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世子摆烂:戏精女助我成皇-> 第192章:江湖安抚,化解矛盾 第192章:江湖安抚,化解矛盾
- 第192章:江湖安抚,化解矛盾
萧景珩没拆那封烫金请帖,随手搁在案头,像扔一张废纸。他盯着它看了三息,忽然笑了:“东宫请喝茶?好啊,等我把江湖这碗茶也煮开了再说。”
阿箬蹲在廊下啃烧饼,听见这话差点呛着:“您还打算开茶馆不成?”
“比开茶馆大。”他走下台阶,从门框上拔下一支箭——箭尾卷着张黄纸,墨迹潦草写着“武林共讨暴政”,落款画了个歪七扭八的莲花。
他抖了抖这张挑战书,吹掉上面的灰:“打是打服了,可人心没服。这些江湖人,骨头硬得很,你压得越狠,他越想掀桌子。”
阿箬咽下最后一口饼,抹嘴:“所以您不抄家、不问罪,反而要请他们吃席?”
“对。”萧景珩把纸条揉成团,往香炉里一丢,“刀剑能定胜负,定不了长久。现在朝里没人敢跳了,该轮到外面那些‘英雄豪杰’谈谈心了。”
他拍手,亲卫鱼贯而入。
“组个宣谕团,挑几个会说话、懂黑话的,再带点厚礼。去各大门派走一圈,见人说人话,见镖师说‘走南闯北不易’,见掌门就说‘新政红利共享’。”
有人小心翼翼问:“若他们拒不见客呢?”
“那就让他们徒弟见。”萧景珩咧嘴一笑,“顺道送点米面粮油,附张条子——‘世子府慰问武林遗孤家属’。”
满屋亲卫憋笑憋得肩膀直抖。
阿箬举手:“我能不能不去?我对什么‘武林规矩’一窍不通。”
“你不用懂。”萧景珩指她,“你是活招牌。南市谁不知道‘世子府那个小丫头’最讲义气?赏钱发得比官仓放粮还痛快。”
她翻白眼:“合着我是去当人形许愿池?”
“聪明。”他点头,“你就站茶馆门口,大声嚷嚷:‘朝廷现在招编外武教头,月俸三两,管三餐,子女还能进官学!’”
“真能进?”阿箬眨巴眼。
“当然。”他从抽屉抽出一份红头告示,“昨儿批的,叫‘民间武师登记制’。只要不造*反、不聚众、不练邪功,登个记,领个牌,就是体制内预备役。”
阿箬一把抢过,扫完哈哈大笑:“这招绝了!以前练武是为了混口饭,现在练武是为了让孩子考科举?谁扛得住这诱惑!”
“扛不住就对了。”萧景珩靠回椅背,“咱们不逼他们投降,咱们给他们升职加薪的机会。”
午后,南市最热闹的“老孙茶馆”挤满了人。
阿箬拎着个竹篮进来,往桌上一倒,哗啦一声——十几块印着“南陵府特供”的腊肉、五斤上等白面、还有两包砂糖,堆成小山。
“都看看!”她嗓门亮得震瓦,“这是铁拳门王师傅昨天登记换的福利!人家儿子今早进了西城学堂,老师亲自接的!”
众人愣住。
一个满脸胡茬的壮汉冷笑:“又是画大饼吧?等我们签了字,回头就说我们投敌,一刀砍了祭旗?”
阿箬不恼,反而拍桌站起来:“哟,这位大哥拳头挺硬啊?那你告诉我,你老婆咳血三个月,抓得起药吗?你娃穿补丁裤上学,抬得起头吗?”
汉子语塞。
“世子说了,英雄不在名号,在过得好。”她声音清脆,“你想一辈子当个‘侠客’,半夜翻墙偷鸡摸狗,还是想正大光明挂牌授徒,收徒弟还能领补贴?”
她掏出那张红头告示,贴在墙上:“登记不花钱,退出也不犯法。但你不来,好处真就归别人了。”
人群安静下来。
有个老拳师颤巍巍问:“……真能让娃读书?”
“你不信我,难道还不信工部发的入学凭证?”阿箬从怀里掏出一叠盖章文书,“王师傅的儿子今天就在念《千字文》,你要不要派人去看看?”
