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侦探推理 -> 回头无岸-> 第47章:梦魇的拼图——关键词的涌现 第47章:梦魇的拼图——关键词的涌现
- 自那次窗前的触发后,蓝溪的内心世界不再平静。沉睡的记忆如同被惊扰的深海巨兽,开始在意识的暗流中频繁活动,尤其于夜间浮出水面,搅动她本就脆弱的睡眠。
她的梦境不再只是零散的碎片,而是变得愈发连贯,也愈发可怖。每个夜晚,当她沉入睡眠,就仿佛踏入了一条浑浊的时间之河,被冲刷回某个被遗忘的时空。
反复出现的是同一条河流——浑浊不堪,水面泛着诡异的工业油污彩虹色,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不祥的光芒。河岸泥泞不堪,踩上去会发出吮吸般的声音,远处耸立着几根高耸的烟囱,终日吐着灰白色的烟雾,将天空染成病态的色调。
还有一个面容憔悴的年轻女人,眼里交织着深不见底的悲伤与压抑的愤怒。在梦中,蓝溪知道那是“妈妈”,但她从不像寻常母亲那样温柔慈爱。她总是在哭泣,肩膀不住地抖动,或者在与某个看不见的人激烈争吵,声音嘶哑而绝望。
最清晰的是那个叫“小浩”的男孩。在梦的逻辑里,他是她的弟弟,比她小好几岁,身形瘦弱得令人心疼,眼神里总是藏着怯懦与不安,纤细的手指几乎总是紧紧抓着她的衣角,仿佛那是生命线。
“欺负”与“逃跑”构成了这些梦境的核心情绪。一种巨大的、几乎实质化的恐惧弥漫在每个场景中,伴随着必须立即逃离的紧迫感。总有模糊的、充满恶意的成年男性身影在追赶他们,那些身影庞大而具有威胁性,面目不清却让人本能地战栗。
每晚从这些梦中惊醒时,蓝溪总是大汗淋漓,心脏狂跳得像是要冲出胸腔,喉咙发紧,仿佛刚刚真的在奔跑和呼喊。卧室里熟悉的摆设需要好几秒才能重新认出来,她需要打开灯,用手触摸床头柜、水杯、手机,才能确信自己身在当下,身在安全之处。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白天里,越来越多的关键词开始不受控制地从脑海深处蹦出,像是沉船中浮起的气泡,破裂在意识的表面:
“钢厂”——这个词带着铁锈和煤烟的气味出现。
“老锅炉房”——伴随着闷热感和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
“别告诉爸”——低声的、充满恐惧的耳语,带着冰冷的寒意。
“快跑,姐!”——尖锐的童声,充满了恐慌和急切。
这些词语碎片杂乱无章,却每一个都带着无比真实的情感重量,砸在她的心上。她不再怀疑,那是她的过去,真实发生过的过去。她有一个弟弟叫“小浩”,他们有一个“妈妈”,他们生活在一条可怕的河边,他们正在逃离什么,或者某人。
蓝溪开始刻意记录这些涌现的关键词和梦境片段。她买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封面是深蓝色的,像是夜空的颜色。每晚睡前,她把它放在床头柜上,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在记忆消退前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梦的内容。白天里,每当一个关键词或记忆碎片突然闪现,她也会立即记下,无论当时在做什么。
笔记本的页面上很快布满了零散的词语、简笔画和情绪描述。她画了那条河,画了烟囱,画了一个瘦弱男孩的轮廓,画了一双满是担忧的女性的眼睛。文字旁注满了她的感受:“恐惧,窒息感”、“心疼,想要保护”、“危险,必须隐藏”。
一天下午,美容院没有客人,小雨在整理储物室,蓝溪坐在接待区的沙发上,笔记本摊在膝头。她尝试着将记录下的词语和场景组合起来,像是在做一副没有原图参考的拼图。
“钢厂”和“烟囱”可能有关联,也许那些烟囱就是属于钢厂的。
“老锅炉房”听起来像是钢厂的一部分。
“别告诉爸”——这个“爸”是谁?是那些追赶他们的模糊男性身影之一吗?
