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有神兽,春江水暖好种田-> 第183章 再次南下

第183章 再次南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倭奴国的事情平定了,大景帝国的君臣又将战略目标放到了南洋那条海峡处。

    那条海峡有多么的重要,江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因此弄块地建立海外军事基地就变得尤为重要。

    当然对外的说辞还是要委婉一点的,比如建个自由贸易区什么的。

    可自由贸易区远离国土大陆,那么我派一支军队驻扎那里保护我自己的地盘这没问题吧。

    这件事情对于大景帝国的未来,举足轻重。须得派一个稳妥的人前去办这事儿。

    江暖自告奋勇,因为她有过在南洋行事的经历,并且精通西边洋人的语言,行事起来会更加的方便。

    既然要在南洋建立军事基地,那么大景帝国的海军也势必要进一步的扩军。

    若大个帝国,这么长的海岸线,目前只有北海水师一支海军舰队,这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在南边建立一支水师舰队,镇守南边广大的海洋。

    于是朝会一连讨论了三天,最后决定。

    将北海水师拆为三部分。一部原地驻扎台山港,一支派驻刚打下来的倭州岛。

    倭州岛的仍属于北海水师管辖。

    还有一支调往南边的粤州府,组建南海水师。

    别看是拆成了三份,只要招兵,并且以老兵带新兵的方式,训练几个月,很快就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况且,以大景帝国的现有的财力和造船能力,新的战船补充进来也很快。

    疯狂的忙碌中,又是一年的冰消雪化。

    经过去年到今年,半年多的准备,江暖收拾收拾,准备准备带着丈夫和儿子,儿子的白胡子老师父下南洋了。

    原本江暖是不愿意带着儿子下南洋的,因为海上行船总有一定的风险。

    可一想到此去至少要一年甚至是更久的时间。这么久见不到孩子,当母亲的心里如何舍得。

    同时长空以及家里的两位长辈商量后,索性带着儿子一起去。

    有空间戒指和白泽这个最大的外挂在手,必要的时候保儿子平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小崽子正在习武,若是带走他,那么习武之事势必会中断,这是万万不成的。

    要不把孩子的师父也一块儿带上?

    于是,夫妻俩又小心翼翼的跑去问洞玄子,问他老人家愿不愿意跟着一起下南洋。

    老神仙一听还有出海这等好事,立刻答下来,朗声大笑:“哈哈哈,没想到我老头子活了快九十岁了。

    竟然还有出海,去外面世界看看的一天。

    若是殿下和将军不嫌弃贫道是累赘,那贫道就去走这一趟那又何妨。”

    直到这时候江暖才知道,洞玄子的真实年龄。

    这把年纪,还能保持这种状态,最起码身体看起来比许多年轻人都要好太多,老神仙不愧是老神仙。

    本以为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结果老镇国公一听,儿子儿媳孙子甚至是孙子的师父都要下南洋了,而且一去还是一年甚至更久。

    他立刻坐不住了,飞快的找到江暖说,他也想去,让江暖一定要带上他。

    老镇国公夫人一听,老头子也要下南洋,那这府里岂不是只剩下了她孤家寡人一个。

    不行,绝对不行。索性也找到儿媳妇,也要跟着江暖一块儿走:“你们别想着把我老婆子一个人给撂下。

    要去大家一块儿去。我老婆子还想看看海里那比船还大的大鱼呢。”

    江暖怀疑的看着她婆婆:“可那是去南洋的呐,要坐好久的船。

    可能还会遇上风浪,或者是海盗。娘,您不怕吗?”

    钱氏把头一昂,抬脚往圈椅上一踩,手上的仕女折扇一收,往膝盖上一杵。

    “笑话,你婆婆我年轻的时候什么没经历过,砍敌人脑袋就跟切瓜似的,我会怕区区几个海盗。

    我钱玉兰只是老了,又不是提不出动刀了。”

    江暖觉得她婆婆这一刻帅极了。

    她差点忘了她婆婆钱氏年轻的时候,可是随公公一起上战场杀过敌的武将。

    于是大大的冲钱氏比了个大拇指:“娘,您真强!”

    钱氏骄傲极了:“那是!不然也收拾不了你爹这个混货。”

    因为公公婆婆都想去,按规矩这是不行的。江暖没办法,只好进宫去求她皇帝爹。

    她皇帝爹一听,多么大点事,于是大笔一挥准了。

    他从来不担心时家会一去不复返,只想着多去两个人能更好的照顾他闺女和小外孙。

    其实他也想出去浪一浪来着。毕竟从前微服去江家村住的那半年,日子过得太美了,他至今念念不忘。

    江暖看出她皇帝爹心里所想,笑眯眯的怂恿她爹:“您想出去玩儿,那还不好办。

    把皇帝传给我大哥不就成了。

    那样,您想去哪玩去哪玩,您闺女我陪着您周游全世界都成。”

    这个诱惑实在太大,老实说明光帝真有点动心了。

    因此,等太子过来议事的时候,他就拿打量大萝卜的眼神对着太子瞅啊瞅的,瞅得太子浑身汗毛直竖。

    后来实在没法子了,就趁着他爹出恭的时候,拉住刘公公悄摸的咬耳朵:“刘公公,我父皇今儿是怎么了?

