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 第072章 贤惠的秦牧
-  第072章 贤惠的秦牧
-     池鱼难得慈母心,想亲自给孩子做些东西。
 
 闻言放下针线,活动了下,冻得有些僵硬的手指,有些无奈地回了一句。
 
 “我没有,二嫂你别不高兴!”
 
 黄大妮见她手指僵硬,气道:
 
 “既然没有,那就听话。
 
 你要是病了,回头壮壮怎么办?
 
 现在给我回正屋去,包被也拿回房里去做。
 
 至于这里,你若是不放心,那二嫂来给你看着。”
 
 池鱼是今天才坚持开铺子,坐在这的。
 
 从八点多起来,到现在快十点钟,已经将她给冻得不行。
 
 甚是怕受冻的她,还特意在身旁,一左一右烧了两盆炭,但依旧不顶事。
 
 闻言起身用力跺跺脚,之后伸手在炭盆那烘烤了会儿,才说:
 
 “二嫂,我们一起回去,这里把炭盆搬到一旁,再将门带上就好。
 
 要是有人过来买东西,回头会喊的。”
 
 这该死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拿杆子捅院子上方的油布。
 
 免得油布上的冰越结越多,最后承受不住重力,给压坏了。
 
 也不知道姐姐他们怎样了。
 
 这天气下山,着实遭罪。
 
 而姐姐会愿意跑一趟,无非是心疼她,看她不方便出行……
 
 心里装着心事的池鱼,回正屋后,才觉得自己活了过来。
 
 她将衣服外套脱去,之后坐回炕上,看了看儿子。
 
 见小家伙睁着又大又圆的眼睛,哼哼唧唧地看向这边,就知他是饿了。
 
 才跟着进屋的黄大妮见状,转身又往外走。
 
 “小鱼你先奶壮壮,我去三伯公家一趟。
 
 再过十来天,他老人家得过七十大寿了。
 
 我问问,他家准备怎么办,要不要帮忙?”
 
 池鱼知道,池家坳的人,过寿都是男过九,女过十。
 
 所谓的七十大寿,也就是六十九的生辰。
 
 而她二嫂,之所以喊什么三伯公,是随阿庆他们喊的。
 
 实则按照她这一辈来喊,得喊对方三伯。
 
 听到这话,她将壮壮抱起来的同时,也回了一声好。
 
 黄大妮这一出门,直到侄媳妇快做好饭了,才回来。
 
 她回来的时候,在堂屋看到池鱼在卖酒,便下意识问了句:“壮壮呢?”
 
 “阿光跟阿立过来了,这会儿在屋里陪他玩。”
 
 阿野家的两个双胞胎儿子,别看年龄小,但却很聪明。
 
 才三岁左右,就知道要照顾壮壮这个表叔。
 
 这几天一过来,就在正屋里,陪壮壮玩。
 
 若是壮壮在睡觉,他们就自己玩自己的,也不发出吵闹声。
 
 池鱼将酒打给人,收了铜板,等人走后才问:“二嫂,啥个情况?”
 
 要是没什么情况,出门一趟,应该花不了这么长时间才是。
 
 黄大妮皱着眉说:“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我到三伯公家的时候,那边好几个人在。
 
 原本大伙儿都在说,该怎么置办七十大寿的事。
 
 是挨家挨户凑起来,让三伯公高兴高兴,还是就他们家自己掏钱办,我们随份子。
 
 毕竟三伯公现在可是咱们池家坳最长寿的人,大伙儿都很看重这事。”
 
 池鱼没说话,闻言只是点点头。
 
 黄大妮则是继续说:“当然,要搁在往常,大伙儿也没心思想这个。
 
 这种天气,家家户户能顾着自己,不冻死人,都算不错了。”
 
 说到这,黄大妮感激地看向池鱼,之后更是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
 
 “但这不是托你的福,今年大家不仅盘了炕,而且还能烧炭种菜卖。
 
 这日子不难过了,还能赚银子,那便说明,日子过得有奔头。
 
 然后,大家就这问题在讨论。
 
 谁知,都还没讨论出具体章程,就听三伯公家的阿跳说,在靠西山的地方,看到了野猪的脚印。”
 
 池鱼听到野猪的脚印,眉头紧皱:“这种天,野猪?”
 
 “可不是!这天气冷得异常,加上雨一下,啥啥都结冰。
 
 那野猪找不到吃的,可不寻到咱们池家坳了吗?
 
 毕竟咱这,算是群山中,唯一平坦的地方。
 
 怕孩子看错,我们还特意往那走了一趟。
 
 结果还真是,且一看,并不是一只两只!”
 
 池鱼听到这,就问:“那现在大伙儿是什么个意思?想组队,去猎杀野猪?”
 
 “有这想法!本身我们就是猎户,靠打猎为生。
 
 野猪既然下山了,那肯定要杀的。这不就是,送上门的肉菜吗?
 
 只是村里的壮劳力有数,村里人口刨除妇人,孩子跟老人,壮劳力并没有多少。
 
 眼下有三十多人在炭山那烧炭,有十来人,跟去给刘青山撑腰去了。
 
 还有十人,则是护送着炭车下山。
 
 余下的,只有二十多人。
 
 用谁,不用谁,还是都去,这得琢磨好。
 
 还有,打回来的野猪,具体怎么分,也需要一个章程。”
 
 池鱼听得脑仁都大了,当即表态:“如果野猪多,二嫂到时候你帮我问问,能不能卖一只给我。”
 
 黄大妮不解地看向她:“之前县城回来的时候,你就买了一只。
 
 这腊肠腊肉才做好,家里压根就不缺肉,怎么还要买?”
 
 “肉这东西,谁会嫌多?家里是有腊肉腊肠,但新鲜的没多少。
 
 现在到来年二三月,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总得吃点新鲜的。
 
 还有,秦牧不仅帮我置办杂货铺,而且还来咱这运炭运菜的。
 
 我们托人家的福,才能不用自己操心,只管烧炭种菜就好。
 
 那人家离开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没点表示吧?
 
 我看他好似还挺喜欢吃这些的,那就想法子多做一些,回头也好让他带回去。”
 
 黄大妮一想现在这极端的天气,瞬间认同了池鱼的话。
 
 “既然这样,那也成,不过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他帮的是咱村里人,要送也是村里人一起送。
 
 你都没炭卖,不用你出面。我回头跟族长说一声,让他来安排这事。”
 
 说完这话,她都不等池鱼说什么,就起身往厨房走。
 
 池鱼看没人买东西,又回了正房。
 
 而彼时,运着好几马车东西的池巧,一身疲累地回了秦牧家。
 
 刚到门口,她就知道秦牧回来了。
 
 想到昨天碰见齐明宇那个晦气的玩意儿,她迫切需要知道答案。
 
 这不,一让人将马车里的东西,都堆到她所住的客房后,就急急忙忙出来找人。
 
 秦牧正在厨房擀面条,听到外头的动静,想起池鱼的“交代”,就探出个头,问:
 
 “嫂子,要不要来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