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乱世悍卒:从屠夫到万古一帝-> 第五十一章:孔立:真乃国士也!

第五十一章:孔立:真乃国士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梁国城头上。

    得到王校尉带回来消息,孔立彻夜未眠,此刻看到东齐大营方向冲起的巨大火光和浓烟,听到那隐约传来的巨大喧嚣!

    “成了!居然真的成功了!”他激动得猛地一拍城墙垛口,震得手掌发麻。

    这几十年来,汉人不知道被这些北方湖人摧残了多少次,从而养成了固有思维,从来不敢主东和胡人开战,都是以防守为主。

    他实在是不敢相信,那个叫陈福禄的居然这么大胆,想要夜袭东齐后方。

    恰在此时,北方的鸣金声传来,城下围城的东齐大营中也开始喧嚣起来。

    一阵嘈杂中,就见大营中的东齐士兵们慌慌张张的收拾营帐辎重,显然是准备撤离回援。

    孔立苍老的脸上瞬间涌上一抹激动的潮红,他扶着城墙的手微微颤抖,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天佑大炎!天佑梁国!将士们!”

    他猛地转身,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却无比洪亮,“我们的援军已奇袭敌营成功!胡虏已乱!随老夫出城!杀敌报国,就在今日!”

    “杀!杀!杀!”

    早就憋足了怒火的梁国守军看到那冲天的火光,听到太守的命令,士气瞬间爆棚到顶点!

    城门轰然打开,孔立竟亲自披甲持剑,一马当先,率领着城中所有能动员的兵力,如同决堤洪流,冲向已然阵脚大乱的东齐围城大军侧翼!

    东齐后营火海中,陈福禄听到前军传来鸣金之声,知道目的已经达到。

    “集结!向西突围!”

    他大吼着下令,同时张弓搭箭,一箭将一个试图组织拦截的东齐百夫长射穿喉咙。

    分散放火制造混乱的新城将士们迅速向陈福禄方向靠拢。

    许多人身上带着烟火气,脸上黑一道白一道,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跟我冲!”

    陈福禄一马当先,手中横刀挥舞,如同热刀切黄油般撕开混乱的东齐溃兵组成的薄弱拦截线,朝着营寨西面冲杀而去!

    身后将士紧紧跟随,如同烧红的铁犁,硬生生在混乱的敌营中犁开一条血路!

    当他们终于冲出火光冲天的东齐大营,重新投入外面清冷的晨雾中时,身后只留下了一片狼藉和冲天的烈焰。

    朝阳终于完全跃出地平线,金色的光芒洒在大地上,也照亮了这支虽然疲惫不堪、却创造了惊天奇迹的小队伍。

    每个人都在大口喘着粗气,冰冷的空气吸入肺中,带着劫后余生的畅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

    然而,拓跋凌野到底是东齐的大将军,一代名将。

    最初的震惊和愤怒之后,他迅速展现出惊人的应变能力。

    中军帅旗在混乱中岿然不动,亲卫铁骑如同磐石般护住核心,一道道冷静的命令迅速下达,灭火救粮,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阵线。

    孔立见东齐军败而不溃,阵脚渐稳,己方攻势已老,恐遭反噬,立刻下令鸣金收兵。

    梁国守军如同潮水般退回城内,沉重的城门再次轰然关闭,只留下城外满地狼藉的尸体和破损的军械。

    一场小胜,虽振奋人心,却并未改变敌强弱的基本局面。

    东齐大营内。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焦糊味。

    大部分粮草化为了灰烬,冒着缕缕青烟。

    士兵们灰头土脸地清理着废墟,抬走焦黑的尸体。

    中军大帐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拓跋凌野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每一声都敲在下方将领的心坎上。

    “禀大将军,”一名军需官声音颤抖地汇报,“粮草……损失过半。仅存的粮草,即便缩减配给,也只够全军十日之用……”

    “十日……”

    拓跋凌野敲击桌面的手指猛然停下,帐内温度仿佛骤降几分。

    他猛地抬头,眼中寒光四射,如同受伤的猛兽,“好一个陈福禄!本将必将其碎尸万段!”

    麾下谋士上前一步,沉声道:

    “大将军,粮草短缺,已失久战之本,于我军大大不利。为今之计,唯有速战速决!”

    拓跋凌野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充满焦味的空气,再睁开时,只剩下冰冷的杀意:

    “传令!全军休整一日。明日拂晓,城下搦战,五日之内,必须踏平梁国城!”

    时至晌午,梁国城西城门沉重的城门在绞盘的嘎吱声中,缓缓打开。

    孔立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袍外罩着轧甲,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虽面容疲惫,眼神却清亮有神,在数名将领的簇拥下,亲自步出城门,向着西方眺望。

    远处,一支约千人的队伍正缓缓行来。

    他们衣甲破损,沾满血污烟尘,许多人带着伤,步履蹒跚,显得疲惫不堪。

    但整个队伍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锐气,一种经历了血火淬炼后的沉静与彪悍。

    队伍为首者,是一名年轻男子。

    身形挺拔,即便穿着不合身的、沾满血污的东齐皮甲,也难掩其矫健之姿。

    脸上混合着烟灰、血渍和疲惫,却有一双异常明亮冷静的眼睛,如同雪原上的孤狼,锐利而深邃。

    孔立一眼便知,此人绝非凡俗!

    定然就是那阵斩尉迟烈风、奇袭焚粮的陈福禄!

    陈福禄也看到了出城迎接的一行人。

    为首那位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看似一位饱读诗书的儒者,但站姿如松,眼神温润中透着历经风霜的坚毅和洞察世事的睿智,身上那件不合时宜的轧甲,更添了几分沙场宿将的硬朗。

    想必就是那位以文人之身坚守孤城、名满天下的孔圣后裔,梁国太守,孔立。

    双方接近,陈福禄抱拳,躬身行礼,动作干脆利落,带着军人的气息:“新城陈福禄,参见孔太守。”

    孔立连忙上前两步,竟也是微微拱手还了一礼,这已是极高的礼遇。

    声音中还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赞赏:“陈曲侯快快请起!老夫孔立,代表梁国城满城军民,谢过曲侯雪中送炭、力挽狂澜之再生大德!”

    他仔细打量着陈福禄,眼中满是惊叹:

    “曲侯壮举,真乃神人之勇,孙吴之智!以千人之众,蹈虎狼之穴,焚敌粮草,乱敌军心,迫万敌军回援,解我梁国覆顶之危!

    如此胆略,如此功绩,古今罕有!老夫读遍史书,亦未见有几人能及!今日得见,方知英雄出少年,古人诚不我欺!”

    他的话语既有感慨推崇,又带着由衷敬佩,听得身后一众梁国将领也纷纷点头,看向陈福禄的目光充满了感激。

    陈福禄被这位天下名士如此盛赞,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谦逊道:

    “太守谬赞了。卑职只是尽本分,侥幸成功。全赖将士用命,新城侯信任。当下危局未解,东齐大军必不会善罢甘休,还需早做应对。”

    孔立闻言,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叹道:“居功而不自傲,临危而思深远,真乃国士也!

    此处非讲话之所,快请入城!

    老夫已备下薄酒粗食,为诸位接风洗尘,并详议破敌之策!”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