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第227章:何宇:梁老,请您,看一眼窗外 第227章:何宇:梁老,请您,看一眼窗外
-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首都,科技部顶楼。
国家尖端制造项目最终评审会,如期召开。
会议室内的空气,与其说是凝重,不如说是一种压抑的沉闷。
长条会议桌光滑的漆面,倒映着一盏盏惨白的顶灯,也倒映着一张张缺乏表情的脸。
燕京大学“追光者”项目组的负责人,钱卫国副校长,正站在台上。
他背脊挺得笔直,声音透过麦克风在偌大的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种精心排练过的意气风发。
“……经过我们团队整整三十个日夜,不眠不休的奋战,我们终于在‘双工件台’的同步精度问题上,取得了理论性的突破!”
他身后巨大的投影幕布上,一个鲜红的箭头,从“10nm”这个数字,艰难地指向了“9.9nm”。
钱卫国抬高了音量,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我们将误差,成功缩减到了0.1纳米!”
他顿住,环视全场,期待着掌声雷动。
掌声响起来了。
稀稀拉拉,礼貌而克制。
台下,评委席上的专家们神色各异,但没有人流露出真正的激动。
他们只是机械地鼓着掌,眼神却在不经意间交汇,传递着彼此都心知肚明的信息。
理论突破。
模仿的还是别人十几年前淘汰的技术路线。
在这种国家级的评审会上,拿出这种“进步”,甚至有些可笑。
但在当前国内一片空白的窘境下,有,总比没有好。
掌声很快停歇,空气再次陷入沉闷。
钱卫国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但他很快调整过来,昂首挺胸地走下台,坐回自己的位置。他瞥了一眼斜对角那个安静的年轻人,眼神深处藏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
主持人拿起流程单,清了清嗓子,试图让气氛活络一些。
“感谢钱校长团队的精彩汇报。下面,有请龙河大学【羲和】项目组的负责人,何宇校长,上台进行项目汇报。”
唰——!
这一次,不再是礼节性的注目。
会议室里,包括钱卫国在内,所有人的目光,都化作了实质的利箭,齐刷刷地钉在了何宇的身上。
一个月前,就是在这个地方,这个年轻人立下的“军令状”,至今还清晰地回响在每个人的耳边。
一个月,造出颠覆性的光刻机。
带着一群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
这根本不是狂妄,这是疯了。
现在,到了检验这份疯狂成果的时刻。
在数十道或好奇、或质疑、或纯粹等着看笑话的目光聚焦下,何宇站起身。
他迈开脚步,不急不缓地,走向那个属于汇报者的发言台。
人们的视线,下意识地跟随着他的双手。
然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的两只手,空空如也。
没有厚重的项目报告文件夹,没有轻便的笔记本电脑,甚至连一张小小的U盘都没有。
他就这样,一个人,安安静d地,站到了发言台的后面。
那一瞬间,会议室里诡异的安静,仿佛连空气都停止了流动。
钱卫国嘴角的肌肉,再也无法抑制地向上勾起,最终化作一抹浓烈的、毫不掩饰的讥讽冷笑。
果然。
搞砸了。
这小子一定是彻底搞砸了,连一份能拿出来装样子的报告都凑不出来。
他这是准备上来干什么?
当众鞠躬,承认失败吗?
坐在评委席首位,那位头发花白的科技部梁老,眉头也拧成了一个川字。他交叠在桌上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一丝浓重的失望,在他心中划过。
难道,自己真的看错了人?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何宇会开口,说出那句意料之中的“对不起,我们失败了”的时候。
他却只是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梁老的身上。
他笑了笑。
然后,在所有人错愕的注视下,他拿出了自己的私人手机,解锁,从容地拨通了一个号码。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中,一阵轻微的拨号音响起,显得格外突兀。
很快,评委席首位,梁老放在桌面上的那部红色加密电话,屏幕亮了起来。
梁老整个人都怔住了。
他看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何宇”两个字,又抬头看了看就站在十几米外发言台上的何宇,大脑有那么一瞬间的宕机。
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迟疑着,按下了接听键。
下一秒,何宇的声音,通过他面前的话筒,被清晰地放大,传遍了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
“喂,梁老。”
那声音很平静,很清晰,甚至带着一点轻松的笑意。
梁老握着电话,喉结滚动了一下,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只听何宇继续用一种仿佛不是在进行顶级项目评审,而是在闲聊般的语气,缓缓说道:
“梁老,项目报告准备了,但太长,一页一页念起来也太枯燥,我们就不走这个流程了。”
他顿了顿,目光越过在场的所有人,投向了那面巨大的、占据了整面墙壁的落地窗。
“麻烦您,和其他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们,现在一起抬起头。”
“看一眼……会议室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