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第46章甲午之殇:三十年国运的崩塌!

第46章甲午之殇:三十年国运的崩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当“日本”这两个字,出现在天幕之上时。

    历朝历代的帝王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轻蔑与不屑。

    “日本?”

    “倭寇之国?”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想起了那些渡海而来,毕恭毕毕敬,学习大唐一切的遣唐使。

    在他眼中,倭国,只是一个仰慕中华文化的学生。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和永乐朱棣,则想起了那些在沿海烧杀抢掠倭寇。

    在他们眼中,日本,更像是一群上不了台面的海盗。

    “区区倭国,在后世也敢挑战天朝?”

    “看来,这大清,真是落魄到家了。”

    帝王们议论纷纷,语气中充满了对清廷的鄙夷,和对日本的轻视。

    他们完全无法想象,这个在他们印象中,一直扮演着“学生”或“匪寇”角色的邻居,能掀起什么大浪。

    然而,天幕接下来的画面,却用最残酷、最血腥的现实,将他们所有的轻视与傲慢,击得粉碎!

    【19世纪后期,日本,同样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入侵。】

    【但与清朝的“中体西用”不同,日本进行了一场更为彻底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明治维新!】

    画面中,出现了日本明治天皇的身影。

    他颁布《五条誓文》,宣称要“破除旧有之陋习”,要“求知识于世界”。

    【日本全面学习西方。】

    【政治上,废藩置县,建立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军事上,建立新式陆海军。】

    【思想上,文明开化,倡导西式教育。】

    天幕用极快的速度,展示着明治维新后,日本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其规模和效率,竟丝毫不输给洋务运动的企业。

    一群群穿着西式军服,留着短发的日本士兵,在德国教官的号令下,进行着严酷的操练。

    更让中国帝王们感到刺眼的是,日本的舰队。

    那些悬挂着太阳旗的军舰,其设计之新颖,吨位之巨大,航速之迅捷,竟隐隐有超越清朝北洋水师的势头!

    【一个脱胎换骨的,以军国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近代化国家,在东方,迅速崛起。】

    【而它,将扩张的第一个目标,对准了它曾经的老师——】

    【中华。】

    “狼子野心!”

    “学生,要来打老师了?”

    帝王们脸上的轻蔑,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与警惕。

    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小看了这个邻居。

    【时间:1894年。农历甲午年。】

    【事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导火索:朝鲜东学党起义。】

    战争的序幕,在黄海之上,拉开。

    【丰岛海战】

    日本联合舰队,不宣而战,悍然偷袭了护送清军士兵前往朝鲜的北洋舰队。

    激烈的炮战中,北洋水师的“济远”、“广乙”二舰,遭到重创。

    负责运兵的商船“高升号”,更是被日舰野蛮击沉,船上一千多名清军官兵,几乎全部遇难。

    “卑鄙!无耻!”

    “不宣而战,此乃偷袭!”

    帝王们拍案而起,破口大骂。这种行径,在他们看来,与强盗无异。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一个月后,决定两国命运,决定三十年洋务运动成果的终极对决,到来了。

    【1894年9月17日,黄海大东沟。】

    【中日两国主力舰队,展开决战!】

    天幕的镜头,拉向了广阔的黄海海面。

    一边,是李鸿章耗费了毕生心血,清廷投入了数千万两白银,打造出的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

    旗舰“定远”、“镇远”,是两艘排水量超过七千吨的铁甲巨舰,其装甲厚度与主炮口径,在当时的世界,都堪称一流!

    舰队在“定远”舰管带邓世昌的指挥下,摆出了传统的“人”字形雁行阵,威风凛凛,气势磅礴。

    另一边,是日本联合舰队。

    旗舰“吉野”,虽然装甲较薄,但航速极快,且装备了大量新式的速射炮!

    舰队以灵活的单纵阵,高速向北洋水师逼近。

    看着自家那两艘如海上堡垒般的铁甲舰,帝王们的心中,又升起了一丝希望。

    “船坚炮利,我方占优!”

    “只要稳扎稳打,此战必胜!”

    然而,战斗开始后,战局的走向,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轰!轰!轰!

    决战的炮声,打响了!

    北洋水师的主炮,虽然威力巨大,但射速极慢,平均五分钟才能发射一发。

    而日本舰队的速射炮,却能在一分钟内,倾泻出五六发炮弹!

    一时间,海面上,日军的炮弹如暴雨般,铺天盖地地砸向北洋水师的阵列!

    北洋水师的阵型,很快就被打乱。

    旗舰“定远”号,被炮火笼罩,舰桥被击中,指挥系统瞬间瘫痪!提督丁汝昌,身负重伤!

    “致远”舰,在管带邓世昌的指挥下,英勇作战,冲锋在前。

    但在敌军速射炮的集火下,很快便弹药告罄,船身多处起火,伤痕累累。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邓世昌,做出了一个悲壮到极点的决定。

    他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敌方的旗舰“吉野”号!

    “撞沉吉野!”

    这位铁血将领,发出了最后的怒吼!

    “致远”舰,这艘遍体鳞伤的战舰,拖着滚滚浓烟,如同一头发怒的公牛,决绝地,冲向了敌阵!

    然而,日舰密集的炮火,击中了它的鱼雷发射管。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致远”舰的船身,被拦腰炸成两截!

    邓世昌,与全舰二百五十名官兵,壮烈殉国,尽数沉入冰冷的黄海。

    “邓将军!”

    “壮士!”

    无数帝王,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霍然起身,眼中含泪,为这位英勇的将领,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然而,英雄的悲壮,无法挽回战局的失败。

    激战五个小时后,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艘战舰。

    而日本舰队,仅有几艘战舰受创,无一沉没。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惨败!

    从此,日本,彻底掌握了黄海的制海权。

    【陆战,同样一溃千里。】

    【平壤失守,鸭绿江防线被破,日军长驱直入,进入中国境内。】

    【旅顺,这座号称“远东第一军港”的要塞,在日军的攻击下,仅仅几天便告陷落。】

    【日军在城内,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超过两万名中国军民,惨遭杀害!】

    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画面,深深地刺痛了每一个人的眼睛。

    【1895年初,日军海陆并进,围攻北洋水师最后的基地——威海卫。】

    提督丁汝昌,在弹尽粮绝,援军无望的绝境中,拒绝了日军的劝降,服毒自尽,以身殉国。

    北洋水师,这支曾经的亚洲第一舰队,这支承载了洋务运动三十年希望的舰队。

    最终,全军覆没。

    天幕之上,一片死寂。

    只有那面代表着失败的,残破的黄龙旗,在寒风中,无力地飘荡。

    【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它像一记最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中体西用”的脸上。】

    【它向全世界证明:一个不进行彻底制度变革的农业国家,哪怕拥有几艘先进的军舰,也永远不可能战胜一个已经完成了近代化转型的工业国家。】

    【这是一个时代的碾压,无关一两个将领的英勇。】

    所有帝王,都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他们心中,那最后一丝侥幸,那最后一缕希望,随着北洋水师的沉没,彻底……石沉大海。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