一切能动用的资源,我需要最快得到最准确的情报。”

    “我,立刻回国。”

    没有多余的安慰,没有无谓的惊慌,只有最简单、最明确的指令和承诺。

    “三爷爷…你…你一定要小心!”苏灵雪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哭着答应。

    挂断电话,苏寒站在原地,身影挺拔如松,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东方天际的目光,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云层,直达那片混乱与罪恶交织之地。

    车辆此时恰好驶到面前。

    负责送行的是一位西点的文职军官。

    苏寒拉开车门,坐进后排,对那名军官只说了一句话,语气不容置疑:

    “麻烦,以最快速度赶往机场。”

    车辆平稳地驶向西点军校外的机场,窗外的景色飞速倒退,古老的石质建筑和整齐的草坪在阳光下显得宁静而庄重。

    然而,车内的气氛却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苏寒靠在座椅上,双目微闭,看似在养神,但紧握的双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手背上青筋虬起,暴露了他内心远非表面的平静。

    那股冰冷的杀意和焚心的怒火在他胸腔内冲撞、压缩,最终化为一种极致内敛的、令人心悸的平静。

    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分析着苏灵雪传递过来的有限信息,规划着接下来的每一步行动。

    缅北……那个法外之地,混乱与罪恶的天堂。

    小不点那样一个粉雕玉琢的孩子落入那种地方,会遭遇什么?

    他不敢细想,每一次念头的触及,都像是在心口剜肉。还有大哥苏武,那个性格刚毅、开武馆、办安保公司的硬汉,竟然重伤昏迷,生死未卜……

    对方绝非普通的拐卖团伙,其凶残和实力远超想象。

    必须尽快动身,每耽搁一秒钟,小不点和大哥就多一分危险!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