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穿成继母,我靠种田封一品诰命-> 第18章、教训徐八婆

第18章、教训徐八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自打何六姨撞见夏晚割肉买排骨后,便到处跟人说,不过几天的功夫,村里关于夏晚挣了大钱的流言,就满天飞。

    罗晓英听见了,忧心忡忡地跑来告诉夏晚。

    夏晚听了,却是哈哈一笑:“说就说呗,她们说的也没错。嫂子这些日子帮我干活,我挣了多少钱,嫂子最清楚不过,比起在码头上扛货出力气,我确实是挣了大钱,她们也没说错。”

    罗晓英担心:“可这些话,传的实在不好听,你凭手艺挣的钱……”

    “没事”,夏晚笑着说,“我还准备过几天,请嫂子陪我跑一趟丰水村呢,我想给家里重新建个灶房。到时候啊,指不定还会传些什么话出来呢。”

    罗晓英是丰水村嫁过来的,罗家又是丰水村的大姓,一半以上的人家,都是沾亲带故的。

    罗晓英:“你家的灶房不是好好的,还盖灶房做什么?”

    夏晚:“嫂子,我也不瞒你,这十来天,村前这片山,我们都巡查完了,没找到什么能卖上钱的东西。我也就会做些点心,醉仙楼给的价钱虽不错,可量不大,我想在县里做点心生意。想攒点钱,秋天送小山去私塾读书。”

    罗晓英担心:“你卖给醉仙楼的那些点心,只怕外头不好卖吧?”

    夏晚摇头:“自然不卖那些贵重的,做些好吃又便宜的,县里寻常百姓人家买得起的点心,到时嫂子还得帮我。”

    她这些日子,也没白跑县城,该打听的都打听过了,县里就两家点心铺子,一家叫酥香阁,跟醉仙楼一样,属于高档消费。另一家叫王记点心,比酥香阁便宜些,属于中档定位。

    就缺一家卖给普通老百姓的点心铺子——开铺子成本就上去了,在菜场摆摊正好合适。

    罗晓英毫不犹豫应下:“我肯定愿意的呀。”看夏晚当真不在意,也就搁下了这事。

    这天下午,夏晚带着两个孩子,在小溪边清洗刚摘回来的桑叶。

    快要洗完时,一阵嘈杂的说笑声由远及近。

    夏晚抬起头,只见徐八婆正领着两个妇人,一人提着一个木桶一个木盆,朝这边走来。

    夏晚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徐八婆身后的两个妇人,一个是住在徐八婆隔壁的李婶儿,按辈分,夏晚得叫她一声婶子;另一个正是何六姨。

    这三人的家,可在村西头,平常洗衣,都往村里的大池塘去,怎么突然跑这么远,到小溪边来,只怕不是单纯来洗衣服的。

    夏晚心里有了防备。

    果然,这三个人说是来洗衣服,才在下手边的一处地势缓的地方放下手中的木桶木盆,徐婆子皮笑肉不笑地开了口,一双三角眼盯着夏晚,说:“哎哟,夏三侄女儿,洗这么多桑叶,做什么用呢?”

    “莫不是,你见天去县城卖的东西,是这桑叶做的?”

    一双眼睛像探照灯似的。

    夏晚心里跟明镜似的,何六姨将自己买肉买排骨的事情张扬出去后,只怕有人会沉不住气,找上门来打探她做什么生意。只是她没想到,第一个明目张胆上门来打探的,会是上次被她冷脸怼回去的徐八婆。

    夏晚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既然之前就已经得罪了,如今更好办,连客气都省了。她沉下脸,冷冷地说道:“这是我家的事,就不劳八婆费心了。”

    一句话,直接把天给聊死了。

    徐八婆的脸当即就拉了下来。

    旁边的何六姨见状,赶紧打圆场,脸上堆着笑,用一种自以为亲热的语气说:“哎呀,三侄女儿,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近人情嘛。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乡里乡亲,不过是看你天天去县城,最近又买肉又买排骨的,随便问一问罢了。要是有什么发财的路子,也说出来,让大家伙儿跟着你一起发财嘛。”

    “发财?”夏晚闻言,冷笑一声,抬起头,目光像刀子一样刮过何六姨那张堆满假笑的脸,“哎呀,何六姨,我倒是记得,前些日子,你家何大哥在河里捕了十几斤鱼,你怎么不说‘有财大家一起发’,给每家每户送上一条呢?”

    “我怎么听说,那些鱼,全都送到县城里的酒楼卖钱了,一个铜板也没给大家分呢?”

    何六姨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旁边的李婶儿大概是觉得夏晚的话太不留情面,帮腔道:“三侄女儿,你这话就说得太过了。谁家挣的不是辛苦钱?哪有白白跟人分的道理?”

    “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嘛!”夏晚立刻接话,声音陡然拔高,“我好不容易找到一点赚钱的门路,挣的也是辛苦钱!怎么到了我这里,就活该要把赚钱的法子告诉你们,带着你们一起发财了呢?”

