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 第116章 找活干,可真难!
-  第116章 找活干,可真难!
-     黄大妮听到这,幽幽叹息一声。
 
 这年景,大伙儿都是可劲的从外搂粮食,又怎会把粮食给出去?
 
 要知道,有时候可能就差那一口粮,就得饿死人!
 
 “那你们现在是怎么想的?”
 
 王巧芽也一脸苦恼:“不管怎么想,这赋税还是要交的。
 
 我家就我爹一个壮劳力,要是不交,我爹就得被拉走。
 
 我奶也不过是一时糊涂,等会儿衙差要走的时候,还是得给。”
 
 黄大妮没说帮忙出粮食,而是道:“咱们池家坳挺好的,现在家家户户都不缺粮,也不缺菜。
 
 而带给我们这些改变的,就算你小鱼姑姑。
 
 以往我们这边,一到交人头税时,大伙儿不是唉声叹气就是苦哈哈。
 
 可你看现在如何?我们不仅要交人头税,还要交商税。
 
 就算如此,你看大家,还不都乐呵呵的?
 
 你等着看吧,回头你就知道,你小姑的杂货铺买卖有多好。
 
 眼下杂货铺里的东西齐全,大家手头不缺钱,就都会想买点什么的。”
 
 王巧芽也发现这点了,之前她不好意思问。
 
 现在既然未来婆母提起,那她就顺势问道:
 
 “婶儿,我家的宅子被大风吹倒了。现在我们来这,又听说接下来会有大暴雪。
 
 如此,我们短时间内,也回不去。
 
 在这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能依靠你家。
 
 只是这年景如此,让你帮我养家人,也不是一回事。
 
 你看看,有没有什么是我家人能做,又能为自己赚点口粮或银钱的?”
 
 她家其实没什么银子了,之前都用来买粮食。
 
 目前来说,就算交了税后,剩余的粮食,也够他们家吃到年后开春。
 
 只是坐吃山空不是一回事,尤其是等回王湾里后,还得花钱盖宅子。
 
 他们也不奢求,能跟村里的大家一样,种什么菜,烧什么炭,又或是去打猎。
 
 就想知道,有没有别的活可干。
 
 比如,给人洗衣服。
 
 又比如,谁家要办什么事,需要搭把手的。
 
 哪怕不给钱,不给粮食也没关系,只要找他们帮忙的时候,包了那一两顿饭就行。
 
 她的鞋子做得好,她娘的衣服做的也还不错,还二妹,她的手帕做得好。
 
 至于她爹,略懂一些竹编的手艺。
 
 可现在看来,好像这边完全不需要!
 
 黄大妮看出王巧芽的着急,就说:“这个我一时间也不知道,容我回头好好想想。
 
 巧芽,你先别急。我能让阿庆叫你们过来,必然是不会不管你们的。
 
 不过眼下我们家家户户,只留了少部分的炭自用,剩余的都卖了。
 
 加上炭山那边的宅子,还有些木柴,得烧完了,才能叫你们搬过去。
 
 我这么安排,你看行不行?”
 
 王巧芽一边走,一边侧头看着黄大妮,对她可以说,是满心的依赖。
 
 她也没说话,就这么静静等着黄大妮开口。
 
 “从今天起,阿庆要去炭山烧炭。你让你爹跟你弟,也去那边。
 
 一是学习怎么烧炭,二是那边地方宽敞,有住处。
 
 至于你几个妹妹,跟你奶还有娘,我家能挤出一间房。
 
 嗯,接下来要暴雪,想来沈家小哥他们也不会再上山了。
 
 那家里也没必要再种那么多菜,到时候我收拾出两间房来。
 
 一间给你们姐妹仨住,另一间就住你娘跟你奶。
 
 这样,你看成不?”
 
 王巧芽听了,满心感激。
 
 “可以!只是婶儿,那吃饭怎么办?
 
 你家的肯定要比我家好,我们不可能总吃你们的,也不好拿自己的粗粮粗面去占你们便宜。”
 
 黄大妮很喜欢她这点,闻言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
 
 “你叔说,山上剩下的木柴,除了这次外,再烧一次就结束了。
 
 所以就算占便宜,也是没几天的事。
 
 等炭山那边的房子空出来,你们可以搬过去住。
 
 那边离咱这也不是很远,到时候即便是有暴雪,也没关系的。
 
 还有,那宅子也结实,你们记得每天清理下雪,就不会出岔子。
 
 再有就是,趁着这几天气温变高,你们没什么事,就多去捡些柴火。
 
 炭山那边,你叔到时候会留点木柴跟炭给你们。
 
 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
 
 王巧芽连连点头,眼底的感激都快溢出来了。
 
 黄大妮就喜欢她这样,嗯,可以说明事理,也懂得感恩。
 
 所以直接牵着她,先去了一趟池三豹家。
 
 彼时陈小麦正端着一盆已经泡好的豆子,准备跟池登媳妇出去磨豆子。
 
 见到她,就问:“二嫂吃了没?”
 
 “就着早上你送的豆浆,吃过了。
 
 三弟妹,你给我拿些腐竹跟冻豆腐,我去问问那个郑夫人,看看她收不收咱这些东西。”
 
 一旁在给豆腐切块,准备用来炸豆泡的刘玲玲,闻言笑眯眯道:
 
 “二婶,刚才吃过饭,我们已经去找过了。
 
 我们给那郑夫人看了冻豆腐,腐竹以及豆泡。
 
 那夫人在仔细看过后,表示愿意收。
 
 腐竹这东西,轻飘飘的不压秤,所以一斤一百文。
 
 豆泡吃油,开得价格也不错,可以卖到三十文。
 
 还有那冻豆腐,这个郑夫人说,有些压秤,只给了一斤十文。
 
 我们算了算,一斤好豆子五文钱,可以做三斤多的豆腐,大概是四斤的冻豆腐。
 
 这价格,我们觉得很合适。
 
 然后就把家里现有的,全都卖给她了。
 
 郑夫人让我们继续做,尤其是腐竹这个耐放的。
 
 她说要是回头喜欢的人多,到时候能上来,就来找我们买。”
 
 黄大妮一看,不用自己在出面张罗,就松口气。
 
 紧接着,也替她们感到开心。
 
 “你们要是能把小鱼说的那些都做出来,到时候等年景好了,我们就下山去赁个铺子,专门卖这个。”
 
 因为能赚钱,现在陈小麦跟两个侄媳妇,是动力满满。
 
 不过想到这段时间,二房都在帮池鱼这边,以至于没参与进来,三人又觉得有点愧疚。
 
 所以,陈小麦扫了一眼王巧芽,就看向黄大妮说:
 
 “二嫂,我们这活说起来,也挺忙活的。
 
 现在小鱼跟大嫂都已经回来了,你要不跟我们一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