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大道至简-> 第 53章夜话​

第 53章夜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联展的海报在画室门口贴了三天,边角被夜风卷得微微发卷,像极了周苓此刻悬着的心。已近午夜,整栋艺术楼只剩这间画室还亮着灯,暖黄的顶灯裹着窗外渗进来的月光,在地板上织出半明半暗的网,落在墙角那幅刚完成的《隙光》上。

    周苓站在画前,指尖还沾着一点未洗去的钴蓝——那是她调了整整一下午的颜色,用来画天窗玻璃上的薄尘。水彩纸被装裱在旧松木画框里,浅杏色的底色像揉了半捧月光,厚重的油画布斜斜靠在画架旁,布面的纹理里还嵌着前几日没洗干净的赭石颜料,像沉淀的时光。画架中央的多肉是整幅画的魂,叶片边缘泛着淡粉,像是刚吸饱了晨露,最中间那片新叶还带着点嫩黄,而天窗漏下的光,被她用掺了金粉的水彩细细晕开,落在地面上,真成了一张会呼吸的金网,连网眼间的阴影都泛着暖。

    “还在看?”门口传来轻缓的脚步声,陈迹拎着个搪瓷杯走进来,杯沿冒着白汽,是温好的蜂蜜水。他没穿白日里常穿的亚麻外套,只穿了件浅灰的针织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上那块旧机械表,表盘在灯光下泛着哑光。

    周苓回头时,他已经走到画前,指尖抵着画框的木边,指腹蹭过画布边缘未干的水彩,留下一点极淡的印子,又赶紧用指腹轻轻蹭掉,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画里的光。“得挂高一点,”他抬头看了看墙面,视线扫过墙上钉着的旧画钉——那是去年周苓第一次尝试水彩时,他帮她钉的,“联展时观众站在三米外,得让这道光刚好落在视线中央。”

    他搬来折叠梯,周苓想搭把手,却被他按住手腕:“你站着就好,别碰着画。”他的指尖带着搪瓷杯的暖意,轻轻覆在她的腕骨上,一瞬就挪开了。梯子轻微晃动时,他的衣摆扫过周苓的发梢,带着熟悉的雪松气息——那是他常用的皂角味,混着画室里钴蓝的冷香与赭石的土腥,竟格外安心。

    画终于挂稳了。陈迹从梯子上下来,与周苓并肩站着,两人都没说话。暖黄的灯光落在《隙光》上,画里的金网像是真的在晃动,连多肉的叶片都仿佛在呼吸。夜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画框轻轻响,像极了多年前,周苓刚跟着陈迹学画时,画室里老风扇的声响。

    “这幅画很好,”陈迹的声音突然在夜里响起,不高,却像浸了温水的棉线,轻轻绕在耳边,“有你的味道。”

    周苓侧过头看他。月光刚好从他身后的窗户漏进来,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细碎的阴影,连他眼角那道浅纹都变得温柔。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画架的木纹——那是她用了三年的旧画架,边缘被磨得光滑,还留着她初学画时不小心刻下的歪歪扭扭的“苓”字。“你会不会觉得,”她的声音比夜风还轻,带着点不确定的颤,“我不该离开‘新北方画派’的风格?”

    她想起去年冬天,画派联展时,她跟着陈迹画大雪覆盖的白桦林,用浓重的油彩堆出树干的肌理,那时所有人都说“有陈老师的影子”。可这次的《隙光》,没有凛冽的北方风雪,没有厚重的油彩,只有一窗温柔的光,一株小小的多肉,像她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终于敢拿出来晒月亮。

    陈迹突然转过身,双手轻轻握住她的肩。他的掌心很暖,指腹蹭过她肩头的布料,带着点小心翼翼的力度,像是在触碰一件易碎的瓷器。“我从来没把你当成我的附属,周苓。”他的目光落在她的眼睛里,那里映着画里的金网,还有他的影子,“当初你跟着我学画,第一次把你画的蒲公英拿给我看时,我就知道,你早晚要画出自己的天地。”

    周苓的眼眶突然热了。她想起那幅蒲公英,是她十五岁时画的,用的是最便宜的素描纸,铅笔削得太尖,画到蒲公英的绒毛时总断铅,可陈迹却在画纸背面写了一行字:“有风的味道,是你的风。”原来从那时起,他就没打算把她框在“新北方画派”的壳子里。

    她伸手抱住陈迹的腰,脸贴在他的针织衫上,能感觉到他胸腔的起伏,还有心脏有力的跳动。他的衣服上还沾着点松节油的味道,混着雪松的清香,像她记忆里每个深夜的画室。陈迹的手轻轻抚过她的后背,动作慢得像在描摹一幅画,指尖从她的肩胛骨滑到腰际,温柔得像在呵护画里那株多肉的叶片。

    “其实我早就知道,你在偷偷准备自己的作品,”陈迹的声音在她耳边低语,温热的气息扫过她的耳垂,“我看到你夜里在画室画画,灯亮到后半夜,窗玻璃上都凝了雾;看到你对着染料发呆,把钴蓝和鹅黄混在一起,又倒掉,再混,直到调出那抹像月光的浅杏;也看到你眼里的光,一点一点亮起来,像画里漏下的那道光。”

    周苓抬头看他,鼻尖蹭过他的下巴,带着点委屈,又有点释然:“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她以为自己藏得很好,以为他会觉得她“离经叛道”,可原来他什么都知道,还在偷偷看着她成长。

    陈迹低头,唇瓣轻轻覆在她的唇上。他的吻很轻,像羽毛扫过,带着点蜂蜜水的甜——刚才他喝了半杯,还没咽干净。“我在等你自己说,”他的指尖轻轻蹭过她的脸颊,擦去她眼角的湿意,“等你确定,这就是你想要的大道。”

    周苓闭上眼,把脸埋得更深。她终于明白,《隙光》里的那道光是怎么来的——不是天窗漏下的阳光,是她终于敢走出既定的轨道,找到自己的光。陈迹的怀抱很暖,像画里的金网,把她稳稳地接住。

    夜风又吹进来,这次没再让画框晃动,反而把窗帘吹得轻轻扬起,月光顺着窗帘的缝隙漏进来,落在两人交缠的身影上,在地板上织出更长的网。画室里的墨香、松节油的味道,还有陈迹身上的雪松气息,都混在一起,像一坛酿了多年的酒,醇厚而安宁。

    周苓伸手,握住陈迹的手。他的手指修长,指腹上有常年握画笔留下的薄茧,蹭过她的指缝时,带着熟悉的温度。她知道,联展那天,《隙光》会被挂在最显眼的地方,而她再也不会怕别人说“不像新北方画派”——因为她有自己的风,自己的光,还有一个永远会站在她身后,等她说出“我准备好了”的人。

    月光落在画里的多肉上,叶片仿佛又亮了一点。窗外的夜很静,画室里的心跳声,却比任何时候都清晰。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