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哈哈哈,大周-> 第167章 三路齐发
-  第167章 三路齐发
-     话音未落,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李景威身上。
 
 这位荆南降将穿着大周的明光铠,却仍带着几分拘谨。
 
 他闻言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纸册:
 
 “回殿下,回解将军!”
 
 “这是末将整理的荆南水师旧部名单,共一百二十八人,皆是常年在洞庭行船的老手,知道哪里有暗礁、哪处水流急。”
 
 “武平水师的船,多是当年楚亡后留下的,船底易生青苔,转向不便,若遇顺风,可用火攻!”
 
 “末将还藏了些荆南旧制的‘火鸦’,草束裹油,绑上火箭,顺流漂过去,比硬撞管用。”
 
 郭宗训没有接名册,而是示意总指挥曹彬去看。
 
 曹彬接过纸册,翻开看了两页,抬头时眼中竟满是赞许:
 
 “李将军有心了!”
 
 “如果李将军的战术能顺利落实的话,水师胜算可增三成!”
 
 一旁的解晖也挑了挑眉:“不错,火攻的确是个很好的办法!”
 
 郭宗训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定了,由李将军担任水师主将,谢将军担任副将!”
 
 “解将军,你到了三江口,多听李将军的水情建议,切记‘稳’字!”
 
 “不必急着破敌,先把水道控住,不让武平一船一卒逃向江南国,这便是大功。”
 
 解晖重重点头:“末将明白!”
 
 “末将定与李将军同心协力,守住三江口!”
 
 李景威也当即躬身道:“末将必竭尽所能,万死不负殿下所托!”
 
 他说话时声音不高,却透着股决绝!
 
 没办法,既是降将,便属“贰臣”,他今日主动献名单、出计策,其实也是要挣一个“忠心”的名分。
 
 待水师的事定了,郭宗训又让曹彬继续,曹彬这才又指向澧州南:
 
 “第二路,陆路前锋!”
 
 “命姚内斌将军领精骑两千,王杲将军为副,出澧州南,直扑敖山寨……”
 
 “好!”
 
 王杲猛地拍了下大腿,起身时铠甲碰撞得哗哗响,
 
 “某早想跟武平军较量较量!”
 
 “张从富那厮,在澧州南囤了五千兵,还敢说要‘挡大周铁骑于境外’?”
 
 “某定在三日之内,破了他的阵,把敖山寨的旗子换成咱们大周的!”
 
 姚内斌毫不客气地用手肘顶了顶他,沉声道:“王将军不可轻敌!”
 
 “谍报说张从富在澧州南挖了三道壕沟,还埋了尖木,骑兵冲过去容易吃亏!”
 
 “某以为,咱们该先派探马摸清壕沟的位置,再用柴草填沟,待通道打开,再纵马冲锋!”
 
 “若一味猛冲,恐伤了弟兄们的锐气……”
 
 王杲愣了愣,随即笑起来:“还是姚将军心细!”
 
 “某只顾着打仗,倒忘了这些门道!”
 
 “行,听你的!”
 
 “你负责探路填沟,某负责冲阵斩将,咱们俩搭伙,保管让张从富哭都来不及……”
 
 郭宗训看着已然长进不少的二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没记错的话,听说当初在幽州城执行任务时,这两人都险些干起来了。
 
 于是又开口补充道:“王杲,你记住了,日后多向老姚学学,‘勇’字之外,还要有‘谋’!”
 
 “你若能在三日破澧州南,本宫赏你锦缎百匹、酒五十坛,但若是因为冒进折了兵,本宫也不饶你……”
 
 王杲立刻收了笑容,正色道:“末将遵太子令!”
 
 “定不会让弟兄们白白送死……”
 
 见状,郭宗训再次笑着示意曹彬,曹彬领命,又指了指舆图中央的朗州方向:“第三路,中军!”
 
 “由太子亲率,臣总揽调度,杨徽之先生掌粮草,郑起先生掌谍报!”
 
 “中军不必急着前进,待水师拿下三江口、前锋破了澧州南,再缓缓向朗州推进……”
 
 杨徽之闻言,当即捧着账簿上前:“回太子、曹将军,荆南的粮草已清点完毕,共粟米十二万石、绢帛五万匹,足够大军三月之用!”
 
