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铁血大明从衙役开始-> 卷一:身在公门 崭露头角 终结 卷一:身在公门 崭露头角 终结
- 大楚王朝,宣城郡,泾川县。
烈日当空,热浪滚滚,毒辣的日头炙烤着大地,连田埂边的杂草都蔫蔫地耷拉着。
田里,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少年,正机械地挥动着沉重的锄头。汗水沿着他黝黑的脊背淌下,留下一道道泥痕。
他叫楚峰,至少在这一刻之前,他是。
锄尖啃进干硬的土里,震得他虎口发麻。
就在这一下之后,毫无征兆,一股完全不属于这片田地的记忆洪流,猛地凿开他的脑海!
高楼大厦、闪烁屏幕、课堂书本、冰镇汽水……无数光怪陆离的碎片疯狂涌现,瞬间淹没了他关于这片土地十三年来的所有认知。
“靠……我居然是穿越者?!”
难怪自小他就比常人的呆笨,出生五年才能说话,七岁才学会走。而且脑子里总觉得缺了点啥,怎么也想不起来。
此刻他才骤然醒悟,原来自己压根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而是自地球穿越而来!
或许是胎中之谜作祟,令他忘却了前世记忆,浑浑噩噩的活了十三年。
他眼中闪过明悟之色,轻声吟道:“躲天意,避因果,诸般枷锁困真我。褪去身上旧枷锁,今日方知我是我!”
“你个死娃子!发什么瘟呆!日头下山前这秧还插不插了?!”
一声炸雷似的吼声猛地在他耳边响起。
楚峰一个激灵,回过神来。扭头一看,是旁边田里正弯腰忙碌的老爹楚叔兴。
那个被晒得黝黑干瘦的老爹见他愣着不动,气得直起腰,指着他的鼻子又是一顿骂:“骨头痒了是不是?偷懒耍滑!天上能掉米下来啊?还不赶紧干活!”
楚辰一个激灵,连忙继续挥舞锄头。
日头刚落,田边就传来喊声:“当家的,回来吃饭啦!”
楚峰累得直喘粗气,回头一看,是娘亲陈氏正站在田埂上招手。
父子俩扛起锄头往家走。
楚家住在村头,是个小院,拢共有四间草房,乍一看还算齐整,其实里头挤了四户人。楚家老太一共育有四子,楚峰的父亲楚叔兴在家行三,上面还有两哥哥,与一个弟弟。
因为老太太还在世,几个兄弟就没分家。
刚进院子,一个精瘦的汉子就迎上来:“老三,带峰儿先去洗把脸。”这是楚峰的二伯,楚仲贵。
楚峰喊了声“二伯”,对方点点头,笑道:“快去吧,看你脏得跟个小泥猴似的。”
除了二伯,他还有个大伯楚伯富,在县里做长工,平时不在家;另有个小叔叫楚季旺,二十多了还没成亲,整天游手好闲,也不着家。
陈氏打来一盆水,父子俩随便抹了把脸,就往厨房走。
厨房正首坐着老太太,下手是个十四五岁、胖嘟嘟的男娃。正是二伯家的儿子楚阳。
此刻,他正眼巴巴地盯着桌上的饭菜咽口水,趁人不注意,伸手就从盘子里捞了块东西往嘴里塞,烫得直咧嘴。
楚仲贵上去就朝他后脑勺拍了一巴掌:“整天就知道吃!”
“你打阳儿干啥!他可是咱家的读书种子,打坏了你赔得起啊?”一个端菜进来的女人立刻嚷了起来。这是楚阳的娘、楚仲贵的媳妇,吴氏。
楚仲贵挨了骂,讪讪地“嘿”了一声,没再接话。
老太太皱了皱眉:“行了行了,都少说两句。”
楚峰走上前,叫了声:“奶奶。”
老太太瞥他一眼,淡淡“嗯”了一声,就算应过了。
家中的饭食也很简单,一人一碗粗麦饭,平日里就吃一碗咸菜,不过今日却加了餐,桌上多了道菜。
看着似乎是肉食,黑乎乎的楚峰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肉,不过楚阳却盯着直流口水。
“动筷吧!”
老太太话音才落,楚阳的筷子就急不可耐地伸向那盘油光光的肉。
楚仲贵眉头一拧,低声喝道:“没点规矩!”
“咋了?阳儿吃块肉都不行?”吴氏立刻剜了丈夫一眼,手起筷落,抢先夹起一大块肥瘦相间的肉,“啪”地放进楚阳碗里,“吃!正长身子呢,就该多吃肉!”
