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从疯癫皇子到镇国大帝-> 第一卷 第29章 来自元帝的道德绑架
-  第一卷 第29章 来自元帝的道德绑架
-     “娘子,我去去就回,照顾好本王的义子。”曹弘特意指了指阿言。
 
 冷玄霜气得够呛!
 
 自家侄子,她当然会照顾。
 
 只是,你我只是名义上的夫妻,你为何收阿言做义子?
 
 莫非,你对二嫂有那---那个意思?
 
 一想起刚才曹弘说“和嫂嫂亲上加亲”的话,冷玄霜就越发不安。
 
 曹弘看在眼里,呵呵一笑,出门去皇宫。
 
 御花园。
 
 雪纷纷扬扬,越下越大。
 
 一个红泥小火炉上,新到的御酒在壶中温着。
 
 “父皇好雅兴,一个人喝酒。”曹弘走到亭子里,行礼道。
 
 “老九,坐!”
 
 元帝指了指对面的位置。
 
 曹弘看见桌上有八个热碟,里面装着白切鸡块、红油羊肚条等各式精致小菜。
 
 老毕登,你还真会享受。
 
 赏着玉树琼花的雪景,吃着精致小菜、喝着美酒,这日子如此逍遥,还说什么“朕想起江南水灾,寝食难安”
 
 “老九,你只管随便用!”元帝指着桌上菜肴道。
 
 曹弘才不会客气,喝酒吃菜,大快朵颐。
 
 中途放下杯子,欣赏灰白天宇纷纷扬扬,卷落一天大雪来。
 
 咳咳!
 
 这孩子,怎么就不问问父皇为何不用膳?
 
 你不问,朕怎么好说江南水灾的事儿?
 
 元帝左等右等,见曹弘不上路,只好自个儿先开口提醒:“看见这雪,朕就想起做皇子时曾游江南。”
 
 “江南冬雪,别有一番韵味啊---”
 
 “嗯,父皇,这酱牛肉好吃到爆!您尝尝?”
 
 元帝:“-----”
 
 “老九,朕在想我皇家见此冬雪,当称祥瑞。但江南灾民,冻死饿毙不知几何啊?”元帝感慨道。
 
 见曹弘还是不理,于是元帝又道:“老九,朕知道你下月大婚,但国事也是家事啊。父皇希望你公忠体国---”
 
 “父皇,儿臣觉得江南水灾有些蹊跷。”
 
 “为何蹊跷?”元帝问。
 
 “江南冬天极少发大水,何来水灾?”曹弘一句话,点醒了元帝。
 
 “一开始,朕也不信!派亲卫暗访后,发现江南四省确实冬天发大水。已经有谣言,说我大华朝不修德政,以至于天怒人怨---”
 
 元帝皱眉道。
 
 比起大水,谣言更可怕。
 
 这个年代的百姓往往愚昧,遇上稀罕天灾,往往认为是上苍降罪。
 
 加上元帝发动神龙门之变,得位不正,难以服人。
 
 朝堂上看似和睦,实际各大世家勾结诸皇子,窃取权力。
 
 正是身边无可用之人,元帝才找到老九。
 
 北山银矿一案,他看到此子杀伐果决,圣心大慰。
 
 元帝咬牙道:“此次赈灾,朕亲自坐镇玉京城,为皇儿筹措物资。如何?”
 
 呵呵!
 
 这还差不多。
 
 赈灾背后,不知道多少人掣肘!
 
 二皇子、八皇子背后的势力巴不得自己倒霉。
 
 若没有元帝支持,曹弘绝不会蹚浑水。
 
 “父皇鼎力支持,儿臣自然要竭尽全力。”话说到这份上,曹弘再推辞就是不识相了。
 
 “老九,辛苦你,还有什么难处?”
 
 “儿臣要保举几人,随我一道去江南赈灾。”曹弘说出这二人的名字,元帝不由得一怔。
 
 “冷玄霜可协助你镇压灾变乱民,这贺青桐一介女流,能做什么?”
 
 “父皇,她会查账!”
 