角落里,一个年轻镖师低声问:“那我们鹰爪帮……之前参与过夜袭……会不会算旧账?”
阿箬摇头:“过往不究。只要现在愿意守规矩,就是良民。不信你看——”
她指向门外。
一辆马车缓缓驶过,车身上赫然贴着“三江武社合规授徒点”的黄旗,车夫吆喝着:“南陵府特批!今日开班!报名送护腕一对!”
茶馆里一片哗然。
刚才那壮汉低头搓着手,嘟囔:“要不……我也去登记一个?”
阿箬立马递上笔:“来来来,趁热打铁!填完当场领两斤米、一包盐,外加一本《基础拳法安全教程》——官方认证,持证上岗!”
傍晚,世子府书房。
萧景珩正批文,忽听门外一阵脚步声。
阿箬冲进来,手里挥舞着一叠纸:“成了!三江武社、铁拳门、连失踪半年的青城剑派分支都回信了!说愿派代表进京商谈‘共谋太平’!”
“嗯。”他头也不抬,“户部那边已经开始骂了,说我拿国库的钱养江湖闲汉。”
“那您咋说?”
“我说——”他提笔在奏折上狠狠划下一竖,“所谓国体,不在高台冷面,而在万民归心。江湖非敌,乃散兵游勇之集合。收其力,则为臂膀;弃其心,则成刀锋。”
阿箬听得一愣一愣:“这话您背下来的吧?”
“现编的。”他吹干墨迹,“听着像圣人语录就行。”
他又抽出一本空白册子,封皮写着《江湖志略》。
“你去整理各派资料,起源、擅长、人数、有没有祖传偏方之类的都记上。重点标出哪些能拉来修桥铺路,哪些适合编进民兵队。”
“然后呢?”
“然后。”他合上册子,“申请成立‘江湖事务司’,专管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给编制,给经费,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公务员。”
阿箬笑出酒窝:“您这是要把武林大会办成年度述职汇报?”
“聪明。”他眯眼,“年终考核优秀者,奖励御赐牌匾一块,题字我都想好了——‘遵纪守法好公民’。”
两人正说着,小厮来报:“大人,户部赵侍郎遣人送来密函,说……关于江湖优待政策耗费钱粮一事,需您慎重考虑。”
萧景珩接过信,看也不看,直接撕成两半,扔进炭盆。
火苗腾起,映得他半边脸通红。
“告诉赵大人,”他语气平静,“他省下的每一两银子,将来都得用十倍军饷去填。现在花小钱买安稳,总比以后砸金山救火强。”
小厮领命而去。
阿箬看着窗外渐起的灯火,忽然感慨:“以前我觉得您就是个装疯卖傻的纨绔,现在才发现……您根本是把整个天下当菜市场在经营。”
“菜市场最真实。”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老百姓不在乎你多英明神武,只关心明天肉价涨不涨,孩子能不能上学。谁给他们实惠,谁就是青天大老爷。”
他放下杯子,目光落在案头那份尚未呈报的《江湖事务司筹建方案》上。
“下一步,得让这些江湖人明白——跟朝廷对着干,顶多当个网红刺客;乖乖合作,才是永久VIP。”
阿箬正要接话,忽听外头一阵喧闹。
一个亲卫急匆匆进来:“报!西城‘仁和药堂’门前聚集了二十多名江湖人士,说是来登记的,但……有人带刀。”
萧景珩眼皮都没动:“让他们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带刀没关系,先交兵器,领号牌,办完事原样奉还。”
“万一他们闹事?”
“不会。”他冷笑,“人一排队,气势就没了。再说了——”
他站起身,整了整衣袖。
“谁会为了逞一时威风,放弃让孩子念书做官的机会?”
亲卫领命跑出去。
阿箬看着他的侧影,忽然问:“您是不是早就料到他们会来?”
萧景珩没回答,只是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药堂门前渐渐排起的长队。
灯火下,有人解下佩刀,有人掏出皱巴巴的户籍证明,还有一个老头牵着孙子,嘴里念叨:“好好走,别摔了,你爹当年做梦都想进这学堂……”
他嘴角微扬。
笔架上的毛笔突然滑落,砸在案上,溅出一滴浓墨,正正落在“江湖事务司”四个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