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权臣西门庆,篡位在红楼-> 第27章 一报还一报

第27章 一报还一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就在这张大户晕倒。

    不知是死是活。

    西门大官人和贺千户面面相觑之际。

    一个穿着深紫色遍地金通袖袄、下系墨绿妆花缎马面裙的妇人,猛地从人堆里冲了出来。

    正是张大户的正房妻子余氏。

    这妇人年近五旬,鬓角已见霜华,但此刻脸上虽也煞白,却带着一股豁出去的狠劲。

    这余氏的名气某种程度还大过这张大户。

    乃是远近闻名的悍妇妒妇,但精明算计更胜过张大户。

    她看着这贺千户虽声色俱厉,却并未立刻下令拿人抄家。

    又看着西门庆那副悠闲摇扇的模样,分明是在等着什么!

    哪有军卫办案还带着不相干人士上门的道理。

    而这贺千户隐隐站在西门庆身后一步。

    如此情形,心中灯亮。

    说什么私运军需,明明是是自己老爷截了人家的金银花,人家此刻报复来了。

    贺千户是官面上的虎,西门庆才是那暗处的狼。

    这哪里是来办铁案?分明是饿狼上门,要敲骨吸髓!

    余氏心一横,今日形势不放血断臂是不可能了,总归是人在比什么都强。

    她“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

    膝盖磕在冰冷坚硬的砖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仰起脸哀求:

    “贺大人开恩!西门大官人开恩!求您二位高抬贵手,救救我张家满门吧!我家老爷是冤枉的!天大的冤枉啊!定是被外头的仇家,栽赃陷害!”

    “大官人看在同乡多年,往日也曾有些来往的份上,在贺大人面前美言几句!我张家……我张家愿意倾尽所有家私,变卖产业,补偿军需损失!”

    “只求……只求贺大人和大官人网开一面,饶了我全宗这几十口人的性命吧!求求您了!求求您了!”

    她一边哭求,一边用额头重重磕向地面,咚咚作响,额上很快便见了红。

    虽说是妇人,心肠也是狠辣。

    几下便皮开肉绽,鲜血混着泪水糊了满脸。

    那眼神却死死盯着西门庆,不言而喻!

    “夫人这是何必...”西门大官人叹了口气:“快快请起。你这是做什么?折煞在下了。贺大人奉旨办案,铁面无私,岂是我等草民能妄加置喙的?所谓国法如山!”

    话锋接着一转:“不过嘛……贺大人统领军卫,保境安民,日夜操劳,责任重于泰山。如今东南匪患猖獗,将士们浴血奋战,这军需粮草,更是维系国本的重中之重。”

    “你张家若真能识大体,顾大局,主动拿出些诚意来,弥补军需亏空,助贺大人稳定军心,为国分忧……或许,贺大人念在尔等悔过之心,体恤上天有好生之德,法外施恩,也未可知啊?”

    余氏一听,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也顾不得额头的疼痛,连连磕头,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愿意!愿意!我张家愿意!倾家荡产也愿意!但凭大官人和贺大人吩咐!只求活命!”

    西门庆这才抬眼,看向贺千户,微微颔首。

    贺千户会意,捋了捋颔下短须,脸上的怒容稍霁,但声音依旧冷硬:

    “哼!尔等私藏转运被劫军需,罪证确凿!按律当抄家问斩,祸及九族!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官亦非不教而诛之人!念在尔等妇孺或不知情,更念及尔等若能真心悔过,戴罪立功,主动献纳军粮,弥补朝廷损失,本官或可酌情上奏,陈明尔等悔罪之诚,为尔等求一线生机!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家产充公,在所难免!”

    余氏心提到了嗓子眼,忙不迭地问:“但不知……贺大人需要多少粮草?我张家……砸锅卖铁也必凑齐!”

    贺千户伸出两根手指,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一千八百石!上等精米!颗粒饱满,不得有半点霉变砂石!三日内,必须如数运抵卫所军仓!少一粒,迟一刻,休怪本官翻脸无情,按律行事!”

    一千八百石!

    余氏心中一喜,这虽然是张家所有粮仓存粮的八成!

    但也不过是咬咬牙的事。

    不敢有丝毫犹豫:“是!是!民妇记下了!三日内,一千八百石上等精米,必当如数奉上!绝不敢误!”

    西门大官人看了一眼贺千户。

    难怪这清河县的县令赚的盆满钵满,而这贺千户穷到如此境地。

    亏空1800石,就要1800石。

    说清水又不清水。

    有贼心又没有贼胆

    明明眼中觊觎大厅内的豪物,却张口不提。

    西门大官人把手中川扇一收:“张夫人,光是粮草,怕是不够啊。贺大人为朝廷、为军务,日夜操劳,此番为你张家这破事,更是劳心劳力,担着天大的干系。这上下打点,安抚军心,哪一样不要耗费?再者,你张家产业,尤其是那些田产……”

    余氏心中一震,跪在地上低着脑袋咬着牙关继续听着。

    西门大官人顿了顿,眼光扫过瘫在椅子上昏迷不醒的张大户,最终落在余氏脸上:“清河县城外东南那五百亩上等水田,引运河活水灌溉,亩产两石半,是清河县头等的肥田;北门外那六百亩旱田,虽稍次,却也种得好麦子。”

    “还有西郊那四百亩桑麻地,养着几十户织工,年入颇丰……这加起来,不多不少,整一千五百亩良田沃土!这些田地,如今沾染了‘通匪’的污秽,留着也是祸根,徒惹是非。不如……一并‘献’出来,由贺大人代为处置,或充作军屯,或变卖充作军资,也算是尔等彻底洗心革面,与过往一刀两断!贺大人,您看如何?”

    贺千户心中狂喜,面上却肃然点头,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西门大官人所言极是!田地乃根本,沾染了这等滔天罪孽的污秽,留之无益,徒招祸端!一并献出,方显尔等悔过之诚心!本官代为处置,也算物尽其用,为国分忧!”

    余氏只觉得心口如同被剜去一块肉!

    一千五百亩良田!

    这西门庆好狠毒的心。

    张大户被清河县人称作张半田。

    夫妻俩人通过各种手段放债兼并了清河县土地。

    如今拥有清河县近半的田地。

    拢共2000余亩良田,里头既有张家留下来的宗族田地,又有自己夫妻这些年攒下的基业!

    虽说年收成不如绸缎铺,当铺和放债,但胜在收入稳定,根深蒂固。

    或是出租或是自种,地势又好,旱涝保收。

    是张家安生立命的根本。

    可如今这西门庆显然把自己财产调查得门清,张口就要走了1500亩良田,留下的500亩瘦的很,大部分还是坟地。

    想到此处她眼前发黑,几乎晕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