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 第030章 提醒
-  第030章 提醒
-     池鱼想到这次家里过来十二个人,加上她和孩子,以及三个车夫,就是十六个大人,一个小孩。
 
 如果对方只准备两间房,确实是不够。
 
 当即她也轻声回道:“姐,要不你想个办法,让其他人住到王家去?
 
 咱和孩子,就住在这马车里,到时候进空间去睡?
 
 王家如果准备两间房的话,大伙儿挤一挤,可以住六个人。
 
 然后四辆车,其他三辆,就算里头有东西,怎么也能住六个人。
 
 咱这辆,你我和孩子去空间,让大哥住车厢,差不多也是可以的。
 
 还余一人,阿庆作为王家的未来女婿,再另外找地方住,应该是没问题的。”
 
 池巧直接摇头:“你还带着孩子,肯定是不能让你住马车的。
 
 就算是要住,也是我和你带着孩子,你大哥肯定不行。
 
 算了,到时候看着安排吧!
 
 也就是有外人在,不能将车厢里的东西,都收进空间。
 
 不然,光是这四辆车,每一辆挤一挤,都能睡四个人,是妥妥够的。”
 
 姐妹俩快速说完这话,就下了车。
 
 王巧芽已经从未来婆母那,知道了这次一共来了多少人。
 
 她看了一眼这四辆车,便有些为难。
 
 她家院子小,容不下四辆车子。
 
 可是未来婆母说,车里都买了不少贵重的东西,放在外头,谁也不放心。
 
 还有,家里准备的饭菜,也不够这么多人吃。
 
 这可咋整?
 
 在巧芽为难之时,匆匆赶来的池庆,开口了:
 
 “大伯,巧芽家里小,我刚才跟村长说过,咱可以把车赶到晒坝上。
 
 那边有个平时大伙儿抢收时,用来给堆放粮食挡风雨的草棚。
 
 咱们把车厢卸下,然后将马和骡子,绑在那休息。
 
 再有就是咱们人多,我管村长家借了口大锅,一会儿咱们自己做饭吃!”
 
 池大虎闻言点头:“应该的!”
 
 池巧看自家男人开口了,也跟巧芽道:
 
 “好孩子,你莫要感到为难,我们只是路过此地,在空地上夜宿一晚即可。
 
 何况,还有可以挡风雨的草棚。
 
 我们有马车,也有骡子车,车厢里可以睡人。
 
 他们男人,可以烤火轮值过一宿。
 
 等天亮,我们就继续启程!”
 
 巧芽定亲后,跟池庆去过池家坳认亲,所以知道池巧的身份。
 
 闻言忙说:“大伯娘,这可不行。
 
 别人或许可以住在马车里,小姑和孩子不能。
 
 家里已经准备了房间,有两间,小姑和你还有我婶儿,都住过去不是问题。”
 
 为了腾出这两间房,她和弟弟妹妹,今晚都去村里,跟其他人借住。
 
 现在房间已经收拾好了,哪有让亲家姑姑和伯娘来了,却夜宿外头的道理。
 
 至于吃饭,现在来的人多,基本上都是近亲,要一下子招待这么多人,她家也无能为力。
 
 所以,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池巧也不再与她说话,而是转头看向黄大妮说:
 
 “二弟妹,巧芽家里既然准备了两间房,我想了想,这样安排,你看可行?
 
 三个车夫,毕竟是替咱们赶路的,稍后吃完饭后,安排他们住一间。
 
 剩下一间,你带着三弟妹和阿野媳妇住。
 
 我和小鱼还有孩子,就住在马车里。
 
 你知道的,马车里什么都有,被褥啥的,都是小鱼和孩子用惯的。
 
 孩子在这待了一天,也习惯了这环境,换来换去的,对他也不好。
 
 我们在这,冷不着。何况,有男人们在,晒坝也在村子里,不会出什么岔子。”
 
 黄大妮想了想,这次来的女眷,也就她们三妯娌,外加一个阿野的媳妇,现在加上小鱼。
 
 倘若她跟三弟妹还有阿野媳妇住在王家的话,那大嫂带小鱼跟孩子,住马车里也行。
 
 如此一来,还有三辆车,男人们轮着当值,怎么都够住。
 
 这般想着,她便看向王巧芽:“巧芽,你大伯娘说的有道理,就这么安排吧!”
 
 因为未来婆母的发话,王巧芽自然是顺着她的意思。
 
 只不过她家不用再准备大伙儿的饭菜,所以池家人在晒坝上,用借来的大锅准备做饭时,她跟她娘还有妹妹,都过来帮忙了。
 
 池家人的马车里,有米面跟油盐,还有池鱼坚持要买回去,准备做腊肉腊肠的猪肉,但菜却没有。
 
 好在这个季节,王湾里什么都不多,就是萝卜白菜少不了。
 
 当然,因为天开始冷了,柴火也没少准备。
 
 所以最后,池家人用王家人提供的柴火跟萝卜白菜,做了烙饼跟萝卜炖肉,还有清炒白菜。
 
 池家人做的量不大,大伙儿匆匆对对付一口,就算了事。
 
 这天晚上,犹如池巧安排的那样,三个车夫还有黄大妮带着陈小麦跟刘玲玲,都住到王巧芽家去了。
 
 剩余的人,池巧池鱼跟孩子一辆马车自然不用说,其余的男人们,烧火轮值住车里。
 
 等到天蒙蒙亮之际,众人收拾告别王家人。
 
 临走之前,池鱼觉得王家人不错,就示意了下池巧。
 
 随即池巧拉着王巧芽的娘,走到一旁无人处,低声说:
 
 “巧芽娘,我们这次从县城里回来,听说了一件事。
 
 也不知真假,觉得有必要告诉你一声,也好让你们有个准备。”
 
 王巧芽的娘,今年才三十出头,也是个勤劳的妇人。
 
 对于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的她来说,那是个了不得的地方。
 
 池家人从那边听到的消息,还特意这么跟她说,肯定是真的。
 
 当即就见她一脸认真回道:“阿庆他伯娘,有什么事你只管说,我听着!”
 
 “我听说,接下来的天气不大好,会一直下雨,然后还会下暴雪。
 
 你家人要是得空,将宅子再修葺一下,然后尽可能多的囤些柴火。
 
 还有,你们不用想着给巧芽陪嫁,我们池家坳的人,不看中这个。
 
 记得用那聘礼整修宅子,尽可能的加牢固一些,明白吗?
 
 还有,我们村里人家家户户都烧了些炭,回头我让阿庆也给你们家拉一点过来。”
 
 王巧芽的娘听了很是感动,随即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们家也不是卖女儿。
 
 你们给的聘礼,自然是都留给她。
 
 再有就是,你们也不容易。
 
 家里若是有多余的炭,就拉到城里去卖,不用给我们送。
 
 至于你说房子整修这事,我记住了,晚些我会跟当家的说,也会跟村长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