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第215章 芍陂,李信捕鱼

第215章 芍陂,李信捕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秦王政二十年,二月。

    芍陂(qUe、bei)。

    此地位居寿春以南,居大别山北麓余脉。东、西、南三面较高,而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水倾斜。

    此地也和孙叔敖有关。

    他很热心于水利工程,借此安民。所以就修芍陂,用地势引淠水及涧水汇集成湖,以水门调控水量,兼具灌溉与防洪功能。

    公孙劫位居芍亭。

    春风吹来。

    远处有诸多竹筏小舟。

    “扶苏,你可知芍陂是何人所修?”

    “禀先生,是蒍(Wei)敖。”

    “你可知他为何要修?”

    公孙劫继续追问。

    蒍敖就是孙叔敖。

    他是芈姓蒍氏,名敖字孙叔。

    扶苏眺望远处碧波,轻声道:“他于楚境下膏泽,兴水利。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收九泽之利,则殷润国家,家富人喜。”

    “善。”

    公孙劫颔首赞赏,指向北侧道:“昔日楚考烈王灭鲁迁都钜阳,又因合纵攻秦失败,便顺势迁至寿春。寿春就在芍陂以北,可灌良田万顷。凭借芍陂,便无需忧虑粮食。”

    “劫君所言甚是。”

    “见过大王。”

    公孙劫抬手一笑。

    秦王政抬手指向凉亭。

    “先坐。”

    “嗯。”

    两人相对而坐。

    扶苏恭敬在旁候着。

    凉亭外则有赵高等人站着。

    这回赵高之弟赵成也捞了些军功,他亲自驾驶战车,领河东郡冲锋。目前就留在寝丘,担任县尉。

    “来,你要的炒菽。”

    秦王政笑着将布袋递了过去,里面是用陶锅炒熟的黄豆。公孙劫在赵国时,就有这习惯。因为他经常要处理政务至深夜,也常肚子饿。公孙劫又不喜麻烦别人,就常备些菽豆肉干。

    久而久之,就有了这习惯。

    倒不是公孙劫多喜欢吃。

    纯粹是这年头条件就这样……

    要什么没什么。

    “有劳政哥。”

    “这说的什么话?”秦王政面露微笑,淡然摆手道:“此次秦国是势如破竹,而你给秦军下的命令,更是助秦尽收楚民之心。沿途而过,楚人皆是喜迎王师。还有竖立的英烈碑,令秦卒奋勇向前。张苍所写的《民以食为天》也是甚好,字字珠玑、深入浅出,但凡识字的就都能读懂。”

    “我只是做了些小事而已。”

    公孙劫笑着摇头。

    这篇文章反复修改数十次。

    把张苍都气的骂娘。

    扬言就是最后一版!

    如若再改,他就跳河里明志!

    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千余字,主要讲述了寝丘老农槐的事迹。他家的良田被县吏低价买走,全家沦为庸耕者。他的儿子因徭役而累死,楚军溃败后,逃卒将他的儿媳侮辱至死!

    最后就剩下女孙这根独苗。

    秦军进驻寝丘后,不入民宅不扰百姓。并且为饥民分馒头,炖羊汤。经编户齐民后,秦国又分给他二十亩良田。

    老农槐无比感激,想要请秦卒入宅休息,可秦卒宁可淋雨也不入宅。最后老农感动的涕泪横流,对秦王是歌功颂德。并且还检举了藏匿的楚国溃卒,因此得到公士爵位!

    实际上就没槐这个人,就有点类似是佚名。这些事迹都是糅杂而成,并非是一个人的事。

    但这些都不重要。

    后续这篇文章会张贴至各处。

    “信,拜见大王!”李信从竹筏跳了起来,鹿皮靴都被河水打湿,鱼篓里面则有两条鲜美的河鱼,“大王,这是信刚从河里打上来的鱼。”

    “交给庖人处理。”

    秦王政摆了摆手。

    李信连忙抬手告退。

    这事其实还和公孙劫有些关系……

    他们来至芍陂后,公孙劫就顺势提了嘴,说芍陂内的河鱼相当鲜美。现在正值二月,倒是能捞上来两条尝尝。秦王政闻言也是附和,就让人去捞鱼。

    万万没想到啊……

    李信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亲自撑着竹筏就去结网捕鱼。

    这操作着实让公孙劫惊叹。

    李信如此,也是有原因的。秦国即将进攻寿春,目前尚且在准备中,主要还是征调船只。因为寿春引淝水和芍陂为护城河,还有高大的城墙。

    这段日子楚国各地也像是疯了一样,陆续有数千人组成的军队驰援寿春。只是各地要隘已被秦国控制,来的这些楚卒和送死没区别。

    现在蒙武在北,王翦在南。

    只是目前还未发起进攻而已。

    寿春好歹是经过近百年的经营,当初楚考烈王定都寿春就考虑到绝境。寿春北依淮水,东傍淝水。有水陆交通之便,为南北通道军事冲要。

    在建设寿春时,设有诸多水道水门。削折城隅,并在周围建有苍陵城等要戍拱卫,能助楚控扼江东、抵御秦国。

    但是,现在都已被秦攻下。

    那问题来了,由谁主攻寿春?

    先登、斩将、拔旗……

    如今军功就摆在眼前!

    试问谁不眼红?

    自指挥秦楚决战后,王翦就又病了。他本就年事已高,更不想贪功。目前寿春已被秦国围困,攻打下来也只是时间问题,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而李信就是想要领兵主攻!

    攻城战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续不断的进攻、拉扯、消耗。楚国死守陆门水关,还搬运来诸多巨石将城门堵死。

    秦国这边则竖起诸多箭塔,与寿春隔水而望,甚至高过了城墙。王翦是特地让士卒晚上以烟矢射火进城,倒也不是为了强攻或者焚烧建筑。

    这就是起到个骚扰作用。

    为的是打压楚国士气。

    时不时的就来上一波齐射。

    楚卒就只能忙于救火,却无法反击。

    久而久之,便让他们疲于奔命。

    “都已经二月了……”

    秦王政看着远处碧波荡漾,微风拂过,泛起些许涟漪。偶尔有白鹭展开双翅,快速掠过河面捕鱼。

    “劫,你觉得李信如何?”

    “挺好的。”

    “由他领兵主攻寿春呢?”

    “也可。”公孙劫吃着菽豆,同时递给秦王政一把,“李信领兵多年,表现出众。在少壮派中,鲜有人能及。由他进攻寿春,就当是对他的考验。王翦已经年迈,伐楚结束后恐怕也难再用。”

    秦王政吃了两颗菽豆。

    用力的咀嚼着。

    “父亲,这炒菽太硬了。”

    “您还是要少吃些……”

    “无妨,寡人牙口好的很。”

    秦王政遥望远处。

    好似已瞧见巍峨矗立的寿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