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草芥称王-> 第41章 丰安的王 第41章 丰安的王
- 丰安庄的这些百姓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曾走出过离家方圆十里以外的地方。
这种闭塞之下,他们的见识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一个丰安庄主,在他们眼中,就是“天”。
“天”正坐在一张梨花木的圈椅上,身后还有人给他撑着太阳伞。
张庄主手中端着一盏茶,时不时就喝上一口,润一润喉咙。
三月末四月初的天气,在陇上这种地方,自然比不了江南。
江南二月天的时候就已经春花似火,这里直到此时,草木也只是刚刚吐绿。
坐在这儿,习习的春风吹着,并不算难过,只是阳光会强烈一些。
庄头儿赖轱辘小心翼翼地凑到张云翊面前,低声道:“庄主,咱们原来可是跟二爷的。
现如今咱们这田庄划归了长房,长房能拿咱们当亲儿子看吗?
如今这位长房二执事下来巡察,只怕是来者不善啊。”
张云翊淡淡一笑:“所以呢?”
赖轱辘急了:“庄主啊,他分明是来整咱们来了啊!”
张云翊一点都不慌,上上下下,他可是都打点过了呢。
就凭杨灿那个没什么根基的小师爷?
不过,他点头哈腰上下钻营的事儿,自然是不方便说给这些视他如天的手下的。
“泼!”张庄主漫不经心地吐出一片茶叶:“慌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不是必然的事么?”
赖轱辘迟疑道:“可是,庄主啊,那咱们……就束手待毙了不成?”
张云翊见其他人也都在眼巴巴地看着他,不想让他们太过慌张,免得乱了阵脚。
他略一沉吟,便道:“如今正值春耕时节,这位二执事若是逼的狠了,结果会如何?
且不说咱们丰安庄会怎样,其他五大田庄现在可都在看着呢,到时候还能有一个肯安心于春耕吗?
如果这六大田庄今年秋天全都欠了收……”
张云翊抬起眼皮撩了一眼赖轱辘,又淡淡地扫了眼众管事,神态间说不出的从容。
“阀主要的是什么?是归顺、是听话,是确保这些产业平稳过手啊。
咱们那位少夫人要的是什么?要的是丰收,要的是能让她在长房站稳脚跟的本钱。
只要在这两点上,咱们让上头满意了,你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张云翊的话虽只是点到为止,可赖轱辘等人却已恍然大悟。
对啊,上万亩的田地,就在我们手中掌握着呢。
这就是我们的筹码,这就是我们的底气啊。
如果这位杨执事逼迫过甚,我们只要稍稍做点手脚,这上万亩的田地就得欠收。
甚至我们再狠一些,想让它颗粒无收,那也不是没有办法。
到那时,我们固然会完蛋,可这么大的损失,你长房又如何弥补?
上万亩的土地一旦欠收,这片土地上的几千张嘴等着吃饭,你长房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更重要的是,田庄才刚交给长房,就出了这样的事,那时二爷可就有充足的理由向阀主发难了。
而且,这说的还只是丰安庄一个庄子。
做为第一个被巡察的田庄如果被如此苛待,其他田庄牧场又会怎么看?
如果那些田庄全都出了事……
想到这里,众管事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张云翊把茶盏往旁边一递,一个青衣小厮立即上前双手接过,又退到了一边。
张云翊往椅上一靠,翘起了二郎腿,慢条斯理地道:“不过,这终究是两败俱伤之计,我们不想看到,长房更不想看到。
所以啊,你们不要想太多。对这位新任二执事,咱们保持足够的礼数就好。”
田监、仓督、渠长、碾硙长等人纷纷称是。
庄主就是他们的天,庄主都如此镇定,他们也就坦然了。
终于,在那一马平川的沃野尽头,出现了十余匹骏马。
张云翊一见,立即从坐着变成了站着。
那撑伞的、递茶的,还有搬椅子的,立即把这一套东西全都撤了下去。
张云翊迈步迎到大路上,这两天没有下雨,地上稍有些干燥。
远处,那一行快马疾行,马蹄踏在路上,溅起了一道轻尘。
“丰安庄庄主张云翊,率全庄大小管事,见过长房二执事,见过李先生,见过青梅姑娘,三位一路辛苦了。”
张云翊不仅认得李账房,而且他已经拜过山门,也认得杨灿和青梅。
不过,青梅一听他这称呼的顺序,心里却有点不太舒服。
李大目什么时候排到本姑娘前头了?
本姑娘是副二执……呸!本姑娘是内正外副、外副内正的的二执事好吗?
