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第 184 章 民国时期的口水战,以及炼钢需要的炼焦煤。

第 184 章 民国时期的口水战,以及炼钢需要的炼焦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阎老抠与徐勇昌“煮酒论英雄”后,阎老抠一边调兵遣将,做战斗准备。

    一边与南京常老板,展开了民国时期的“舆论”战,并时而以公开谈话和文告为补充,互相责骂。

    这也是阎老抠首次致电常老板,提出 “和平解决时局”的方案。

    2 月 下旬 , 正在视察工厂运行情况的刘镇庭,收到了一份电报。

    一名参谋乘坐汽车赶到后,快步来到刘镇庭身旁的副官陈二力面前。

    低语几句后,陈二力接过文件夹,上前汇报道:“报告副司令,山西的电报。”

    刘镇庭微微一愣,有些疑惑的问了句:“唔?山西的电报?怎么发到我们这了?”

    陈二力汇报道:“报告少将军,这是山西通电全国的电报,各地电报局都收到了。”

    这下,刘镇庭更加好奇了,伸出手来:“哦?通电全国的电报?拿来我看看?”

    刘镇庭打开一看,原来,这是阎老抠指责常老板的电报。

    阎老抠在电文中,将内战的根源,归咎为常老板的武力统一政策。

    阎老扣还打出了“和平统一”的大旗,“礼让为国,舍此莫由”,以“党事决诸党员,完成整个的党。

    自此以往,党事国事,完全实行党的决议案”为细则,要求常老板“在野负责” 。

    电报大意,就是主张 “全体党员投票解决党国纠纷”,让常老板下野。

    刘镇庭微微一笑,随口说道:“呵呵,原来是打口水战啊。”

    “看样子,这种电文以后还会不少呢。”

    随即,望向陈二力,对他交代道:“以后,这种电文,跟每天要处理的公务文件放在一起,不用再单独呈上来了。”

    “是!少将军。”陈二力应道。

    果然,阎老抠这边刚刚通电全国,常老板那边马上就做出了回应。

    南京的常老板看了侍从室呈上来的电文后,气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破口大骂道:“娘希匹!这个阎百川!竟然还通电全国,公开污蔑我!他想干什么!他的这种行为,简直是叛国叛党!”

    随即,召集手下笔杆子,做出反击。

    至此,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口水战。

    对于阎老抠以下野为逼迫的来电,常老板在两天后的复电中辩称:“革命救国本为义务,非为权利。权利自当牺牲,义务不能诿卸。此时国难正急,非我辈自鸣高蹈之时”。

    在坚拒下野的同时,对阎老抠反击道:“中央始终以和平统一为职志”,“绝非有轻用武力之意。唯对于凭借武力谋危害党国者,舍以武力制裁之外,更有何术以实现和平统一之目的?”

    2月24日,常老板为了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不止一个人对阎老抠有看法。

    于是,又授意“何婆婆”,让他以自己名义致电阎老扣,称:“百川果诚意下野,尽可径自出洋休养,以息谣琢。若欲为人民服务,则请拥护中央”,逼阎老扣下野。

    而晋系、冯系将领则纷纷发表通电慰留阎锡山,一时间争执不下。

    后面,阎老扣又主张“党人治党,国人治国”,在电文中他就声称:“唯党国是以党为主体,个人中心之武力是党国之障碍,必须一齐交还于党,再行编遣”。

    明确反对常老板个人集权,并建议成立元帅府一类的机构参与决定党、国的大政方针。

    常老板再回应道:“若各地军阀效仿诸侯时期,割据称兵,就是叛国叛党,阻碍国家一统!”

    “如果不接受政府编遣,南京方面就只有以武力维护国家的尊严。”

    可是,阎老抠提出的“党人治党,国人治国”的口号,一时间竟成了反蒋派口中的流行语。

    连常老板本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一论调使得,“党国的基础几乎动摇,革命的前途也感到非常的不安” 。

    他一方面致电阎老扣加以反驳,一方面指使五院院长联名发表了一份《告全国军人文》。

    以强硬的口吻,明示各路实力派“须视军队为国家之武力,不应视军队为个人之私产”,以示回击。

    可没想到,他这一举动,更是引起了各地军阀的不满和反对。

    就这样,前前后后,俩人搞了一个月口水战,谁也说服不了谁。

    争论到最后,反对常老板的呼声竟然还越来越高了。

    除了各地军阀之外,就连党内,汪精怪等人也拿“党人治党,国人治国”这一说法攻击他。

    这下,常老板彻底失去了辩论的耐心。

    于是,秘密致电韩复榘、石友三为北路军,整军备武,准备向阎老抠手中的平津挺进。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三月份。

    从美国采购的炼钢厂、炼油厂、卡车工厂、拖拉机厂已经全部开工。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来了。

    洛阳城防司令部,副司令的办公室内,洛阳炼钢厂的总工程师约翰正在向刘镇庭提出诉求。

    约翰,炼钢厂的总工程师,这位美国大叔向来注重仪表,今天却连领带都歪了。

    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一进门就直跺脚。

    “刘将军,我们现在急需炼焦煤。” 约翰焦急的说道,蓝眼睛里满是焦虑。

    他把笔记本往桌上一摊,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数字。

    “如果没有足量的炼焦煤,炼钢厂就炼不出来好的钢材....”