 “哦?”元帝沉吟道:“也罢,朕任命她们二人为你的副手,随你一道去江南。”
 
 -----
 
 将军府。
 
 当听说曹弘推荐自己赈灾,贺青桐倒还好,冷玄霜气得跳脚:“我只知道打仗,哪会赈灾?夫君,你也不想想?”
 
 “娘子,这赈灾可是立功的大好机会!你不是想阿言、阿书两位侄子长大后光耀门楣吗?现在机会来了,为何不珍惜?”
 
 机会?
 
 真要是机会,二皇子、八皇子早就抢了。
 
 还轮得到你?
 
 这个铁憨憨,被元帝利用一次也就罢了,居然还一而再、再而三,被利用上瘾了?
 
 “那你说,我去江南能做什么?”冷玄霜问。
 
 “娘子乃我大华朝第一杀神,有娘子镇楼,那些宵小之徒谁敢动?”曹弘这顶高帽子送得恰到好处,冷玄霜火气一下子小了。
 
 “也罢!”
 
 “我和嫂嫂就随你去一趟。”
 
 其实。
 
 圣旨已经下了,冷玄霜岂能不去?
 
 她这么说,也是希望曹弘能多怜惜自己。
 
 可这个铁憨憨,平日对贴身侍女桃叶都很怜爱,对二嫂也关心有加,唯独对自己不屑一顾。
 
 难道,名义上的娘子就不是娘子?
 
 ----
 
 冬月二十一、石头城、白沙湾码头。
 
 这本是一个不起眼的码头,此刻却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
 
 茶楼老板哪见过这等阵仗,早就躲在里屋,任由小吏们把茶楼当衙门,殷勤招待各位大大小小的官员。
 
 上至苏省巡抚、下至白沙湾县尉。
 
 一个个表情肃穆,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茶楼顶楼中央一张描金擘画的八仙桌上,坐着一位大腹便便、身穿红色官袍的中年男子。
 
 此人正是苏省巡抚吴潜。
 
 在他左右是布政司、提刑按察司的首脑。
 
 靠窗那位山羊胡子的官员正是石头城知府李伯年。
 
 此刻。
 
 在一干大员面前,他显得格格不入。
 
 一个人靠在窗口,无聊的望着江面。
 
 花白胡须每一根都如狼毫笔,要写点什么---
 
 “李知府,那边风大,过来暖和些。”吴潜开口,一干佐官纷纷附和,有的甚至因为这一声招呼而艳羡不已。
 
 要知道巡抚乃从二品大员,而吴潜作为苏省巡抚,加赏了兵部侍郎衔,可是正二品。
 
 这样的人物即便四品大员拿着帖子,也得巡抚大人心情好才有机会晋见。
 
 然而。
 
 李伯年一动不动,恍若未闻。
 
 吴潜笑道:“李知府还在为征粮的事生气?”
 
 “下官不敢!只是---”
 
 “咳咳!”
 
 吴潜知道他要说什么,干咳两声,把头转到一边。
 
 李伯年只好噤声。
 
 几位原本在他附近的官员见这架势,自动远离。
 
 众人百无聊赖,看着白水滔滔的江面,在想梁王九殿下何时抵达。
 
 这都等了一天了,人困马乏。
 
 早点到,应了这接驾的差事,也好回家歇息。
 
 就在众人焦躁不安之时,只听得有人喊了一声“船来了”。
 
 只见白水连天的江面上出现一个黑点,接着桅杆和整个船显露出来。
 
 一艘长三十丈、阔十五丈的宝船劈波斩浪、疾驰而来。
 
 不多时,已经抵达岸边。
 
 一干大小官员急忙列队迎接。
 
 不巧的是此时暴雪变作雨夹雪,如石子打在脸颊般生疼。
 
 大小官员们伫立不懂,宛如雕像。
 
 眼巴巴的盼着钦差、梁王殿下。
 
 终于。
 
 一盏茶的功夫之后,门帘掀开,一名身穿戎装的女将在熊虎卫士的护卫下走下船舷,走到苏省巡抚吴潜面前。
 
 她怎么来了?
 
 钦差、梁王九殿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