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65,靠打猎,我把妻女宠上了天-> 第43章 接人

第43章 接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接知青。

    这三个字一钻进耳朵,刘满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这活儿可是村里出了名的烫手山芋。

    那些从城里来的知识分子,一个个细皮嫩肉,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干活不行,屁事还特别多。

    嫌吃的差,嫌住的烂,嫌农活又脏又累。

    伺候起来比伺候祖宗还费劲。

    最要命的是,这些人金贵得很,要是在村里磕了碰了,或者生了病,大队都得担责任。

    说白了,这就是个吃力不讨好,还没半点油水可捞的苦差事。

    村里稍微有点门路的人,都躲得远远的。

    王建国看出了刘满脸上的不情愿,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的褶子都挤到了一起。

    “刘满啊,我知道这事儿委屈你了。”

    “可你看看咱们村,老的太老,少的太少。”

    “剩下的那些,不是滑头就是懒汉,把人交给他们我实在不放心。”

    “万一路上出了岔子,我这个大队长可就当到头了。”

    “思来想去,整个红升大队,也只有你最合适。”

    “你力气大,脑子也灵光,遇事沉得住气,把人交给你我才睡得着觉。”

    王建国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半是吹捧半是诉苦。

    刘满沉默着,没有立马开口。

    他知道,大队长说的是实话。

    可他心里还是有一百个不愿意。

    他只想安安生生过自己的日子,不想去掺和这些麻烦事。

    王建国看着刘满紧锁的眉头,又往灶坑里添了一把柴火。

    “我知道,为了你家新房子的事,我已经麻烦你太多了。”

    “这次算我老王家欠你个人情。”

    “以后但凡有啥事,只要你开口,我绝不说半个不字。”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满还能说什么。

    人家刚刚帮了自己天大的忙,自己转头就拒绝他这点小事,那也太不是东西了。

    做人不能这么干。

    刘满端起碗,将那碗已经有些凉了的白开水一口喝干。

    他把粗瓷碗重重地放在炕沿上,发出一声闷响。

    “行。”

    “这活我接了。”

    听到这个字,王建国那张愁苦的脸,瞬间就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

    他高兴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好兄弟,我就知道你最靠得住。”

    “事情不难,下午三点半,知青们坐的客车会到县里的汽车站。”

    “你到地方,找到咱们红升大队的牌子就行,我已经让大队会计家的二小子在那儿等着了。”

    “你跟着他把人接上,带回来就行。”

    刘满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老式挂钟,时针已经指向了一点多。

    从村里走到县汽车站,几十里山路,紧赶慢赶也得两个小时。

    时间确实不早了。

    他站起身,不再耽搁。

    “那我这就出发了。”

    王建国连连点头,亲自把刘满送到了院子门口。

    “路上当心点,早去早回。”

    “等知青安顿好了,我让你嫂子把那块好肉炖上,咱哥俩好好喝一杯。”

    “辛苦你了兄弟。”

    刘满摆了摆手,没再回头,迈开大步就朝着村外的山路走去。

    凛冽的寒风像是刀子一样,刮在人的脸上生疼。

    刘满裹紧了身上的旧棉袄,脚下的步子又快了几分。

    几十里的山路崎岖不平,寻常人走一趟,腿肚子都得转筋。

    可对刘满来说,早已经习以为常。

    他抄着近道,翻过两个山头,在下午三点刚过的时候,就赶到了尘土飞扬的县汽车站。

    汽车站门口的空地上,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这些人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一个个手里都举着写着各个大队名字的木牌子。

    他们大都穿着破旧的棉袄,脸上带着被风霜侵蚀过的沧桑,正聚在一起唉声叹气。

    “他娘的,真不知道上面是咋想的。”

    “好端端的城里娃,非得弄到咱们这穷山沟里来受罪。”

    “咱们自己都快吃不饱了,现在又来一帮吃白饭的,这日子可咋过啊。”

    “谁说不是呢,来了一点活不会干,还天天喊着要吃细粮,比地主老财还难伺候。”

    “去年分到我们大队的那几个,春天刚到就病倒了一大片,天天哼哼唧唧的,还得派人去给他们熬药。”

    抱怨声此起彼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愁苦和无奈。

    刘满心里也跟着暗叹一口气。

    上面的政策就是这样,他们这些底下的小老百姓,除了接受,别无他法。

    他扫视了一圈,很快就在人群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那块写着“红升大队”的牌子。

    牌子下面,一个看着只有十六七岁的瘦弱少年,正冻得鼻涕直流,缩着脖子来回跺脚。

    刘满走了过去。

    “我是刘满,王大队长让我来接人。”

    那少年看到刘满,像是看到了救星,眼睛都亮了。

    “刘满哥,你可算来了,我都在这儿等半天了。”

    “我爹说,这次分到咱们大队的,是两男一女,一共三个人。”

    “等会儿车到了,咱们把人对上号,领回去就算完事了。”

    刘满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两人就这么站在寒风里,又等了将近二十分钟。

    一阵“嘎吱嘎吱”的刹车声,伴随着浓重的黑烟,一辆破旧的绿色大客车,摇摇晃晃地停在了站台前。

    车门一开,周围原本还在抱怨的人群,立刻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全都朝着车门涌了过去。

    一时间,叫喊声响成了一片。

    “红旗大队的知青,到这边来。”

    “胜利公社的,看这里。”

    “前进大队的,有没有前进大队的。”

    嘈杂的人声中,一个个穿着崭新干净的蓝色或者灰色中山装,背着行李包裹的年轻男女,睡眼惺忪地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们看着眼前这片黄土飞扬的陌生环境,和周围这些衣衫褴褛的庄稼汉,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迷茫和抗拒。

    刘满没有跟着人群去嚷嚷。

    他只是站在原地,目光平静地投向那辆还在不断下人的客车。

    不知道这次来的,会是些什么样的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