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 第242章 雨打芭蕉贵客至

第242章 雨打芭蕉贵客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大军开始有序入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相反,当先头部队进入城门洞时,眼前的景象让这些见惯了沙场铁血的军士们也为之动容。

    街道两旁,不知何时,已然挤满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百姓。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脸上带着长期饱受欺压的惶恐。

    男女老幼,挤在一起,踮着脚尖,伸长脖子,紧张不安地注视着入城的军队,眼神中充满了疑虑,害怕,以及一丝微弱的期待。

    当那辆囚车被缓缓推入城门,田德方那肥硕瘫软的身影再次清晰地暴露在所有荣城百姓的眼前时。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曾经主宰他们生死的恶魔,仿佛要确认这不是幻觉。

    然后,如同积蓄了万年的火山猛然爆发。

    “啊!是田德方!真的是田德方!”

    “天杀的啊!他也有今天!”

    “苍天有眼啊!苍天有眼啊!”

    “爹!娘!你们看到了吗?狗贼遭报应了!”

    “呜呜呜……得救了……我们得救了……”

    “谢将军万岁!军城万岁!万岁!”

    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咬牙切齿的咒骂声……瞬间如同决堤的洪流,席卷了整个荣城。积压了数年的屈辱仇恨,在这一刻,化作了最猛烈的情感宣泄。

    许多人跪倒在地,朝着军队的方向,疯狂地磕头,额头磕出了血印也浑然不觉,泪水混合着泥土,肆意流淌。

    有人相拥而泣,有人仰天长啸,有人则捡起地上的石块泥块,疯狂地砸向囚车,若非军士阻拦,田德方顷刻间便会被砸成肉泥。

    整个荣城,陷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沸腾之中。

    宋清远在亲卫的护卫下,登上了城内一处临时清理出来的高台。

    他看着下方那群情汹涌的场面,鼻子一酸,眼眶瞬间就红了。他深吸一口气,清越而坚定的声音,如同春风拂过大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荣城的父老乡亲们!请安静!听我一言!”

    沸腾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到高台上那道挺拔的身影上。

    “田德方祸国殃民,罪证确凿!”宋清远的声音斩钉截铁,“如今伏法被擒,此乃王法昭昭,天理循环。从今日起,荣城暂由我们军城接管。我,宋清远,以军城城主之名,向诸位父老乡亲承诺,必以仁政待民,扫除积弊,恢复秩序,重整家园,让荣城重获新生。”

    他的话语,如同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紧接着,她没有任何废话,当场宣布了一系列具体而迫切的安民措施,每一条都直指当下荣城百姓内心最深切的渴望:

    “第一条!”他声音清亮,“即刻查封田贼府库,粮仓及所有私产!开仓放粮,设立粥棚,按户发放救济粮。确保人人有饭吃,绝不再让一个乡亲饿死。老人,孩子优先供应。”

    “好!”

    “城主万岁!”

    台下瞬间爆发出欢呼和掌声。

    “第二条!”宋清远继续道,“即刻设立公审堂。由军城法曹与荣城百姓共同推举的代表一同审理。清算田党余孽。所有受过田贼及其党羽欺压,有冤屈,有血债的乡亲,均可前来申冤告发。有冤申冤,有仇报仇。绝不让一个恶人逍遥法外。”

    “报仇!报仇!”

    “青天大老爷啊!”

    群情再次激愤,许多受过迫害的人激动得浑身发抖。

    “第三条!”宋清远的目光扫过人群,特意在那位曾冒死传递情报的老嬷嬷激动指认的一位书生身上停留片刻,“招募本地清廉正直,素有威望,熟知民情的贤能之士,共同参与城务管理,恢复民生,重整秩序。荣城,需要你们自己人来共同治理。”

    那位书生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作揖。

    台下众人也纷纷点头,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第四条!”宋清远的声音变得更加充满力量,“成立‘妇孺安抚会’。由我军城女将赵青,贺亦心共同牵头。专门救助庇护所有被田贼残害,被关入私牢的无辜女子。给予她们医治。衣食。住所,保护她们的安全,抚平她们的创伤,帮助她们重归正常生活。绝不允许任何人,再歧视伤害她们。她们,是我们最需要保护的姐妹!”

