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第五百零九章 不如直接送给人家算了

第五百零九章 不如直接送给人家算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雄关电子厂。

    原本是北俄援建项目之一,后来因为专家撤离,被迫开展了自力更生的建设。

    最大的成果是新建了两条国内有数的电子管和晶体管生产线。

    光电厂那边的老王之所以对这家厂颇有微词,主要是因为老王他们之前生产出来的那点多晶硅体大部分都提供给了这家厂。

    可这家厂生产出来的电子管和晶体管良品率低到吓人,还保持了北俄技术傻大黑粗的特色。

    “张科你看看,其实我们的工人技术都是到位的。”

    厂长亲自领着比自己低两级的张宝根在车间里转悠。

    “良品率低,主要还是咱们的生产线问题!”

    “因为生产这两个东西太过精密,全靠手工和半自动,实在是很难保证良品率。”

    “我们厂几个老技工的手相当的稳,但精力却是有限的。”

    “不瞒你说,你们特筹科的名头我是听说到了一点的。”

    “正好我们领导帮我盯上了一条东德的二手设备,就是资金上还有所欠缺,希望能得到张科你的大力支持。”

    郝厂长说的唾沫横飞,还不停观察着张宝根的脸色。

    “只要这套设备到位,我们厂的生产速度和良品率肯定会有大的飞跃!”

    “这个我是可以拿我的D性来保证的!”

    张宝根笑笑没说话。

    在来这之前,他对雄关电子厂做了详细的调研,他们上报的每一项请款资料他都仔细研究过。

    雄关电子厂想购买的那台二手设备其实是个三手的。

    东德从欧洲购买的六十年代初二手设备,因为产业调整和不具备竞争力,所以才被淘汰了下来。

    就这样一套近乎马上被淘汰的东西,人家开价还要一百二十万美刀。

    砍价一年多下来,终于砍到了九十五万美刀左右。

    雄关电子厂的上级单位也是给力,帮电子厂东拼西凑,如今缺口只剩下了二十七万美刀。

    可那东西张宝根根本看不上!

    他盯上的是东芝集团……咳咳咳咳。

    转了半天下来,两人最后来到成品车间。

    当张宝根拿起雄关厂生产的某个电子管时只觉得手里微微一沉……。

    好家伙,这体格和重量起码是同类产品的一倍以上!

    再看产品上的说明,能效却只有同类产品的五成多……。

    郝厂长只看张宝根的动作和表情,便猜到这个张科长果然是个懂行的,脸色当即红了起来。

    “俺们的工艺、设备、原料都跟不上,能出这种东西……也是没办法。”

    张宝根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工人取过工具,小心翼翼地拆开这个电子管。

    平白损坏一个电子管,这让工人师傅有些心疼,要不是郝厂长在旁边对着他杀鸡抹脖子做了半天手势,他才懒得动弹。

    张宝根之所以要打开电子管看,是为了检查工厂工人的手艺精度到了什么程度。

    对于他来说,工艺技术不是问题,因为Z早就把相关的工艺发给了国内。

    至于设备和原料他会想办法。

    要不要选择雄关厂来作为自己计划的一环,得看这家工厂工人的工作态度如何。

    检测了半天,张宝根很满意的站了起来。

    虽然因为工具、工艺的原因导致有些细节不是很到位,但可以看出电子管其他方面都做得相当细心。

    “郝厂长,如果我说把这种电子管或者晶体管体积缩小二分之一,你们能保证能效残存多少?”

    还没等郝厂长回答,旁边的老师傅就不耐烦的说了两个数字。

    “最高能达到三成,但一般也就能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如果缩小一倍进行生产,产出来的东西根本没什么用处。”

    郝厂长瞪了那位老师傅一眼,转头挤出笑脸对张宝根解释。

    “这位是我师父,姓罗,性子超级直。张科长你别往心上去。”

    “这个,相关规格的模具我们还是有的,但产品的能效可能真的就如我师傅说的,也就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张宝根当即让余萍拿出一份公文来。

    “我这里有一个小单子,您帮忙先做一做,就按能效百分之二十五来,原材料就用厂国内的,但外观必须符合我的要求。”

    余萍同时与文件一起递过去的,还有三四个精美的电子管和晶体管样品。

    郝厂长拿着样品看了看,又看了看自己的傻大黑粗,满心都是疑惑。

    “张科长,这东西生产出来有用吗?”

    张宝根微笑着握紧了她的手。

    “你们先积累相关的经验,就按照我这个规格和大小来生产,另外我想知道你们现有的几条生产线对西方设备的兼容度有多少?”

    老罗师傅当即一愣,抢在前头追问。

    “那个小张科长,你那边是不是有什么好东西?!”

    “诶,我跟你说,我这几个老伙计兼容性那是没得说!!!”

    “你看我只要把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哦,那里换下来,然后自己做几个配件装上去,就能把西方的生产线……。”

    郝厂长急忙拉住了他师傅的胡言乱语。

    “得了吧师父,西方的生产线咱见都没见过,你就别胡咧咧了。”

    老罗师傅不满的瞪了郝厂长一眼。

    “老厂长也是瞎了眼,怎么选你这个实心眼的来接替他?!”

    张宝根不以为忤,他喜欢的就是这种有“上进心”的员工。

    雄关电子厂在小半个月之后向特筹科提交了一批张宝根要求外形和规格的电子管、晶体管。

    因为采用的都是国内的原料,内部的气体和多晶硅体其实都不太合格,能效根本达不到同类产品的百分之二十五。

    但张宝根偷偷拿着其中一批做了进化实验。

    在经过两次进化之后,这一批电子管和晶体管的能效达到东芝需求产品标准的百分之九十二到九十五之间。

    “也就差不多吧,没谁会把电子管和晶体管的能效用到极致,除非是军用!”

    张宝根乐呵呵的找采购科领导签字,要向雄关电子厂下一大批足足八万个各品种的电子管和晶体管。

    主任大人手指敲着桌子斜着眼盯着他。

    “雄关电子厂好歹以前也辉煌过,你就拿这样的破烂单子糊弄人家?”

    “你还不如直接把钱送给人家算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