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 第389章 索桥藤绳烂了
-  第389章 索桥藤绳烂了
-     一旁的二族老在他缓口气之际,就顺着这话继续说下去:
 
 “小鱼,这冬瓜和南瓜,可都是耐放之物。
 
 寻常人没点本事的,根本就弄不来。
 
 更别说,是弄来这么多了。
 
 这银子,你安心收着,我们不能叫你劳心劳力,还要给大伙儿倒贴。
 
 我们几个是这样想的,那些冬瓜和南瓜,先卖个五六天,之后就不卖了。
 
 余下的那些,都先留在地窖中。
 
 要是灾情结束的快,到时候就切了,家家户户多分一些,当添道菜。
 
 若是结束的晚,家家户户的粮食都不多,那就用来救济大家。”
 
 池鱼没想到,他们会以族里的名义,为大伙儿囤粮食。
 
 想了想,她说了句,稍等。
 
 等她起身离开,再进来后,就跟陈小麦一人扛着一袋粮食过来。
 
 这粮食,并不是空间里产出的,都还未脱壳。
 
 她把粮食放下后,又出去了一趟。
 
 等地上放了五袋粮食后,她才找地方坐下说:
 
 “族长,打小我就没了爹娘。
 
 虽说是兄嫂他们将我养大的,但平日里也没少受大家的照顾。
 
 既然族里在为大家囤粮食,为得是以防万一。
 
 那我也想尽一份力,给族里捐一些。
 
 这些都是没脱壳的,经得住放,到时候隔段时间拿出来晒晒就行。”
 
 她还记得,原主第一次嫁人的时候,族里家家户户都给她添妆了。
 
 她那两大箱好皮毛,可都是大伙儿你家一张,我家一张,攒下来的。
 
 不仅如此,她和离的时候,族里的壮劳力,只要得空的,也都去给她撑腰了。
 
 所以,区区几袋粮食,她送给族里以防万一,还是可以的。
 
 五袋,即便一袋是一百斤,那也才五百斤。
 
 这还是没脱壳的,等去壳后,顶多也就剩下三四百斤。
 
 这些熬成粥,也只够三百多号池家坳的人,吃几顿水饱!
 
 池东一本来是来感激池鱼,顺便送钱的,哪知还能得到这么多粮食。
 
 看着地上那一袋袋的谷子,三个老头感动的心头发胀,鼻尖泛酸,眼眶发红。
 
 他们都觉得,池氏一族这辈子最大的幸事,便是老池家出了一个姑娘。
 
 不愧是他们池氏一族,几十年来的头一个姑娘。
 
 也不愧是他们池家坳的气运所在。
 
 有这么一个姑奶奶,他们池氏一族想不好都难!
 
 三个老头子从老池家走的时候,皆是仰首挺胸。
 
 而被喊来扛粮食的池氏儿郎,心里则是想着,有小鱼姑姑在,就算有再大的灾害,也用不着慌。
 
 他们只要按照族里的要求去做即可,小鱼姑姑一定会保佑他们的!
 
 池鱼等人走远,才将院门关起来,带三嫂进空间。
 
 翌日清晨,天才蒙蒙亮,她就起来了。
 
 她出来后,把黄大妮也放出来,之后跟陈小麦往山下而去。
 
 或许是最近这段时间,大伙儿都没下山。
 
 又或许是下山的人,都是走大路,以至于近道这条小路,杂草丛生。
 
 原本被走出来的小路,几乎都要找不到。
 
 池鱼手中拿着木棍,跟陈小麦一人带着一顶斗笠,敲敲打打朝前走。
 
 等姑嫂两人走到天堑需要过索桥的地方时,所花的时间,是以往的好几倍。
 
 而彼时,已是午时。
 
 在以往,这个时间,早都到县城了!
 
 陈小麦看着索桥上已经烂了的藤绳,眉头紧皱。
 
 “小鱼,这可如何是好?
 
 这藤绳看起来没断,但肯定撑不住我们的重量。
 
 打从我嫁到池家坳的时候,这藤绳便在。
 
 每年村里都会有人搓新的替代旧的。
 
 去年又是大雨,又是冻雨和怪风,以至于大伙儿都没人弄这些。
 
 如今咱们怕是得从大路下山,绕一大圈,才能到对面吧?
 
 按这样来算,没有个两天,都到不了对面!”
 
 池鱼伸手碰了碰那些旧藤绳,一碰就唰唰往下掉渣。
 
 她伸手用力扯了扯,就见那条有她胳膊粗的藤绳外头,瞬间崩断几根藤蔓。
 
 “小鱼,要不咱们回去?”
 
 因为热,池鱼已经汗流浃背。
 
 都已经走到这了,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
 
 所以,她直接带人进空间。
 
 刚一进去,就看到池巧正抱着已经睡着的壮壮回房。
 
 池巧眼角余光看见妹妹进来,就把壮壮放到床上后,立即出来。
 
 “小鱼,山葡萄已经收了?”
 
 池鱼摇摇头:“没有!大嫂,我跟三嫂还没过索桥。
 
 那条滑索用的藤绳用不了,我们怕还没过去,就直接掉下天堑。”
 
 池巧皱眉:“如果索桥用不了,往后这近道怕是不能再用了。
 
 从我们池家坳到县城,走这条路最快。
 
 若是家家户户都绕远路下山,那要走到什么时候?”
 
 池家坳的牲口少,大伙儿又没什么别的谋生手段。
 
 除非多开几个作坊,,不然近几年内,还是要以打猎为生。
 
 走不了近道,绕远路的话,怕是还不等他们到县城,那些野物都不新鲜,卖不上价了!
 
 池鱼想了想,说:“大嫂,要不我们出去多割点有韧性的藤蔓,然后搓成绳子,覆盖上去?”
 
 “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谁能带着藤蔓,从这端到对岸那端?”
 
 池鱼量过,原身有一六八。
 
 这身高,在古代着实不矮。
 
 哪怕她再瘦,也是有九十几斤。
 
 她根本不知道,那藤蔓做的滑索,能不能承受她这重量。
 
 至于她姐跟两个嫂子,就更不用说了。
 
 在没有保命的手段下,她根本不可能叫她们冒险。
 
 “大嫂,咱先将藤蔓搓好,到时候我去。
 
 左右我有洞府,就算半道断开,我也能在快摔到天堑底下的时候,进洞府。
 
 等到缓过劲了,再出去,冲力也没那么大,不会出事的。”
 
 说到这,她顿了一下,又补充一句:
 
 “要是能成功最好,失败也不会出人命!”
 
 池巧可不想妹妹出事,闻言就说:“小鱼,带我出去看看。”
 
 池鱼点头,等她出空间时,池巧跟陈小麦也出来了。
 
 池巧看着比她年前用的那次,还破烂的藤绳,心直往下沉。
 
 “小鱼,不行。这个东西根本不受力,你过不去,不用尝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