    此言一出,台下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哭泣声。

    尤其是人群中的许多妇女,以及那些家中有女子遭难的家庭,更是哭得不能自已,纷纷跪地磕头,高呼“老天开眼了”!

    这一条,真正戳中了荣城最痛苦的伤疤,也给予了最温暖的承诺。

    每宣布一条,台下百姓眼中的光芒便更亮一分。

    希望,如同温暖的阳光,彻底驱散了笼罩在荣城上空多年的阴霾。

    赵青和贺亦心对视一眼,重重颔首,眼中充满了使命感。

    荣城,这座被黑暗与痛苦浸泡得太久的城池,终于迎来了真正的新生之光。

    而在这艰难的重建伊始,军城的领导人们所展现出的仁爱,以及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使得女性的力量成为了引领这座城池走向复苏的核心。

    公审堂前,控诉田党罪行的百姓络绎不绝,压抑多年的冤屈得以伸张。

    妇孺安抚会内,赵青和贺亦心带领着一群心细的女子,正耐心安抚着那些从阴影中走出的受害女子。

    城主府内,谢云景、沈桃桃与宋清远却无暇享受这初步的安宁。

    他们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中,处理着千头万绪的政务。

    清算田党资产,安抚降军,选拔官吏,恢复商贸,加固城防……每一件事都关乎荣城的未来,不容丝毫懈怠。

    烛火常常亮至深夜。

    这日午后,天色有些阴沉,绵绵细雨无声地滋润着饱经创伤的土地。

    宋清远处理完一批文书,揉了揉眉心,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细雨中的荣城,眼神深邃。

    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片刻后,书房门被轻轻叩响。张小弓闪身而入,神色凝重,低声道:“先生,人到了。”

    宋清远眼中精光一闪,微微颔首:“按计划,引至‘听雨阁’,沿途务必确保绝对隐秘。”

    “是!”张小弓领命,无声退下。

    宋清远转身,对正在商议军务的谢云景和沈桃桃沉声道:“云景,桃桃,有客至,随我来。”

    谢云景与沈桃桃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疑惑。

    能让宋清远如此郑重其事,绝非寻常之事。

    两人没有多问,起身跟随宋清远,穿过几重守卫森严的回廊,来到府邸后院一处极为僻静的独立小院听雨阁。

    此处竹林掩映,细雨敲打着芭蕉,发出沙沙的轻响,环境清幽,隔绝了前院的喧嚣,也仿佛隔绝了外界的窥探。

    阁内陈设简单,一桌数椅,一盏昏黄的油灯摇曳。

    张小弓弓如同门神般守在门外,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

    宋清远推开房门,三人步入其中。

    只见室内背对着门口,静静伫立着一位身披宽大黑色斗篷的身影。

    身影娇小,似乎有些紧张,肩膀微微绷紧。

    听到脚步声,那身影缓缓转过身来。

    她似乎犹豫了一下,然后抬起纤细的手,轻轻摘下了遮住头脸的兜帽。

    一张清丽绝伦的年轻面庞,暴露在昏黄的灯光下。她的鼻梁高挺,睫毛长而卷翘,一双眸子大而深邃,如同蕴藏着星海的夜空。

    然而,这双本该明媚动人的眼眸,此刻却盛满了与她年龄极不相符的忧虑。

    她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眉宇间却锁着千钧重担。

    她的衣着看似朴素,是一身不起眼的深灰色布裙,但细看之下,裙摆和袖口却用极细的银线绣着某种繁复而古老的波浪纹样,针脚细腻非凡。

    发间簪着一枚样式古朴的白玉簪,玉质温润,隐隐有流光转动,绝非俗物。

    这一切都无声地彰显着她不凡的出身与尊贵的地位。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