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第六百五十九章 现在需要一把刀

第六百五十九章 现在需要一把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随后,李卫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房间。

    穿过嘈杂的大堂,走进后厨,再从后厨一个不起眼的小门溜了出去。

    最终,他的身影消失在京城蛛网般密布的深邃胡同之中。

    与此同时,紫宸殿内。

    刘启正看着一份来自江南的紧急奏报,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奏报是江南总督张居正亲笔所写,内容只有一件事,江南的纺织业出了天大的乱子。

    随着大晋工业化的全面展开,无数新式蒸汽纺织机被投入生产。

    这种新机器的效率,是传统手工作坊的百倍以上。

    生产出的布匹不仅质量更佳,成本更是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其结果就是,那些依靠传统手摇纺织机糊口的家庭作坊,在短短数月内成片倒闭。

    上百万以此为生的纺织工人,几乎一夜之间失去了饭碗。

    这些人没了生计又找不到新的活路。

    很快就从普通的失业工人,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

    一旦流民数量激增,各种社会问题便接踵而至。

    偷盗抢劫,甚至聚众闹事,开始在江南各大城市频繁上演。

    整个江南,这个大晋最富庶也最稳定的钱袋子。

    如今已经走到了社会秩序即将崩溃的边缘。

    张居正的意思很明确,希望刘启能立刻下令,暂停推广新式纺-织机。

    给那些传统的家庭作坊留一条活路,也为江南的稳定争取一点喘息之机。

    刘启看完奏报,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很清楚,这是工业革命必然会带来的阵痛。

    新技术的出现,注定会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沦为时代的牺牲品。

    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他如果此刻心软,暂停工业化的进程,那无异于自废武功,开历史倒车。

    可他要是不管不顾,任由江南的局势继续恶化下去。

    一场席卷全国的大动乱,就很可能因此酿成。

    到那个时候,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这点工业基础,也会在战火中毁于一旦。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陛下,秦可卿求见。”

    就在他头疼之际,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

    “让她进来。”

    刘启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很快,一身绯色官袍,身姿飒爽的秦可卿便走了进来。

    她似乎看出了刘启的烦恼,并没有像往常那般直接汇报工作。

    而是走到他身边,很自然地伸出纤纤玉手,在他太阳穴上轻轻按揉起来。

    她的手指微凉,触感柔软,还带着一股淡淡的兰花香气。

    刘启有些烦躁的心情,瞬间平复了不少。

    “你也看到了?”

    刘启闭着眼睛,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温存。

    “嗯。”

    秦可卿的声音很轻柔。

    “张大人把奏报也抄送了一份给军机处。”

    “你怎么看这件事?”

    刘启开口问道。

    “堵不如疏。”

    秦可卿的回答言简意赅。

    “历史的车轮一旦开始滚动,就没有人能让它停下。”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阻挡它,而是要想办法引导它。”

    “让它在碾碎旧秩序的同时,也为那些被碾碎的人,铺出一条新的生路。”

    刘启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抹赞许。

    这个女人,总能在他最迷茫的时候,给出最清醒的建议。

    她的眼光与格局,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所有男人的想象。

    “说得再具体些。”

    “以工代赈。”

    秦可卿只用了四个字。

    “我们可以把那些失业的纺织工人全部组织起来。”

    “让他们去修路,去挖矿,去兴修水利。”

    “用国家工程来消化掉这些富余的劳动力。”

    “这样既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也加快了我们的基础建设,一举两得。”

    这个办法,其实就是后世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思想。

    通过国家力量干预市场,主动创造就业岗位。

    在刘启看来,这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手段。

    可从秦可卿这个土生土长的封建时代女子口中说出,那就只能用惊世骇俗来形容了。

    “你这个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

    刘启忍不住转过身,捏了捏她那吹弹可破的脸蛋。

    “简直就是个妖孽。”秦可卿的脸颊瞬间飞上两抹红晕。

    她下意识地想躲闪,却又舍不得他指尖传来的那份温热。

    只能任由他像揉面团一样,揉着自己的脸颊。

    两人之间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暧昧。

    “陛下……”秦可卿的声音细若蚊蝇。

    “咳咳。”刘启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他尴尬地收回手,重新坐直了身体。

    “你这个办法很好,就按你说的办。”

    “你立刻以军机处的名义,草拟一份详细章程出来,速度要快。”

    “是。”

    秦可卿应了一声,却并没有马上离开。

    她犹豫了片刻,还是开口说道。

    “陛下,臣还有一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臣觉得,我们现在需要一把刀。”

    秦可卿的眼神突然变得异常锐利。

    “一把能够悬在所有官员头顶上,让他们不敢有任何异心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刘启的双眼眯了起来,他知道秦可卿指的是什么。

    随着大晋的摊子越铺越大,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旧有的监察体系,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很多新出现的腐败和阴谋,都隐藏在旧制度的监察盲区里。

    比如李卫这种,利用新兴的海外贸易勾结外敌,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

    传统的御史台和都察院根本无从查起。

    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和猫腻。

    所以,建立一个全新的,独立于现有官僚体系之外,并且直属于他本人的特务机构。

    就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这件事刘启其实早有打算。

    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以及合适的人选。

    而现在秦可卿的主动提议,无疑是跟他想到了一块儿去。

    “你有人选了?”刘启直接问道。

    “有。”秦可卿点了点头。

    “此人名叫赵高,原本只是宫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

    “但此人心思缜密,手段狠辣,而且对陛下您忠心耿耿。”

    “最重要的是,他无亲无故,了无牵挂。”

    “是做这种脏活,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