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从疯癫皇子到镇国大帝-> 第一卷 第12章 父皇,没钱你开什么口
-  第一卷 第12章 父皇,没钱你开什么口
-     曹弘在大内总管何瑾引领下,施施然走到元帝跟前,行礼道:“听说父皇今日设宴,儿臣特回来奉上贺礼---”
 
 贺礼?
 
 这是何意?
 
 只见曹弘取出一枚银锭,放在桌上。
 
 元帝困惑的拿起,当看到底部的字,明白过来:“北山银矿复工了?”
 
 “托父皇的福,已于五日前复工,此乃新造的雪花银----”
 
 什么?
 
 北山银矿这就复工了?
 
 在座的皇子、公主、娘娘们一脸惊诧!
 
 二皇子内心更是翻江倒海。
 
 假的!
 
 这一定是拿来诓骗父皇的鬼话。
 
 本皇子今早还收到万锦荣密报,说只有少数隶属于监造府的工匠在上工,开采的银矿少得可怜---
 
 元帝将信将疑,接过银子。
 
 蓦然。
 
 他似乎发现了什么。
 
 “何瑾,去库房取一锭银子来---”
 
 何瑾赶紧一溜小跑,取来一锭十两纹银。
 
 元帝把两锭银子放在一块儿,可以看出曹弘这锭银子成色较新,明显是新铸的。
 
 二皇子也看出蹊跷,内心翻江倒海。
 
 莫非,万锦荣的消息有假?
 
 这不可能啊!
 
 “老九,给朕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元帝心情大好,端起酒杯喝了口道。
 
 “不瞒父皇,儿臣去外地招募大批工匠,替换原有矿工。”
 
 什么?
 
 二皇子越发震惊。
 
 若真去外地招募矿工,这么大的动静万锦荣等人应该察觉到,为什么迟迟不给本皇子报告?
 
 还有。
 
 北山银矿的村民向来彪悍,监造府撤换他们,却风平浪静毫无一点消息---
 
 二皇子越想越心慌!
 
 “父皇,儿臣此番来,除了告诉父皇北山银矿已复工,还有一事相求。”曹弘拱手道。
 
 “何事?”
 
 “向父皇借三千御林军一用!”
 
 何事要动用御林军?
 
 元帝吃惊不小,耐着性子听下去。
 
 “儿臣已经查到,北山银矿历年亏空的原因,是有人勾结奸狡胥吏、豪强,侵吞矿银。如今,幕后主使者趁机闹事,儿臣手下侍卫不多,难以抵挡---”
 
 “有何证据?”元帝惊问。
 
 曹弘取出一个牛皮纸袋。
 
 矿银进出库记录、官吏招供状以及宫门外候着的证人乌十一,无不表明北山银矿从存在巨大亏空。
 
 元帝听完,面色铁青。
 
 北山银矿内情,他多少知道。
 
 但万万没有想到,如此触目惊心---
 
 这次多亏了老九,真乃我皇家千里驹!
 
 元帝暗赞了句,又问曹弘可有对策。
 
 “儿臣请父皇派御林军镇压闹事者!”
 
 “此外,儿臣建议由三法司彻查此案,将不法官吏,一网打尽---”曹弘慷慨激昂道。
 
 壮哉!老九!
 
 元帝大为赞赏,亲自赐酒一杯。
 
 曹弘意气风发,一饮而尽。
 
 一干皇子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二皇子更是喉咙发堵、酸水直冒--
 
 此时更残漏尽,元帝准备散席。
 
 “父皇,儿臣还有话---”曹弘说了一半就打住,顾盼左右。
 
 元帝会意,单独留下曹弘。
 
 一干皇子则悻悻退出。
 
 “二哥,没想到老九的差事办的这么漂亮,全靠你慧眼识才、举荐有功啊!”
 
 “老九怎么也该分二哥一半功劳!”
 
 一路上,四皇子、八皇子一唱一和,让二皇子气闷不已。
 
 当初举荐老九,是让这铁憨憨去跳火坑。
 
 谁知这家伙竟搞出名堂,让父皇赞不绝口。
 
 二皇子内心升起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父皇会和老九谈些什么?
 