    三个婆子被她这番话说得哑口无言,讨不到半点便宜,索性撕破了脸皮,一人一句地刻薄起来。

    徐八婆斜着眼:“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以前命硬得呢,接连克死两个大后生。”

    李婶儿点头:“好不容易骗着一个外乡来的男人,倒是嫁出去了,可惜,只能给人家当后娘,指不定啊,人家就是图个清闲,好找她当免费的佣人婆。”

    徐八婆:“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以前好吃懒做,还好赌,现在指不定是走了什么歪门邪道,才挣了几个黑心钱!老话可是说的好,女人只要张得开腿嘛,这钱就好挣了。”

    何六姨笑道:“可不是嘛,汉子不在家,挣那种钱,也不会有人发现!”

    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夏晚倒是不生气,对这种人,犯不上动怒。你越是生气,她们就越是得意。她只当是几只苍蝇在耳边嗡嗡叫,手下不停,将清洗好的桑叶装起来。

    她不在意,可两个孩子却受不了。顾小山和顾小溪气得小脸通红!

    顾小溪眼圈都红了,手指着徐八婆:“不许你们说我娘!”

    顾小山也大声反驳:“我娘凭本事挣钱,不偷不抢,你们胡说八道!”

    两个孩子本就没跟人吵过架,哪里是徐八婆这种积年老泼妇的对手。徐八婆见夏晚不理她,正愁一肚子火没处发,立刻将矛头对准了两个孩子。

    “哟哟哟,两个拖油瓶还敢顶嘴了?你们傻不傻,她又不是你们的亲娘!”她叉着腰,唾沫横飞,“一个个有娘生没娘养的东西,还被后娘给糊弄住了,帮她说起话,可真是比拉磨的驴还蠢!”

    “有娘生没娘养”,这句恶毒的咒骂,像一根淬了毒的针,狠狠地扎进了两个孩子的心里。顾小溪“哇”的一声,当场就大哭了起来。

    顾小山更是气得浑身发抖,眼睛通红。他看着伤心的妹妹,再看看喋喋不休的徐八婆,一股怒火直冲头顶。情急之下,他猛地抱起溪边一块石头,用尽全身力气,朝着徐八婆面前的溪水里,狠狠地扔了进去!

    “噗通”一声,巨大的水花冲天而起,劈头盖脸地溅了徐八婆一身。

    “啊——!你个杀千刀的小畜生!”徐八婆尖叫起来,指着顾小山,破口大骂,“敢拿水泼我!看我今天不撕了你!”

    夏晚原本的意图,只是想让两个孩子亲身感受一下,这个村子里,既有车大叔一家那样的善良邻居,也有徐八婆这样的恶邻。让他们早点明白,人心险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以诚相待。

    以后遇上徐八婆这样的恶邻,要有防备之心。

    可她还是低估了徐八婆的恶毒,一句“有娘生,没娘养”,一下子燃起了她的怒火。

    她猛地站起身,二话不说,端起木桶,走到溪边,手臂一扬,满满半桶水,朝着还在撒泼的徐八婆,猛地泼了过去!

    “叫你一声八婆,是看在你是长辈的份上!”夏晚的声音冷得像冰,“可你一把年纪,为老不尊,当着我这个当娘的面,骂我的孩子有娘生、没娘养!我看你这张臭嘴,才是真的要好好洗一洗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把李婶儿和何六姨都吓了一大跳。她们以前也只是听说过,这上溪村最泼辣也最能干的,夏晚算一个。

    可亲眼见到,才知道传言不虚。这哪里是泼辣,这简直是不要命的架势!

    徐八婆被泼了个透心凉,浑身上下都在滴水,狼狈不堪。她气得浑身发抖,理智尽失,当即将自己桶里的衣服往溪边的石头上一倒,舀了满满一桶水,就要朝夏晚泼过来报复。

    只是她被气昏了头,没注意到脚下,踩在一块长满了青苔的石头,还没站稳就用了力。水没泼到夏晚这边来,自己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整个人仰面朝天,结结实实地跌进了身前的小溪里。

    溪水不深,只到她腰部,淹不死人。但那一下摔得结结实实,屁股硌在石头上,疼得她当场就“哎哟哎哟”地叫唤起来。

    又因一叫疼,被灌了两口水,呛得咳个不停,眼泪横飞。

    顾小山和顾小溪看见她那狼狈的样子,先是一愣,随即“噗嗤”一声,哈哈大笑起来。

    夏晚却没有笑。她走到两个孩子身边,蹲下来,看着他们,一脸严肃地说道:“看见了吧?这就是现世报。做人不能做坏事,更不能说坏话,不然,老天爷都要惩罚你。”

    李婶儿和何六姨顾不上听夏晚说话,赶紧手忙脚乱地去扶还坐在水里的徐八婆。

    夏晚则挑上水桶,背上背篓,叫上两个孩子走了。

    徐八婆上了岸,缓过了咳嗽,立刻放大话:“夏晚!你个杀千刀的!我跟你没完!”

    夏晚却连头都没回,只是高声对两个孩子说:“记住娘的话,以后在村里遇见这种跟疯狗一样的人,绕着路走就行了,千万别搭理,听见没有?”

    顾小山和顾小溪回头一看徐八婆掐着腰叫骂的样子,异口同声回答,“听见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