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第五百一十五章 水稻

第五百一十五章 水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喝到兴起之际,张宝根忽然再一次搂住了唐向阳的脖子小声嘀咕起来。

    “阳子,你这次去南边,我知道大概是去干什么,有件事你可记在心里。”

    唐向阳知道这货消息很灵通,所以也没多说什么,先拿茶水洗了把脸让自己清醒了一点,认真聆听起来。

    “你这样对我说话,我就知道事情肯定不小,你说我听着了。”

    “阿美利卡支持南边,咱们支持北边。”

    “虽然人家已经答应了不过那条线,但是事事无绝对,所以我建议你小子暗中的,按照当年咱们在半岛的做法,把咱们两边边境地带的地形给摸清楚。”

    “怕的就是万一真要撤退过来,咱们也好有个准备,哪里能够防守,哪里能够阻敌,哪里能够建仓库……。”

    “总而言之,你不要大张旗鼓,先把凉山以北的地形弄得清清楚楚。”

    “尤其是两*山地带,万一真的是有不渝要撤退过来,那里是最好的阻击地带。”

    “可以放兵的藏兵洞,小路、水源、气候、植被都得摸清楚。”

    唐向阳虽然觉得张宝根有点大惊小怪,但按照习惯他还是点点头,决定认真的去完成这家伙吩咐的事。

    反正他知道,越是奇怪的事从这家伙嘴巴里说出来,指不定以后就能起到什么奇效。

    唐向阳和梅志强所在的部队是在七月初走的,具体开拔的消息几乎没人知道。

    他们走了没几天,本子的正式代表团便抵达了京城。

    双方宣布关系正常化。

    因为之前的项目和投资都被其他部委完全接手,所以张宝根又开始无所事事起来。

    他带着余萍在办公室里又开始大海捞针的寻找可投资的项目。

    这一回他决定在化工类产品上进行“小小”的干预。

    主要是炸药升级项目。

    国内此刻已经有了两个研究类似温压弹的科研小组。

    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这两个小组的研究进度受到了严重阻碍。

    在政策和资金上,这两个小组的研究项目都处于即将被裁撤的边缘。

    要不是阿美尼卡已经在安南使用了类似温压弹的武器,这两个小组可能在去年就已经被裁撤。

    阿美尼卡如今拥有的是温压弹的前身BlU-82云爆弹。

    这种云爆弹的威力相当骇人,能摧毁五百米方圆内的所有物体,并形成两百米直径方圆的真空杀伤带,让残存的敌人因为窒息而死亡。

    换言之,这种云爆弹是应对丛林战和坑道战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要不是北安南背后站着的是抱着大蘑菇的兔子,阿美尼卡早就把这种云爆弹砸遍了北越的丛林。

    只是到现在这种云爆弹的哑弹还没有被缴获过。

    张宝根并不想让这种云爆弹或者之后更强的温压弹的配方马上就出现在这两个小组的手里。

    他准备赞助这两个小组转为研究提升某些化工厂的精细化工、材料科学、鲍家力学研究和安全检测能力。

    用四年时间打好产业和科研基础。

    到了一九七六年,再由Z把相应的配方传回国内。

    西北某处试验场。

    某科研小组的组长老杨蓬头垢面的从窑洞里走了出来。

    这段日子他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个去视察的不是实验室而是食堂。

    关于云爆弹结构的推断,他们小组已经有了五六个方案。

    可他们却缺乏资金去验证,因为现在各处研究所都缺钱。

    他摸了摸自己怀里刚到手的津贴,准备自己出钱今天让食堂给大家再加个菜。

    小组的士气必须再次提升起来!

    就在老杨和食堂大师傅反复商量该如何节省的加菜之际,试验场的干事小王风一般的冲了进来。

    “老杨~!请客啊~!你们小组发财了~!”

    老杨正和大师傅在琢磨要不要在某个菜上增加一分钱的菜量,在听到小王的大呼小叫时,他居然笑了。

    “发什么财?估计是我们组上上个月欠的那三百多块津贴到了。”

    但三百块已经不少了,起码每天能给组里加几个素的。

    他准备起身跟着小王去财务室领钱,却不想风一般刮到他身边的小王压低嗓子说出几段话来。

    “好家伙,你个老杨真正的深藏不露啊!”

    “每个月三千五的伙食补助,你们组是想上天吃凤凰肉啊?”

    “就连研发补贴每个月也多了六千五百块,平均下来一人多了一百整!”

    “而且你们组每个月还多了九万块的实验扶持,你是想羡慕死全基地的人么?”

    准备起身的老杨没站稳,一屁股直接坐在了地上。

    他直愣愣的盯着前来报喜的小王,忽然伸手掐了对方一下。

    小王嗷的一声差点蹦起来。

    “诶,真的,不是做梦?”

    ......

    湘南农科所。

    某位中年人正带着几个人在田间检查着秧苗。

    杂交水稻的研究如今是一等一的全国重点科研项目,全国农科所都在以这里为中心进行运作。

    按照三系理论要求,他们手里已经有了合格的“不育系”和“保育系”稻种,并都成功实现了转育。

    如今他们仍然在苦苦追寻杂交水稻的最后一道钥匙——“恢复系”稻种。

    所谓恢复系是一种特殊的稻种,它的花粉能使不育系稻种结籽,并让杂交后的后代恢复正常的育性。

    虽然湘南农科所和各地农科所都提供了一些恢复系的稻种,但都没达到中年人的要求。

    他只要最强的!

    一辆拖拉机疯狂的开了过来,把在试验田里工作的人们全部惊动。

    中年人疑惑的看了过去,顿时脸色大变。

    那是农科所里的两个女娃,其中一个还是连自行车都不大会骑的人,她们居然开着拖拉机冲了过来。

    拖拉机冲倒了两个稻草堆,最后陷在了一个土坑里。

    所有人急忙冲过去先把人给拽了出来。

    小姑娘活蹦乱跳的,还不等中年人怒声训斥已经大喊了起来。

    “京城农科所来电~!他们找到最强的恢复系了~!!!”

    “有多强?!”

    “超过要求标准40%~!!!”

    田地间瞬间炸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