 难不成父皇决定重用老九?
 
 果真如此,那我倒要早作准备----
 
 就在二皇子胡乱猜测之际,元帝领着曹弘进入御花园凉亭。
 
 都说皇家富贵,但寻常人家的亲情却极为难得。
 
 父子俩相对而坐,绝非聊天叙旧。
 
 于曹弘而言,拿到证据只是第一步。
 
 如何在银矿一案中获取更多利益才是最终目的。
 
 否则去了鸟不拉屎的凉州,拿什么来招兵买马?
 
 “老九,朕寻思着案子移交三法司不妥,还得你统领办理才行---”元帝开门见山道。
 
 曹弘一听,立刻苦着脸。
 
 “父皇,儿臣为了查清头绪,差点被暴乱村民打死---”
 
 “还有那些奸狡巨滑的官吏和豪强沆瀣一气,故意扰乱账册,鼓动工匠罢工---总之,儿臣殚精竭虑,苦不堪言啊---”
 
 “儿臣才疏学浅,查案一事还请三法司接手为好!”
 
 曹弘戏精附身,大吐苦水。
 
 只谈如何辛苦,如何凶险。
 
 绝口不提继续查案。
 
 元帝不禁着急起来。
 
 其实。
 
 一开始,元帝对北山银矿案并未抱太大希望。
 
 但如今有了眉目,正好借此机会整顿朝堂。
 
 在元帝心中,有一桩大事始终压在心头,难以释怀。
 
 当年,元帝趁父皇年老发动神龙门政变,一举诛杀太子,逼迫父皇让位,其得国不正,民间颇多议论。
 
 为安抚人心,元帝采取怀柔之策,依旧任用太子余党。
 
 至于在政变中负隅顽抗的东宫卫军,元帝除诛杀首恶外,余党全部贬为工户,令其去北山开矿---
 
 这些年来,元帝对北山银矿亏空并非一无所知。
 
 为树立“仁君”人设,元帝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没想到,太子余孽勾结当地豪强、沆瀣一气,亏空已达数百万之巨,几乎占到大华帝国年赋税的两成---
 
 哼!
 
 这帮余孽,真以为朕心慈手软?
 
 如今证据确凿,朕不妨把这个案子搞大点,不止东宫余孽,那些反对朕的大臣只要沾上此事,也一并拿下。
 
 元帝一念至此,看曹弘目光越发和蔼。
 
 不好!
 
 曹弘心头一跳,心想这老毕登眼神不对,必定有妖啊!
 
 “老九,父皇知道你辛苦了。只是一干皇子中,唯有你铁肩担道义,替君父分忧啊--”
 
 曹弘一个字都没往耳朵里放。
 
 净说这些没用的,也没见拿干货。
 
 咳咳!
 
 见曹弘面寒如水,元帝主动道:“有什么事只管开口---”
 
 曹弘等的就是这句话。
 
 “父皇,此案结束,儿臣就要去梁州封地就藩。”
 
 “梁州苦寒之地,百废待兴,儿臣两手空空,如何好去上任?”
 
 说完,曹弘直勾勾的盯着元帝。
 
 就像贪吃的孩童盯着大人手里的糖果。
 
 这个老九,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不过,只要他能彻查此案,成为朕整顿朝堂的一把好刀。
 
 朕不妨大方点!
 
 “老九,只要查清此案,朕赐你十万白银---”
 
 才十万?
 
 曹弘一听,起身就要告辞。
 
 元帝急了,拽着他衣袖道:“且坐,一切都好商量---”
 
 当看到曹弘伸出五指,元帝脸色陡变:“五十万?这---未免也太多了吧?”
 
 呵呵!
 
 皇家无亲情,父皇啊,没钱你开什么口?
 
 曹弘二话不说,扭头就走!
 
 铿锵!
 
 元帝一个脸色,两名侍卫钢刀交错,拦住去路。
 
 清冷月光照在凉亭的青石板上,冰冷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