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穿书后我成了女配她哥-> 第229章 华妃娘娘的哥哥(31)

第229章 华妃娘娘的哥哥(31)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而就在那短短的一刹那,年羹尧下令士兵继续杀敌。

    片刻之后,清军反应了过来,还想继续反抗。

    奈何如今清军军心涣散,无论他们再怎么打,都没有年羹尧的士兵那么气势高昂了。

    后来迫于无奈,迫于死亡的压力,不少士兵都纷纷丢下了武器,朝后跑去。

    见状,年羹尧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立马下令开始追捕清军。

    直到追了一天一夜后,共俘虏士兵3万余人。

    杀敌,5万余人。

    这一仗,年羹尧大获全胜!

    暂时把清军打跑了以后,年羹尧也并未松懈下来。

    一边吩咐人把允礼的人头给胤禛送去,一边部署好陕西四川边境的防线。

    随后就带领大部队,直逼准噶尔。

    准噶尔的军队在与允礼汇合的前一天,中了年羹尧的计。

    当时就有不少饮用了河水的士兵,出现了腹痛拉肚子脱水等情况。

    噶尔丹还以为是突然出征,士兵身体不适应这边的环境,特意下令整军三天。

    但三天之后,他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军中士兵开始大批量的出现了发烧呕吐等症状,经过军医诊定之后,被证实为瘟疫。

    士兵大量感染了瘟疫,连自身性命都难保了,那这战争还如何能打得下去?

    可这次双面夹击年羹尧,是胜算很大的一场仗。

    噶尔丹不甘心就此罢休,但能上战场的士兵不足1万人,就这么点人去和年羹尧打,还不够对方乱砍的。

    去了也只是送人头。

    见此,他只能放弃和清朝政府的约定,带领士兵往后退。

    想等士兵治好身上的病以后,再来收拾年羹尧。

    就在他收拾东西准备撤回准噶尔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个谋士出主意道:

    “大汗,如今我军大肆感染瘟疫,此病情来势汹汹,能让平日力壮如牛的士兵都病歪歪地躺下。”

    “咱们不如伺机把这些沾染了瘟疫的东西,传到年羹尧那边?”

    “到时候让对方的大军也感染瘟疫,咱们赶紧让军医研究治瘟疫的法子,在对方大军感染瘟疫的时候,我们的士兵已经好转,正是我们攻打年羹尧的好时候啊!”

    不得不说,谋士这话是很有诱惑力的。

    噶尔丹本来已经想后退了,但听了谋士的话以后,他觉得也有几分道理。

    “军师说的有理,那赶紧去把所有军医给我找来,在五天之内,必须研究出治瘟疫的法子!”

    “然后再派人去把那些感染了瘟疫的人用过的东西,朝着年羹尧那边丢!”

    到时候年羹尧的将士一旦感染瘟疫,将毫无抵抗之力,只会任由他们长驱直入!

    —

    噶尔丹和年羹尧各有各的心思。

    击败了允礼的大军以后,年羹尧一路来到青海连接准噶尔的地境。

    他并未有片刻的休息,而是直接招来了自己留在这里的亲信,徐成刚:

    “噶尔丹那边可有什么情况?”

    “对方是退回了准噶尔,还是继续留在边境安营扎寨?”

    徐成刚恭敬地朝他行了一个军礼,随后说道:

    “我们一直按照将军的吩咐,把药下进了水里,又把感染了瘟疫的东西弄进了敌方军营。”

    “准噶尔大军确实也如同将军所料,未能成功与清朝军队结合,便大肆感染了瘟疫。”

    “不过在瘟疫传开以后,噶尔丹并未带领士兵逃回准噶尔,而是继续安营扎寨,看样子似乎是不甘心,还要继续和我们打。 ”

    “但因为此前的种种,咱们的人已经进不去他们的营地,只能从外围打探消息。”

    “探子传来,准噶尔的士兵中,只有少数的士兵是健康的,要是将军准备出击,如今是最好的时候!”

    听完徐成刚的话以后,年羹尧点点头:“事不宜迟,也不知对方什么时候会研究出治疗瘟疫的法子,我们就得趁他病,要他命!”

    “我吩咐人买回来的草药你们一直在服用吧?”

    早在给对方投放瘟疫的时候,年羹尧就已经让人买了预防瘟疫的药放在军中。

    吩咐到时候一旦计划成功,我方士兵就要开始每日服用药,预防瘟疫。

    他能想出让对方感染瘟疫的计策,对方察觉瘟疫有极强的感染性以后,必定也会用这样的方法对待他。

    他得保证自己的士兵们身体健康,才能开疆扩土。

    徐成刚:“请将军放心,我每日都吩咐军医熬药,营帐中的士兵,人人都在服药。”

    听到这里,年羹尧满意的点了点。

    伸手拍了拍徐成刚,赞了一句:“事情办得不错,没有阳奉阴违。”

    “等我顺利拿下噶尔丹返回四川以后,必定少不了你的好处!”

    徐成刚听着这话,倒是露出了个笑:“是。”

    年羹尧:“事不宜迟,即刻下去点兵,本将军要亲自带领人马,活捉噶尔丹。”

    徐成刚:“是,属下这就去点兵!”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时候,朝廷和准噶尔就矛盾重重了。

    准噶尔几次三番在边境挑事,当年康熙皇帝三次亲征,最终才平定了谋反的噶尔丹。

    但太平日子没过几年,对方休整好了以后,即刻又开始煽动罗卜藏丹津叛乱。

    对于这样一个随时会有隐患的部落,年羹尧的想法是,直接灭了他们,以绝后患。

    可是准噶尔部的人数确实也不少,全杀了的话,对他日后的名声不好,对那些被准噶尔贵族压迫的平民,也不公平。

    年羹尧想,等他斩杀了准噶尔部所有的贵族首领以后,就把那些平民调到各地生活。

    只要他们不聚众在一起,闹事的机会就小。

    只要他们安分,他就能给他们太平日子过。

    到时候再让自己某个儿子去管理准噶尔部,短时期内,应该不会再发生叛乱了。

    年羹尧想着日后对于准噶尔部的安排,与此同时,徐成刚已经调集了所有驻扎青海的士兵。

    足足26万,这可是比年羹尧刚来西北时的士兵还要多上几万。

    而其中新招纳的士兵,就足足十二万人,全都是反清的汉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