“快跑,姐!”——显然是小浩的声音,在警告她,或者在回应某种危险。
蓝溪感到一阵寒意顺着脊柱爬升。这些碎片逐渐勾勒出一个令人不安的童年图景。她闭上眼睛,尝试主动回忆,但主动回忆时却只有空白。记忆似乎只愿意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浮现,当她刻意追寻时,反而躲藏起来。
她决定尝试另一种方法。
那天晚上,蓝溪在网上搜索了北方的主要钢铁厂。她浏览着图片,看着那些庞大的工业建筑、高耸的烟囱、纵横交错的管道,试图寻找一丝熟悉感。许多钢厂都建立在河流旁边,用于取水和运输。
当她看到某张照片时,呼吸骤然停止。那是一个略显老旧的钢厂全景,几根巨大的烟囱耸立,远处可见一条蜿蜒的河流,河岸泥泞,景象与她梦中的画面惊人地相似。图片说明写着“鞍山钢铁集团某分厂旧址”。
鞍山。这个地名像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泛起涟漪。她反复默念着这个名字,试图唤起更多记忆,但什么都没有发生。然而,内心的某种直觉告诉她,这个地方与她有关。
接下来的几天,蓝溪更加专注于捕捉任何可能的关键词。她发现,某些特定的触发因素会促使记忆碎片浮现:
雨水的气味,特别是混合着泥土和混凝土的味道,会让她心跳加速。
远处传来的低沉机器轰鸣声(哪怕是装修噪音)会让她瞬间紧张。
看到母子间的互动,尤其是保护性或紧张性的互动,会唤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甚至为客户做肩颈按摩时,触碰到某些特定的肌肉紧张模式,会让她手指颤抖,仿佛她的双手记得某种需要缓解的、长期存在的焦虑。
一天,她在为一位新客户服务时,客户随口提到自己来自东北,小时候在钢厂大院附近长大。蓝溪的手猛地一抖,精油瓶差点滑落。
“您没事吧?”客户关切地问。
“没事,只是手滑了一下,”蓝溪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状似随意地问,“您说的钢厂大院,是什么样子的呢?”
客户笑了:“哎呀,就是那种老式职工宿舍区,一排排的红砖房,离厂区近,整天吵得很,烟尘也大,但孩子们都在一起疯玩,也挺热闹的。就是得小心点儿,有些地方不让去,特别是老的锅炉房和河边某些区域,比较危险。”
老锅炉房。河边危险区域。这些词与蓝溪笔记里的记录吻合。
“孩子们都在那里玩吗?”蓝溪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只是好奇。
“大部分是厂职工的孩子,大家都认识。不过也有些...嗯,比较复杂的孩子,”客户语气稍变,“有些家庭情况不好的,父母有问题的,那些孩子通常比较孤僻,经常被欺负。”
蓝溪感到胃部一阵紧缩。“被欺负”——又一个关键词。
当晚,她的梦境变得更加具体。她梦见自己和小浩躲在一個狭小空间里,似乎是某个储物柜或小隔间,外面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和模糊的怒吼声。小浩在发抖,她用一只手紧紧捂住他的嘴,另一只手抱着他,自己的心跳声大得吓人。空间里有浓重的铁锈和机油味,远处有机器规律的撞击声。
他们不敢呼吸,不敢动弹,直到脚步声远去。然后她低声对小浩说:“别怕,姐姐在。别告诉任何人我们在这里。”
醒来后,蓝溪猛地坐起,打开台灯,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个梦。特别是最后那句话:“别告诉任何人我们在这里。”
这与之前的“别告诉爸”形成了呼应。
她逐渐意识到,这些记忆碎片并非随机涌现,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主题:保护小远、隐藏、逃跑、恐惧某个应该是父亲的男人、以及一个充满工业危险的环境。
这些拼图碎片仍然散乱,但已经能够看出大致的轮廓:一个在钢厂附近度过的童年,一个充满威胁的家庭环境,一个需要她保护的弟弟,以及一个可能最终导致他们分离的重大事件——很可能与那条河有关。
蓝溪合上笔记本,深吸一口气。恐惧在她的血管中低吟,但比恐惧更强烈的是一种决心。她需要知道真相,需要知道小远后来怎么样了,需要知道是什么导致了她的失忆和背井离乡。
记忆的闸门已经打开,尽管流出的还是断断续续的碎片,但她能感觉到水流正在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急。夜晚的梦魇虽然可怕,却是通往过去的必经之路。
她拿起笔,在笔记本的新一页上写下:
“寻找方向:鞍山?钢厂家属区?河流?
核心问题:小浩在哪里?发生了什么?我现在是谁?”
问题很多,答案很少。但蓝溪知道,每一片梦魇的拼图,都是解开她身份之谜的关键。她必须鼓起勇气,继续拼凑下去,无论最终呈现的画面有多么令人痛苦。
夜色渐深,蓝溪却毫无睡意。她望着窗外城市的灯火,仿佛在那些光点中寻找着另一条时间线上的轨迹——那个没有失忆的蓝溪,那个可能仍然和小浩在一起的蓝溪,那个经历过她正在慢慢回忆起来的恐怖往事的蓝溪。
记忆的拼图正在慢慢聚合,而随着每一片新碎片的就位,蓝溪都感觉自己离某个重大真相更近了一步,同时也离某个深渊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