    这眼神看着人怪渗人的。”

    刘公公同太子的关系也是顶顶好的。

    瞅着四下无人,就俯在他耳朵边把江暖今儿让明光帝退位传位于他的事情说了。

    听得李容恒嘴角直抽抽:“小妹这也太敢说了,她也不怕触怒帝王。”

    刘公公嘿嘿笑了一声,暖暖,不,是宸曦殿下会怕。

    他陪着明光帝几十年了,在一旁瞧得分明,陛下分明是动心了。

    果然,等太子走了以后,明光帝就同他说:“刘信啊,这一晃几十年过去,朕也老了。

    你看时不识和程大花都致仕了,含饴弄孙的日子多快活,朕也想过那样的快活日子。

    等暖暖从南洋回来后,朕就退位颐养天年去。

    空了就跟着暖暖四处走走,或者回江家村住着,找老伙计们喝喝酒吹吹牛,那样的日子想想就美。”

    刘公公就笑:“那您一定得带上老奴,老奴也想去江家村。”

    明光帝就呵呵直乐:“那还能少得了你......”

    除了自己要带的人外,此次下南洋想要行事,还需要借助一个人。

    这人就是承义伯胡思年,胡家的当家人。当初把江暖从大海里捞上来的那个家伙。

    胡家在南洋经营多年,人脉广阔,若是可以借助他的东风,定会事半功倍。

    因此,在江暖准备南下前,明光帝特地将他召到宫里,说了这件事儿。

    胡思年听说大景帝国准备在南洋建立自由贸易区,很可能还会派驻水师舰队时。

    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陛下您是不知道。我们大景帝国虽然强大,可因为远离帝国的原因。

    我们这些商人在南洋那边经商之时,时常遭到当地土著的各种盘剥欺凌。

    还有航路上的海盗等,很是艰难。若是帝国真能在南洋建立自由贸易区,简直是太好了。

    有了舰队撑腰,我看谁还敢把我们大景人怎么着。

    陛下和公主所说之事,臣定然竭尽全力,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明光帝对他的忠心很是满意。

    于是说完事儿,还赏了他一件宝贝,这老小子感恩戴德走了。

    钦天监那边选了一个合适出海的日子,就定在今年的四月初八。

    反正都是南下,趁着出海前,江暖打算回江家村去看看。

    自打同时长空成婚后,江暖就再也没有回过江家村,细细的算起来,她已经有五年没有回去过了。

    如今孩子都已经三岁了,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江暖向明光帝提出来,明光帝自然无有不应:“去吧,回去江家村看看也好。

    给你的养父母上个坟,代朕向他们问声好。还有族长族老们,让他们务必好好活着。

    将来等朕退下来,还要去江家村同他们一起喝酒的。”

    “好,爹爹,我会的。”

    听说姐姐一家下南洋前要回江家村。

    江彦和吕青青准备了整整一马车的礼品,让江暖带回去分送给族人,江暖没有拒绝。

    南下那天,是二月十二日。明光帝一身便服带着太子和晋王来给女儿一家送行。

    明光帝拉着女儿的手仔细叮嘱她:“出门在外,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孩子和你婆婆。”

    江暖点点头:“放心吧,爹爹,我会的。另外,您也要照顾好自己。

    您也上年纪了,若是感觉不舒服,或是累了也不要勉强自己,歇两天。

    有什么样事情,只管派给哥哥们去做就好。”

    “好,我会的。”

    明光帝又抱了抱小外孙:“云麾,出门在外要听长辈们的话,不要乱跑,知道吗?”

    小崽子乖巧的点头:“嗯嗯,皇外祖父,云麾会的。”

    最后是白泽。明光帝摸了摸白泽的小脑袋瓜:“小白泽,朕知道你很有本事,保护好自己还有你的主人。”

    “嗷嗷嗷”放心放心,本大人会的。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再怎么依依不舍,一行人还是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江暖他们此次南下,只带了六十名亲卫。

    至于真正跟着他们下南洋的舰队,会直接从粤州的南海水师大营抽调。

    贴身侍候的,江暖只也带了朱嬷嬷和牡丹芍药,婆母钱氏也只带了一名贴身嬷嬷。

    此外,就只有洞玄子带了一名侍从。至于时不识和时长空父子,什么也没带。

    按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有亲兵在行了,要什么长随,又不是娘们儿。

    为此,时不识还遭了婆娘的一顿暴打。

    尽管人员已经精减再精减了,可南下的车队还是浩浩荡荡的,一路走来十分显眼。

    一行越往南走,天气越暖和。

    到了岳州府的时候,钱氏看着大片大片盛开的桃花林和各种的菜花以及野花。

    无不感慨的说:“还是这南地暖和,看看这花儿开得多美。

    咱们京城这会儿,就连树上的芽点儿都没冒几根呢。”

    在岳州城住了一夜,之后换大船走水路。

    又是七八天后,大船在三月初二这天靠上江家村的码头。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