楚阳得意地哼哼两声,埋头便狼吞虎咽起来。
楚仲贵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而小心夹起一块肉,恭敬地放到老太太碗中:“娘,您吃。”
老太太眯眼笑了,露出稀疏的牙:“好,好,大家都吃,都吃。”
吴氏眼疾手快又夹了一块到自己碗里,埋头吃了起来。
几番夹筷,盘子里本就不多的肉,只剩下唯一一块了。
另一侧,楚峰一家却默不作声。他和父母只是低着头,筷子规规矩矩地只往那碟黑乎乎的咸菜里去。
楚仲贵瞥见楚峰盯着肉的眼神,开口道:“峰儿也夹块肉吃。”
楚峰下意识舔了舔嘴唇。虽说内里是个二十多岁的灵魂,可这具身体终究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对油滋滋的肉香几乎毫无抵抗力。
他刚拿起筷子伸向盘中,一旁的吴氏却一把将盘中的肉夹起,径直塞进楚阳碗里,嘴上念叨着:“阳儿读书费脑子,正该多吃点补补!”
楚仲贵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默然低下头,什么也没说出口。
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楚阳,柔声问道:“阳儿,今儿在学堂里都学了些什么呀?”
楚阳嘴里塞满了饭,含糊地应道:“唔……夫子教了我们念诗。”
“哟,还念诗了?念的是什么诗呀?给奶奶听听。”老太太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
楚阳扒拉了两口饭,支吾了半天:“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生什么离?哎,忘了!”
楚仲贵一听,忍不住皱眉:“早上才学的,怎么转眼就忘了?”
吴氏立刻尖声道:“凶什么凶!还不是被你一吓给吓忘了!”
“我这……”
老太太忙打圆场:“行了行了,阳儿读书也不容易,慢慢想。”
楚仲贵嘀咕道:“他不容易啥,又不用下力气干活。”
吴氏不乐意了,声音扬高了几分:“读书是脑力活,比干活还费神呢!你又不识字,哪懂阳儿每日多辛苦?”
楚仲贵被噎得没话说,只能闷声:“嘿!”
楚峰忽然放下碗,低声道:“爹,我也想读书。”
这话一出,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楚叔兴眉头一拧,斥道:“你这小子,发什么癔症?”
“没有,我是真的想读书。”楚峰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执拗。
自打觉醒了前世记忆,楚峰就清楚地意识到,在这个陌生的“大楚朝”,读书,依然是他这样的农家子弟最好的出路。
虽说此大楚非彼大楚,历史走向也与他所知截然不同,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理,却是放之古今皆准。而且以他如今的知识储备,哪怕考不上进士,但努力一下,搏个秀才、中个举人,还是很有希望的。
吴氏在一旁嗤笑一声:“读书?束脩你交得起吗?再说了,夫子收学生可是要考校天分的,又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学堂。”
楚叔兴脸色不太好看,闷声道:“行了,别说了,赶紧吃饭。”
吃完了饭,老太太径自回了屋,收拾碗筷的活儿自然落在了陈氏身上。便宜老爹拎起斧头去院里劈柴,楚峰却留在厨房没走。
“去玩吧,娘来收拾就行。”陈氏柔声道。
“没事娘,我帮你一起。”
陈氏望了儿子一眼,手上动作慢了下来,声音也低了些:“娃啊,不是爹娘狠心不让你读书……实在是,家里凑不出那份束脩。”她顿了顿,像是安慰自己又像是安慰他,“等下次你舅舅来,娘一定舍下脸去求求他……要是还不行,咱就安心种地,日子也一样能过。”
楚峰看见母亲眼里藏不住的自责,连忙挤出个轻松的笑:“娘,真没事。就算儿子以后没什么大出息,也一定好好孝顺您和爹。”
陈氏望着他懂事的样子,眼眶微热,笑了笑轻推他一把:“去吧,累一天了,出去玩会儿,这儿有娘呢。”
......
楚家虽未正式分家,却早已各过各的日子,只是还在一起开伙。楚峰一家三口,就挤在院子西边那一间矮屋里。
屋内除了一张旧木桌、几条歪斜的板凳,几乎再无他物,显得格外空荡。楚峰自己睡在窄巴巴的耳房,爹娘则歇在稍大些的正屋。
一进屋,楚叔兴便倒头躺下了。
陈氏却坐在床边,语气里带着不甘:“凭什么他家阳儿能读,我家峰儿就连想都不能想?”
楚叔兴翻了个身,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陈氏越说越激动,“厨房是老二媳妇管着,他们三天两头开小灶我也忍了。老大家那块田,也是咱们帮着种、帮着收。如今倒好,老二家的能读书,我们家的连想一想,都成了罪过了?”
“你……唉,我懒得跟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