杨灿一跃下马,足不点尘,身手十分的矫健。
“哈哈哈,张庄主,咱们又见面了。”
杨灿笑吟吟地上前,满面春风:“如今正值春耕时节,杨某冒昧前来,不会打扰了庄子的农事吧”
“不会不会,咱们陇上天气不比中原,如今虽已是四月天气,可在陇上还不是播种的时候呢。”
张云翊也是满面笑容:“除了几百亩种了冬小麦的地块才刚返青,其余田地正在翻耕而已,能耽搁什么。”
张云翊着说,已上前攀住杨灿的手臂,转向田庄众管事。
“自从咱们田庄从二爷那边划归长房,长房里一直也没派个人来,下边这些做事的,心里头都没底儿。
如今杨执事您来了,咱们也就有了主心骨,大家高兴还来不及呢。”
“是啊是啊!”一众田庄管事齐声应和,杨灿笑了笑,自然不会当真。
两下里客套了几句,张云翊就把双方主要人员彼此做了个介绍。
杨灿对张云翊道:“劳烦张庄主与诸位了,我看咱们也不必骑马了,一块儿走进庄子好了。”
张云翊自无不可,一行人便往村中走去。
一进庄子,杨灿就注意观察。
这陇上村庄,虽然不比中原富庶,但是做为于家的一个重要田庄,看起来还是颇具规模的。
村中那些高低错落的屋舍,也有青砖的大屋、茅草的土房参差其间。
从百姓的衣着看,有的穿着体面,有的衣衫蔽旧,不过极少有瘦骨嶙峋者。
西北苦寒之地,生活也较中原艰苦,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打熬出来的人,自然不会有太病弱的。
那样的人,早被自然淘汰了。
所以,村中百姓尤其是青壮,大多貌相彪悍。
高大魁梧的有之,清瘦而精干的亦有之。
这都是很好的壮劳力,往他手里塞把刀,也会是很好的战士。
不过,他们看到一脸谦和笑意的张云翊,却俱都面现敬畏,乖乖退到路边,微微欠着身,直到杨灿一行人走过,才敢抬起头来。
就像豹子头程大宽,那一身刚猛的功夫,在陇上他足以成为名镇一方的刀客,到了中原也是一方豪侠。
可他却甘为于家所用,有了过失也会惴惴不安,受了惩罚也生不起反抗之心。
就像狼群之于狼王,只不过这田庄的狼王,靠的不是自身强健的体魄,而是他所掌握的权力和财富。
杨灿一边随意地看着庄中模样,一边问道:“张庄主,咱们这丰安庄,现有多少人口?”
张云翊提前已经做足了功课,自然是张口就来。
“杨执事,咱们丰安庄,现有田地九千四百亩,共有两百七十三丁户。
农耕人口的话,共计一千四百七十八人。
另有铁匠、织工、酿酒匠等一百二十一户,人口五百三十人。这些小商栈和小作坊,对内也对外。
庄中还有奴仆两百一十八人。再加上张某和诸多管事人家,全庄共计两千三百三十一人。”
杨灿目光一闪,又问道:“若逢战,丰安庄可抽调部曲多少人?”
部曲是兵农合一的,战时能够抽调出来作战,农闲时节接受军事训练,但日常依旧从事农业生产。
张云翊傲然道:“不瞒杨执事,陇上民风彪悍,男女老幼,皆可为兵。
如果只算部曲兵的话,我丰安庄常备部曲兵三百。
如果必要的话,四百名部曲,也是能凑出来的。”
赖轱辘接口补充道:“杨执事,我们庄主说的三百人,可都是能比肩中原南北两朝精兵的人马。”
杨灿听了不禁微微点头。
一个大田庄能随时抽调三四百名部曲,这可不少了。
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的兵马,那本就是评书话本儿里夸张的说法。
西晋灭吴时,前线水陆战兵一共也不到十万人。
东晋淝水之战,总动员的兵力也不到十万人。
十六国时,小国如西凉,战兵总数最高峰也只有两万人。
一个于家,只要抽调所有部曲,就能抵得上那西凉小国了。
最主要的是,陇上百姓由于环境恶劣,所以习武成风。
田庄百姓经常常狩猎,并且会由庄子主持,定期开展集体捕猎,杀死那些破坏庄稼的野猪、伤害人口的狼群。
因此单兵素质可以说是极高的,如此一来,哪怕人数少了些,这股力量也不容小觑。
中原两大帝国固然是彼此对峙,无暇他顾。
但,它们始终没有图谋陇上八阀,只怕也是清楚,这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众人一路前行,渐渐就到了庄子的中心。
一座巨大的坞堡,赫然矗立在这儿。
丰安庄、丰安堡,这是夯土包砖建造而成的一座方形坞堡。
那墙高足有两丈,四角建有望楼,外围还有一条“护城河”。
他们从龙河引了水来,绕坞而过,再流向远方。
这里是龙河上游,水源没有受到黄土高坡的影响,因此水质极为清澈,碧蓝一片。
杨灿震惊了,这和他印象中的村庄、地主家完全不一样啊。
这……简直就是一座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