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战死就变强?我杀敌成大秦武安!-> 第135章 低头求和
-  第135章 低头求和
-     待俞陌离开大帐后,执夫独自坐在厅中,思考着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以确保全军安全并完成任务。
 
 与此同时,前线战场之上,蒙恬率领的大军势如破竹。
 
 只要韩国城池遭遇攻击,便毫无还手之力。
 
 整个国家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
 
 王都新郑的王宫内,韩王安满脸焦虑,紧急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此时的韩国,已无力与秦军正面对抗。
 
 唯一的出路,似乎只剩下向秦国求和。
 
 韩王安紧皱眉头,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群臣,殿中顿时陷入一片沉默,无人出声回应。虽然韩国尚有二十余万军队,但在局势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早已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即便韩王安愿意割地求和,恐怕也难以维系多久。
 
 朝堂之上,丞相张平缓步出列,目光落在韩王安身上,神情凝重地问道:“大王,您真要这么做了?”
 
 韩王安神色一滞,内心翻涌难平。
 
 这事,又岂是他能真正决断的?若非韩国已无力抗拒秦军兵锋,他怎会甘心低头求和?
 
 韩王安脸上的神情尽是无奈与苦涩,长长一叹:“寡人已是别无他法,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宗庙社稷毁于秦军之手?”
 
 听罢这番话,丞相张平躬身施礼,语气低沉:“大王既已如此决意,那便尽快挂起免战牌吧。”
 
 “臣愿亲赴秦国,向秦王求和。”
 
 韩王安轻轻点头:“辛苦丞相了。”
 
 “臣先行告退。”
 
 张平拱手一礼,神情沉重地离开朝堂。
 
 不久后,韩王安的旨意传达到各地,各城外纷纷挂起免战牌。
 
 与此同时,丞相张平亲自前往蒙恬军营,商议议和事宜。
 
 蒙恬虽为此次攻韩主将,但此事非他所能决断。
 
 他便立刻派人送信至咸阳,并安排护卫,护送张平入秦。
 
 阳城之内。
 
 探子急急将消息禀报给了执夫。
 
 执夫听闻此事,面露喜色,当即说道:“快,请俞陌过来。”
 
 “是。”
 
 不多时,俞陌匆匆赶至中厅,面露疑惑:“夫长,这么急找我有何要事?”
 
 执夫轻轻点头,开口问道:“韩国挂起免战牌的事,你听说了吧?”
 
 俞陌点头,却未明白其深意。
 
 “夫长,您的意思是?”
 
 执夫嘴角微扬,似有笑意,缓缓说道:“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提过的那个计划吗?”
 
 俞陌闻言,略一思索。
 
 片刻后,他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夫长,您是说奇袭新郑?”
 
 “正是。”
 
 执夫笑着点头:“如今韩国挂起免战牌,正是一时松懈之时。”
 
 “更何况,他们也绝不会料到,我们会借机乔装潜入新郑。”
 
 俞陌被这话打动,却仍有些犹豫:“夫长,可是韩国已经遣使议和,使臣正在赴秦路上。”
 
 “我们若此刻动身,恐怕会牵连不小。”
 
 执夫自然明白他的顾虑,淡然一笑:“议和与否,与我们无关。”
 
 “再者,这次张平前去秦国,秦王未必就会答应。”
 
 “如今韩国国力已尽,被灭只是早晚之事。”
 
 “我们早一步准备,才能万无一失。”
 
 听罢这番话,俞陌不再迟疑,重重点头:“好,那我现在就去安排,明日启程!”
 
 执夫点头说道:“让士兵们做好伪装,不要一股脑地都从城里离开,分几拨行动。”
 
 “粮食只带三天的量就足够了。”
 
 “遵命!”
 
 按照执夫的部署,除了留下守城的人马,其余五六千秦军开始陆续从城中分批撤离。
 
 经过几天的行军,执夫等人已陆续抵达新郑城外。
 
 “夫长,已有三千士兵成功混入新郑城。”
 
 “不过,新郑城防比以往严密许多,守军数量也明显增加。”
 
 俞陌一边观察四周,一边低声汇报。
 
 执夫微微点头。新郑毕竟是韩国的都城,如今蒙恬的大军就在百余里之外,奇袭随时可能发生,韩王安自然不敢有丝毫松懈。
 
 “我们也进城吧!”
 
 “悄悄传令下去,暂时不要集中,让士兵们各自潜伏,等候命令。”
 
 “遵命!”
 
 俞陌答应一声,随同执夫一道进入韩国都城。
 
 此时,秦国咸阳王宫之内。
 
 秦王得知韩国派遣使臣张平前来求和,神色中透出一丝冷笑。
 
 韩国曾密谋偷袭秦国,背叛信义,这件事秦王始终铭记在心。
 
 听闻此事后,他冷声说道:“好啊,就让韩国的使者来吧!”
 
 “寡人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大本事敢来见我!”
 
 眼中寒光一闪,杀意尽显。相国李斯从群臣中站出,拱手进言:“大王,古语有云,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臣请大王慎重考虑。”
 
 虽然李斯曾经协助秦国设计害死了韩非,但这一次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秦国可以扣留张平,但若杀了他,便会失了道义上的优势。
 
 嬴政目光落在李斯身上,神色威严:“相国有何建议?”
 
 李斯拱手回道:“陛下,臣以为可先秘密下令蒙恬将军,让他做好相关准备。”
 
 “待大王拒绝和谈之后,立刻对韩国出兵。”
 
 “如此,既能出其不意,又不损我秦国大国之风。”
 
 嬴政眼中光芒一闪,点头道:“准奏。”
 
 “传令下去,自韩国使臣张平进入秦国边境起,蒙恬即刻准备攻取新郑之事。”
 
 “一个月内,寡人不希望再听到天下有韩国并列!”
 
 “韩王安若能生擒便好,若不能,格杀勿论!”
 
 “遵命!”
 
 韩国都城内,王宫之中。
 
 韩王安焦急地等待着。张平出使秦国已经过去半个月,按理说应已抵达秦境。
 
 他心中不安,总觉得将有大事发生。
 
 每当在王宫中等候之时,韩王安总是在殿内来回踱步,不断打听张平的最新情况。
 
 “大王,秦国那边好像有些异常!”
 
 一位朝臣神色匆忙地赶到近前,将自己所见的情形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韩王安。
 
 “秦军有异状?”
 
 韩王安听后吃了一惊,难以置信地问道:“可寡人早已派出使者求和,为何秦军还有动静?”
 
 他一时之间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