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年代:我穿越在1977年当后爸-> 第654章 赵大老板,一惊一乍,像个乡巴佬

第654章 赵大老板,一惊一乍,像个乡巴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反正自己不出国,要这么多美元也没用。

    还不如利益最大化。

    多搞些好东西,拿去填充展览馆。

    “这边没啥好东西,我叫人从京城帮你弄一批。”

    他早就晓得,杨光树喜欢古董。

    没想到会放弃美刀,选择古董。

    现在全国都缺外汇。

    还以为杨光树会坐地起价。

    李行长,在边上端茶倒水。

    像个小服务员。

    事情敲定,赵忠仁也很高兴。

    没料到事情如此顺利。

    “光树,方便透露,是跟谁做外贸生意不?”

    杨光树不说,他也会派人调查。

    这是在提前打招呼。

    “田文静,不知道赵老板听说过此人没有?”

    纸是包不住火的,还不去坦白。

    以后出啥事,也有个人罩着。

    赵忠仁瞅向秘书。

    秘书额头冒虚汗,他哪里晓得这号人物。

    又不是官场中人,一个小卡拉米,他怎么会关注。

    赵忠仁心里有数,秘书也不知道。

    倒是李行长晓得:“赵老板,我知道此人。

    港岛外贸公司,西南分公司田文静。

    华夏人,在樱花留过学。

    平常很低调,很少抛头露面。”

    此人在他们行开的有账户,对此比较熟悉。

    “金秘书,调查一下。”

    这几年,对外商比较宽松。

    没办法,要发展。

    没啥大问题,可以合作。

    要是奸细,只能秘密处决。

    目前,赵忠仁比较关心杨光树发展:

    “光树,厂子生意如何?”

    “还不错,在西南这一片,靠前。”

    没办法,吃不了独食。

    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这些人胆子越来越大,你在前面搞创新,他们负责照搬。

    “听说你又开了两个厂子?”

    “这个皮带厂,属于配套设施。

    还有一个竹木制品,就地取材。

    带着社员们混口饭吃。”

    估计过不了多久,周边也会有人效仿。

    这玩意儿没啥技术含量。

    懂木匠的瞅一眼就会。

    赵忠仁很欣慰,鼓励道:

    “好好干,有啥困难,直接来省城找我。

    争取明年做大做强。

    到时候送你一份大礼。”

    他没透露明年特区的事情。

    过不了多久,就会有风声传出。

    到时候,杨光树也会知晓。

    这小子不是喜欢古董吗?

    要是他带头把西南工业发展起来,就把清明上河图送给他。

    赵忠仁不说,杨光树也晓得。

    那地方,真的是一飞冲天。

    “多谢赵老板,有事我一定会上门叨扰。”

    在西南,有赵老板罩着,黑白两道,没人敢动自己。

    “光树啊,没吃饭吧?

    走,我们边吃边聊。”

    其他事情可以放一放。

    现在赵忠仁满脑子都是怎么发展经济,带领西南腾飞。

    农业方面,也不归他管。

    杨光树杂交种子一出,西南粮食问题,迎刃而解。

    赵老板邀请,杨光树可不会傻乎乎的拒绝。

    吃了也会说没吃。

    多跟他亲近亲近,自己路会更顺畅。

    省机关食堂,就两人一桌。

    菜,很普通。

    比杨光树家伙食差很多。

    都赶不上大队社员生活水平。

    杨光树也不挑食,干了三大碗米饭。

    吃饱喝足,赵老板才说正事:

    “光树,外贸是不是一锤子买卖?

    你卖出去的是喇叭裤吗?”

    这个现在这么流行,他也晓得。

    这喇叭裤,已经辐射到周边几个省。

    甚至京城,都有人这么穿搭。

    应该是有人出差,带回去的。

    或者是有人带了样品,那边也有人偷偷摸摸的生产,售卖。

    赵忠仁猜测,不出一个月,肯定会风靡全国。

    “不是喇叭裤,也不是一锤子买卖。

    代加工而已。

    他看不上我们生产的服装,觉得太土。”

    杨光树苦笑,七八十年代出口樱花,怎么敢的。

    要是田先生敢要,杨光树都怀疑有鬼。

    买回去丢?

    这家伙肯定有所图。

    “代加工啊!”

    赵忠仁有点失望,还以为是西南喇叭裤出口。

    “代加工利润也不低,我帮他设计改进。

    三件套15美刀。”

    这还是杨光树有所保留,抄作业,抄的还是倒数第二名。

    “多少?15美刀一套?”

    这价格,都把赵大老板吓懵逼。

    这还是加工吗?

    零售都没这么贵。

    “对15刀。

    算下来,也才7块5一件。

    真心不贵,我免费设计,改进,他赚大了!”

    白衬衫内搭,真是天才设计师。

    虽说是抄袭,这边自己可是原创。

    赵忠仁一方大佬,都忍不住嘴角抽了抽:

    “怪不得这小子的东西贵,原来这么心黑。”

    打火机都好几块钱一只。

    这么贵,不会把外贸公司逼走吧?

    这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好不容易有外汇入账,可不能把人吓跑。

    赵忠仁语重心长:“光树啊,其实有时候也可以少赚点。

    帮西南渡过难关,我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补偿你。”

    不再委婉,直接挑明。

    他现在急需外汇。

    “赵老板,你大可放心,服装继续生产。

    等货到海外,看市场反馈。

    应该还有大单子。

    目前,他又定了一个货柜的竹木制品。”

    都叫翻倍加工ik,就是不晓得什么时候提货。

    跪着赚钱,杨光树不干。

    外汇?

    关我啥事?

    我特么没格局。

    “什么?竹木家具,他也要?”

    要是这个能赚外汇,那西南真的要有大发展。

    西南,除了树,就是竹。

    竹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来年生,就跟芭蕉树一样。

    “就一个货柜,先试试水。”

    量身定做,销量肯定不错。

    杨光树就等着田先生再次上门。

    估计到时候竞争压力很大。

    这玩意儿没啥技术含量,跟风的肯定很多。

    “都是些什么家具?”

    如果简单,可以让其他人一起做。

    没单子,出口转内销也行。

    国外的月亮比较圆,有些人就喜欢吃这一套。

    “沙发,椅子,茶几,筷子,……还有骨灰盒。”

    “什么?骨灰盒?”

    赵忠仁一方大佬,今天一惊一乍的,像个乡巴佬。

    “对,骨灰盒,哪天赵老板你有时间,可以来参观一下竹木制品厂。

    都是些手工制品,外观,质量都不错。

    其实一次性筷子,在国内也有市场。

    摆摊,卖吃食的会越来越多,方便打包。

    国营饭店,有些讲究人,不喜欢跟别人共用一双筷子,这时候就可以选择一次性筷子。

    再生资源,一次性筷子,很有搞头。”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