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第63章平型关与台儿庄,胜利的曙光!

第63章平型关与台儿庄,胜利的曙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天幕镜头沉下,坠入山西东北部的群山。

    秋雨冰冷,将连绵的山脉浸泡得一片灰蒙。

    一条狭窄的土路,在两山之间的峡谷中蜿蜒。

    平型关。

    道路两侧的密林与高地上,无数身影趴伏在湿滑的泥地里,与山石草木融为一体。

    他们是八路军115师的将士。

    装备是那样简陋,许多人身上的单衣早已被冷雨打透,嘴唇冻得发紫。

    没有热饭,更没有肉汤。

    他们怀里揣着冰冷的生土豆,胸膛里却烧着一团火。

    “这支兵马的武备……”

    贞观殿内,军神李靖眉头紧锁。

    在他眼中,这支军队的装备,比之前那支精锐的德械师差了何止一个档次,甚至远不如许多地方军阀。

    此战,真能胜?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里那轻蔑的嗤笑,仿佛还在众人耳边回荡。

    “一群乌合之众……”

    “正好让他们聚集起来,也省得我们一个个去找了。”

    画面陡然一转。

    山谷的尽头,出现了日军的行军队列。

    长长的汽车与马车队,满载着火炮和补给,大摇大摆地驶入了这条死亡谷道。

    他们是日军最精锐的“钢军”——板垣师团的辎重与后卫部队。

    士兵们哼着军歌,步枪随意地搭在肩上,浑然不觉,自己的半只脚已经踏入了地狱。

    当最后一辆汽车驶入伏击圈的刹那——

    “嘀嘀嗒——嘀嗒——”

    尖锐、高亢的冲锋号声,如同利刃,瞬间撕裂了山谷的雨雾!

    “打!”

    一声令下,山摇地动!

    埋伏在两侧高地的八路军将士,将一捆捆手榴弹,用尽全身力气奋力掷下!

    山谷中,爆炸声连成一片,火光冲天!

    日军的汽车一辆接一辆被炸成扭曲燃烧的铁壳。

    紧接着,无数穿着浅灰色军装的身影,真的如猛虎下山,从高地上怒吼着冲杀下来!

    步枪开火的脆响,机枪的咆哮,战士们震天的喊杀声,响彻云霄!

    日军的精锐部队反应极快,短暂的慌乱后,立刻组织反击。

    可在这狭窄的地形中,他们的火炮成了废铁,兵力被彻底分割,瞬间陷入了绝对的被动。

    战斗,迅速演化为最原始、最残酷的白刃相接。

    一个年轻的八路军战士,打光了所有子弹,他怒吼着,端起刺刀冲向一名日军。

    对方拼刺技术远胜于他,只一招,就将他手中的步枪狠狠挑飞。

    日军狞笑着,将刺刀对准了他的胸膛。

    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那年轻的战士竟不退反进,用自己的胸膛,猛地迎上了那冰冷的刀锋!

    在刺刀贯体的剧痛中,他死死抱住了惊愕的敌人,另一只手,决然拉响了腰间的最后一颗手榴弹。

    轰——!

    血肉横飞。

    这一幕,让天幕前所有帝王的心脏都狠狠一抽。

    这不是军队的较量。

    这是意志的碾压!

    战斗结束时,雨还在下,冲刷着峡谷中粘稠的血水。

    日军板垣师团辎重部队,全军覆没。

    山谷里,只剩下烧焦的车辆残骸、散落的物资,以及层层叠叠的日军尸体。

    天幕之上,一行大字轰然浮现: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此战,击碎“日军不可战胜”之神话!】

    “好!好!好啊!”

    奉天殿内,朱元璋一掌拍在龙椅扶手上,须发微颤,虎目之中,竟已泛红。

    压抑了整整两日的憋闷与怒火,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天幕上的地图再次变化。

    日军在华北的攻势虽遭迎头痛击,但其主力并未伤筋动骨。

    很快,两个巨大的、致命的红色箭头,分别从南北两路,如同一双钢铁巨钳,向着一个名为“徐州”的重镇,凶狠地夹击而来!

    “不好!”

    魏王宫中,曹操脸色骤变。

    “这是要围歼国军主力!”

    气氛,再度绷紧。

    所有人都明白,平型关终究是一场伏击战,胜在奇,胜在势。

    而徐州,将是一场决定数十万大军生死的战略决战!

    镜头给到了一个叫“滕县”的小城。

    守卫此地的,正是那支背着“死字旗”出川的川军。

    师长王铭章,率领着他那支装备落后的部队,在日军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下,死守不退。

    城墙被炸塌了,他们就在废墟里打。

    子弹打光了,他们就抡起大刀,端着刺刀,与敌人肉搏。

    这一战,为整个徐州会战的战略部署,争取了整整三天,无比宝贵的时间。

    最终,城破。

    师长王铭章在巷战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全师官兵,伤亡殆尽。

    刚刚还为川军动容的帝王们,再度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那面“死后裹身”的“死字旗”,竟是如此沉重。

    但川军的血,没有白流。

    镜头聚焦于徐州城内,一位桂系将领,李宗仁。

    他利用川军用生命换来的三天,调兵遣将,在徐州附近一个叫“台儿庄”的地方,张开了一个巨大的口袋。

    他要用日军最精锐的矶谷师团,来祭旗!

    战斗的惨烈,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台儿庄,这座古老的运河小城,在炮火中化作了一座巨大的绞肉机。

    日军凭借装备优势,一度攻入城内。

    中国军队随即组织起无数支“大刀队”,在断壁残垣间,与日军展开了最残酷的巷战。

    一间房屋,一个院落,一条街道,双方反复拉锯,尸体堆积如山。

    整座古城化为焦土,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反复浸透。

    就在战况最胶着的时刻,最震撼人心的一幕出现了。

    一处被日军占领的民房,成了一个难以拔除的火力点,死死压制着中国军队的冲锋。

    突然,一个身影从残垣后猛地冲出。

    他的身上,捆满了手榴弹,手中拉着已经冒出青烟的导火索。

    他像一颗呼啸的炮弹,决绝地冲向了那座房屋。

    “轰——!!!”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那座房屋连同里面的数十名日军,被一同掀上了天。

    爆炸的火光,映亮了天幕前,每一位帝王那张写满震撼的脸。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咸阳宫内,秦始皇嬴政看着那团尚未熄灭的火光,一字一顿,声音沙哑。

    最终,在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后,中国军队外围的包围圈,死死合拢。

    攻入台儿庄的日军,成了瓮中之鳖。

    【台儿庄大捷!歼敌万余!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之胜利!】

    胜利的欢呼声,响彻了整个中华大地。

    这不再是平型关那样的伏击战,而是一场堂堂正正的、硬碰硬的阵地战大捷!

    它如同一剂强心针,狠狠注入了整个民族的血脉!

    天幕上,欢呼声中,一个满身是血、浑身缠满绷带的中国士兵,靠在断壁上,枕着自己的枪,带着一丝疲惫的微笑,沉沉睡去。

    旁白,在此时缓缓响起,声音里带着挥之不去的沉痛:

    “台儿庄的胜利,是用三万多名中国将士的生命,和一座千年古城的毁灭换来的。”

    古城战后经重建部分恢复。

    画面渐渐暗下,但那股紧张的氛围并未消散。

    “然而,一场战役的胜利,无法改变整个战局。恼羞成怒的日军,调集了空前庞大的兵力,剑指华夏腹地——武汉。”

    “这一次,华夏的国运,又被押在了一场百万人的决战之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