    刘镇庭连忙起身,伸手示意约翰坐,又让副官倒了杯热水递过去,笑着说:“约翰先生别急,先喝口水。”

    “你们来之前,我已经让白鹤龄市长提前收购了许多煤,怎么还不够用?”

    约翰接过水杯,却没喝。

    听了刘镇庭的话, 他更加着急了。

    只见他用手指着笔记本上的 “炼焦煤” 三个字,语气更急了:“哦买噶!刘将军,您误会了!你们提前买来的煤炭中,大多都是贫瘦煤,给发电厂用还凑活。”

    “而贫瘦煤在炼钢时,只能作为配煤使用。”

    他突然站起来,双手比划着,像是在给学生上课,比喻道:“炼钢需要的是炼焦煤!这种煤得有高粘结性,加热后能结成焦块,把铁矿石里的杂质去掉。”

    “就像烤面包,得用高筋面粉才能发起来,用低筋面粉只能烤成硬饼!”

    刘镇庭听得愣了愣,下意识地前倾身体,追问道:“等一下,炼焦煤和贫瘦煤,差别这么大?我之前以为只要是煤,能烧就行。”

    他上辈子,就是个军官而已,是跟枪杆子打交道,对这些工业术语一窍不通。

    此刻脸上满是 “门外汉” 的疑惑,手指竟然无意识地挠了挠后脑勺。

    约翰见他听进去了,语气稍微缓和了些,重新坐下,耐心解释:“当然不一样!您看,”

    他从口袋里掏出两块煤块,一块乌黑发亮,一块灰扑扑的。

    “这块亮的是炼焦煤,您用指甲掐一下,能感觉到黏手;这块灰的是贫瘦煤,掐起来硬邦邦的,一点黏性都没有。炼钢厂的高炉里,得先把炼焦煤炼成焦炭,再用焦炭去炼铁 —— 没有好焦炭,炼出来的钢全是杂质,做不了卡车底盘,更做不了枪管!”

    刘镇庭拿起两块煤块,放在手里对比着,果然像约翰说的那样,一块黏手,一块坚硬。

    他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哦,原来是这样!我之前还真不知道,炼钢用煤还有这么多讲究。那现在去哪找炼焦煤?”

    约翰思索了一下,语气肯定的回答道:“根据我的筛选发现,你们买到的煤炭里,炼焦煤都是从山西采购的”

    “而且,我在匹兹堡钢厂工作时,就听说过山西大同的炼焦煤,粘结指数能到 80 以上,比美国阿巴拉契亚的煤还好用!”

    刘镇庭听后点点头,面露难色的问了句:“哦,那意思就是,我们河南本地的煤炭,根本就没办法用?”

    约翰想了下,又详细的解释道:“也不是没办法用。这样说吧,煤炭在炼焦时,还是可以按比例掺点贫瘦煤当配煤,调节焦炭的强度。

    “ 但是!主角必须是炼焦煤,没有它,配煤再多也没用!”

    刘镇庭这下明白了,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走了两步,很快做了决定:“没问题!我马上让白市长联系山西的煤商,马上安排火车去大同拉煤。约翰先生,你放心吧,很快就会把你需要的东西运回来的。”

    约翰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他拍了拍胸口:“太好了!刘将军,要是再晚几天,高炉一冷,重新加热就得花半个月,还得浪费不少煤!”

    他突然想起什么,又凑近了些,似乎有些小心谨慎的提醒道:“对了,刘将军,就算煤运来了,停工期间的工人薪资,还是得照发 —— 这是我们美国工厂的规矩,不能让工人白等。”

    刘镇庭闻言笑了,指着约翰打趣道:“你这个美国佬,倒替工人操心起来了。放心,薪资照发,这点钱我还出得起。”

    他突然话锋一转,眼神里带着期待,询问道:“对了约翰,你们美国是不是有专业的开矿人员?”

    “我们河南这么大,说不定洛阳周边就有炼焦煤,只是没人勘探。”

    最后,才说出了自己的需求:“你看能不能找些人来,帮我们找找矿?”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