 “只是从荆南到朗州的官道有些泥泞,粮车难行,臣已命人征集了两百辆牛车,还请中军行进时慢些,免得粮草接济不上……”
 
 郑起也补充道:“谍报说,周保权身边有两派,一派是张从富等武将,主张死战!”
 
 “另一派是李观象等文臣,想投降!”
 
 “咱们拿下岳州、澧州后,可派人去朗州散布消息,说降者免死、还能保官职,说不定能离间他们!”
 
 “这样一来,朗州城的抵抗意志也会弱些……”
 
 曹彬点头:“杨先生考虑粮草,郑先生考虑攻心,都想得周全!”
 
 “中军慢进,一来是为了等粮草,二来是为了等前线的消息,免得前后脱节。”
 
 “待水师、前锋都得手了,咱们再集中兵力围朗州,到时候周保权内无粮草、外无援兵,除了投降,别无他路……”
 
 看着曹彬一副熟练的主帅模样,郭宗训是越看越满意,越看越喜欢!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目光扫过三路兵马的路线,缓缓道:“很好,就按照曹将军的部署来!”
 
 “水师控水路,前锋破陆路,中军压阵,三路配合,互为犄角,这便是‘稳中求进’!”
 
 “本宫只有一个要求:不管是水师还是前锋,都不许滥杀百姓!”
 
 “武平的百姓,将来也是大周的百姓,若伤了他们的心,就算拿下武平,也难安民心……”
 
 众将齐声应道:“末将遵太子令!”
 
 王杲性子最急,刚领了令就往外走:“某这就去点兵!”
 
 “明日一早就出发,定不耽误三日之期……”
 
 姚内斌连忙跟上:“慌什么,某才是主将……”
 
 李景威也躬身告退:“末将去联络荆南水师旧部,明日随解将军出发!”
 
 帐内很快只剩下郭宗训、曹彬、杨徽之、郑起四人。
 
 曹彬看着舆图,忽然道:“太子,臣还有一虑!”
 
 “李景威虽是荆南降将,今日表现也忠心,但毕竟是新降之人,让他随水师同行,解将军还需多留意些……”
 
 话还没说完,曹彬又连忙补充道:“当然,不是不信他,只是防患于未然……”
 
 郭宗训点头:“本宫明白!”
 
 “但你记住了,本宫的宗旨便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李景威若真想立功,必会尽心,若他有异心,就算咱们防着,也未必能防住!”
 
 “所以不如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证明自己……”
 
 杨徽之笑道:“殿下说得是,李景威今日献名单、出计策,可见是真心想为大周效力!”
 
 “臣看他刚才说起水情时,眼神发亮,不像是装出来的……”
 
 郑起也道:“谍报里说,李景威在荆南时就不满高继冲的懦弱,曾劝过高继冲整兵备战,只是高继冲不听。”
 
 “这样的人,心里是有抱负的,咱们给了他机会,他定会珍惜!”
 
 曹彬拱手:“太子与二位先生看得透彻,是臣多虑了。”
 
 郭宗训笑了笑,走到帐门口,撩起帐帘看向外面。
 
 夜色已深,营地里的火把连成一片,像条火龙绕着帅帐。
 
 远处传来士兵们收拾行装的声音,还有战马的嘶鸣,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锐气。
 
 “明日,水师、前锋就要出发了……”
 
 郭宗训轻声道,“武平虽小,却是大周统一南方的第一步!”
 
 “这一步走稳了,将来灭江南国、平后蜀,就都有了底气……”
 
 曹彬、杨徽之、郑起也走到帐门口,望着营地里的火把。
 
 寒风卷着火星,在夜空中飘了很远,落在远处的长江水面上,溅起一点微光。
 
 “太子放心!”
 
 曹彬正色道,“得遇您这样的明主,乃我等三生之幸!”
 
 “我等定当竭尽全力,助殿下一统天下……”
 
 郭宗训无奈地摇头笑道:“马屁就不要再拍了,听多了本宫容易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