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蒙冤入狱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 第120章 无力

第120章 无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做完这一切,几名死士如同他们出现时一样,带着张宏的遗体,悄无声息地离开。

    只留下别墅内外的死亡与那句刻在墙上的血泪之言,在寂静中无声地诉说。

    ——————

    陈泰别墅的爆炸声,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稍远处的邻居,在迟疑和恐惧中,最终还是选择了报治安局。

    釜城治安局的人,在事件发生约半小时后,才姗姗来迟。

    灯光闪烁,划破了湖畔别墅区惯有的宁静与祥和。

    现场很快被封锁。

    经验丰富的治安官皱着眉头,审视着别墅内的惨状:

    爆炸的破坏,陈泰及其侄子、安保人员明显是被利刃等冷兵器精准击杀的尸体;

    以及那面墙上触目惊心的刻字。

    治安官看着这句话,心头一阵沉重。

    他几乎立刻联想到了近期在釜城发生的那几起针对退休执法者的、风格类似的复仇案件。

    “长官,初步判断,”

    一名负责痕迹检验的警员上前汇报,脸色凝重。

    “现场发生了两次爆炸。”

    “第一次爆炸中心在书房中央,威力较大,摧毁了主要家具和部分承重结构。”

    “第二次爆炸……位置非常近,就在受害者陈泰先生的倒卧处。”

    “几乎是紧贴身体引爆,造成了致命伤害。”

    他翻动着手中的初步检测报告,语气带着不确定。

    “两次爆炸的残留物成分相似,都显示出……自制爆炸物的典型特征。”

    “工艺粗糙,威力却不小。”

    “目前还无法确定两者是否出自同一批材料或同一人之手,需要更详细的调查分析。”

    治安官眉头紧锁:“其他发现呢?”

    “其他死者,包括陈正勇先生和六名安保人员,皆是被利器瞬间毙命,手法极其专业。”

    “现场被清理过,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外来者的有效生物信息或足迹。”

    警员顿了顿,抬头看向那面触目惊心的墙壁,“目前最明确的线索,只有这个。”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墙上的刻字。

    “你曾诬陷我炸死旁人,今朝,且亲身一试这毁灭之味!”

    探长低声念着这句话,脑海中飞速运转。

    “‘诬陷我炸死旁人’……查!”

    “立刻排查陈泰经手过的、所有与爆炸物相关的旧案!”

    “重点是那些被定罪的、尤其是声称自己被冤枉的嫌疑人!”

    命令下达后,整个专案组忙碌起来。

    卷宗被一箱箱调取,治安员们埋首在泛黄的纸页和电子档案中快速筛查。

    时间在翻动纸页和键盘敲击声中流逝。

    大约半小时后,一名年轻治安员拿着两份档案快步走来:“长官,找到了!”

    “十年前,张兆远被控故意引发爆炸致人死亡,抓捕者就是陈泰。”

    “张兆远在庭审时多次喊冤,声称是被人陷害的。”

    “但最终还是被判入狱,入狱第三年在狱中斗殴不治身亡。”

    “而他的父亲张宏,是一名资深炸药武器工程师!”

    治安官接过档案,目光落在张宏那张苍老的照片上。

    “张宏……儿子冤死,具备专业爆破知识……”

    他抬头看向那片废墟,“他有充分的动机,也有能力制作炸弹。”

    线索,似乎清晰地指向了一个方向。

    一个被陈泰昔年冤案逼入绝境的父亲,携带着自制的炸弹前来复仇。

    现场那刻意留下的判词,几乎明示了复仇者的身份与动机。

    然而,当治安官试图还原当晚的具体经过时,却发现自己面对着一堵密不透风的墙。

    张宏是如何突破安保的?

    爆炸后他如何离开?

    现场为何被清理得如此彻底,连一个确切的脚印都没留下?

    “这么大的动静,他一个人恐怕难以完成,”治安官低声分析道。

    “肯定有帮手,而且不是一般的帮手。”

    可这也仅仅是猜测。

    现在的关键是搜捕张宏。

    半天后,他们找到了张宏租住的那间破旧筒子楼。

    屋内残留着明显的化学品气味和少量制作爆炸物的痕迹,进一步印证了他的嫌疑。

    然而,人去楼空,除了证明他确实有能力、也有决心实施复仇之外;

    并未留下任何能指向其当前下落或所谓“同伙”的有效线索。

    张宏这个人,仿佛在完成复仇后,便彻底人间蒸发了。

    治安局只能布下常规监控,严密监视其可能接触的旧关系与社会痕迹;

    但所有人都明白,希望渺茫。

    案件调查至此,陷入了僵局。

    “又是这样……”治安官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无力。

    近期一连串的案件,都是如此。

    目标明确,手法狠辣,事后清理极其干净,还会留下这种充满个人复仇色彩的语句。

    治安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却连凶手的尾巴都摸不到,仿佛是在和一群幽灵作战。

    上面给的压力很大,要求尽快破案,平息影响;

    同时又要控制知情范围,避免引发更大的恐慌和对执法体系的不信任。

    一周后,调查报告的最终版不得不形成。

    在来自上层“尽快破案”的巨大压力下,报告的结论部分带着几分不得已的模糊:

    “……综合现场证据、物证检验及历史卷宗,基本认定此案系由在逃人员张宏(原炸药工程师)为子复仇所主导。”

    “鉴于现场存在诸多无法合理解释的疑点,不排除有不明势力介入协助。”

    “本案将与此前系列复仇案件并案处理,并对张宏进行全网通缉。”

    与此同时,对外统一口径则变成了:

    “燃气管道泄漏引发的意外爆炸,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无能吗?

    或许。

    但更多的是身处庞大机器中的无奈。

    治安官隐隐感觉到,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推动着这一切,治安局只是被动应对的棋子。

    追查下去,谁知道会触碰到哪方势力的利益?

    不如就此结案,既能对上有所交代,也能避免引火烧身。

    然而,陈泰的死,如同在已经暗流汹涌的釜城,又投下了一颗巨石。

    消息尽管被尽力压制,但在特定的圈子里,依旧不胫而走。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