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一百年前我死了-> 第7章 无忧

第7章 无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崔九阳咬着牙,掌心雷光涌动……

    玄雷击!

    一道靛紫色的雷光从天而降,劈在那方石台上!

    酒坛被雷光击飞,石台也从中间裂开。

    本来围着篝火在痛饮的众人,眼见酒坛子飞了,里面的琼浆玉液撒了一地,根本也顾不上去想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人都趴在地上开始舔舐地上的酒液。

    崔九阳抑制着自己加入他们的冲动,缓缓迈步,向石台走过去。

    他维持着额前的天眼,生怕有什么肉眼看不见的东西突然窜出来。

    可直到他走到石台跟前,也没发生其他情况。

    静悄悄的,空地上只有其他人争前恐后舔舐地面的声音。

    崔九阳手里捏着两张符,终于看清石台下面冒白气的到底是什么。

    那是一具兽骨……

    看上去跟猫差不多大,不过没有犬齿尖牙……像是食草动物。

    此时酒坛已经摔破,石台也已经裂开,这具兽骨上冒出的白气便凝在半空中。

    崔九阳见酒液为异兽尸气所化,才明白为什么掐卦得到的结果始终都是安宁平和。

    因为一具小兽遗骸能有什么危险?

    他解下腰间青瓷葫芦,将葫芦口放在白气团旁,灵力催动,将所有白气收入葫芦中。

    晃了一晃,差不多凝成半葫芦的酒。

    一张纸符封印住青瓷葫芦挂回腰间,他蹲下来开始研究这具尸骨。

    体型不大,温顺食草,好像还有根长尾巴……

    尸气能凝聚成让人忘忧的酒……

    差不多有此神异的兽类……

    难道是“朏朏”(fěi)?

    《山海经·中山经》:“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榖。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养之可以已忧。”

    朏朏这种生物,人在触摸到它的时候就能忘记忧愁……

    而《大屿杂俎》亦记载,如果睡觉之前默念三声朏朏,则其会在你睡着之后,将你心中的苦闷全都吞入腹中带走。

    崔九阳怀疑这具兽骨,就是传说中的朏朏。

    这种上古之兽活着的时候有此神异,死了之后在这密林某种条件加持下,让这种神奇之处不仅没有消散,反而加强了。

    只是当前他修为还过于浅薄,无法探究其秘密。

    他也只能是大体猜测一下。

    ——此处应当是温养尸气的一处地脉。

    这朏朏死在这里,被地脉温养,积年累月下,兽骨形成奇物,它的尸气能够凝成酒液。

    这酒液神异非常,不仅继承了朏朏令人忘忧的特异性,甚至因为地脉温养的缘故,人们饮用酒液后也不用进食饮水……

    要是从这个角度讲,这些人倒也真与传说中餐风饮露的姑射神人没有什么区别……

    遥想当初,河阳村有人在后山密林中走丢,然后睡梦中便被酒液吸引而来……

    慢慢时间拉长,走丢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些人便在这里开出空地,搭起茅草屋,生活下来。

    他们每日饮酒作乐,全然无愁无忧,也不去管家里人是否着急想念他们。

    此次如果不是崔九阳发现这个地方,还不知道这里到底要吸引来多少人。

    不过,这兽骨凝成的酒液数量有限,总有一天会导致来到此处的人过多,而酒液不够分。

    到时候……就是真正要作孽的时候了。

    想象一下,人们沉浸在此处的快乐中不愿离开,却因为地脉供养不足的缘故渐渐瘦削。

    然后总有撑不住被饿死的人,如此一来剩下的人又够分了,继续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

    其后不断有人来,饿死其中体质最弱的,剩下的人视若无睹,继续他们的无忧聚会……

    如果人在幸福快乐中被饿死,跟那个童话里点燃了火柴的小女孩又有什么分别?

    崔九阳心中推算清楚,便摇摇头。

    地上舔舐酒液的人已经地面舔的油光水滑……

    没有了酒液,他们虽然仍然快乐,但显然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此时转头再看那兽骨,白气仍然冒出一丝一丝。

    却因为没有石台和酒坛作为凝聚承接处,那些白气总是聚不成团,便随风消散。

    看来,以后河阳村的人,应该不会再丢这么多了……

    崔九阳在这里等了足足一天一夜,这些人才陆陆续续醒过来。

    好在李金波李金财“中毒未深”,他们一一将其他人认了出来,并告诉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仔细算来,他们走丢时间最长的,竟然已经有二十多年。

    他丢的那会儿,大清国还是皇上跟太后当家做主呢……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烂柯一梦?

    有书则长无书则短。

    崔九阳开着天机导航将众人领回到河阳村中。

    村中上下一片哗然,都说崔先生是真神仙,连走丢二十多年的人都能找回来。

    而崔九阳却兴致缺缺,耽误了两三天功夫,只得了半葫芦“醉生梦死”。

    虽然不能算完全没有收获吧,但总觉得这跟机缘两个字差的也太远。

    是不是我有什么地方忽略了?

    他自己在李金波家里独坐,开始细细盘点这两天有何遗漏处。

    李金波那边出去跟老少爷们儿说悄悄话:“崔先生给咱们村帮了这么大忙,咱们怎么不得给人家凑个盘缠,再摆下宴席?”

    山东民风如此,都是实在人,众村民连连点头,便各自回家,把家里好东西都拿出来。

    甭管是吃的用的,还是铜子儿碎银子,大家伙尽自己所能往一块儿凑东西。

    李金波再挑挑拣拣,先挑吃的,做一桌酒席。

    再凑一些钱,当作崔先生的卦金。

    又发动几个妇女烙了些大煎饼,叠好了用包袱包上,当作崔先生路上的干粮。

    等宴席摆好,请崔九阳上桌的时候……

    崔九阳终于知道自己到底遗漏了什么!!!

    “金波大哥,我得先把话说在头里,有个问题得问你。不过我绝不是嫌这宴席差,我崔九阳不是那种人。”

    “但是我真得问,从刚到咱村那天我就想问了。”

    “怎么就这么穷啊?”

    “咱们山东吃席没有鱼可以……不过摆了四张桌子,我可看的真真的,怎么就杀了一只鸡?”

    “把鸡头拿出来,摆在盘子最上面,放在我坐的这张桌子上,就算是有整鸡了是吧?”

    当然,这些话是崔九阳将李金波拉到旁边去悄悄问的……

    李金波面色通红,不好意思道:“金财他爹确实养了羊,不是都丢在林子里了么……”

    崔九阳按住他的手:“金波大哥,我真不是嫌吃的孬,你仔细听我说,我问的是,咱们村为什么这么穷?”

    李金波眨巴眨巴眼,半天才说道:“这……可说来话长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