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第60章 回洛阳,刘备荀攸君子之约

第60章 回洛阳,刘备荀攸君子之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面对黄琬的盛情,刘备沉吟片刻,道:“何仪、黄邵二人可留下统兵,何曼我得带走,其部会由副手龚都统率。葛陂兵三千人,今后皆归黄公调遣。”

    黄琬闻言大喜:“有玄德这话,某就放心了。有三千葛陂兵留下相助,州郡豪贼,莫敢不服。某稍后就给蔡公去信,定要促成玄德与蔡琰的良缘。”

    许诺之时,黄琬又不禁暗暗感慨:玄德厚道人啊!三千葛陂兵说留就留,听闻河东卫氏也有意跟蔡公联姻,某可不能落了后。

    黄琬方才的话,其实半真半假。

    蔡邕的确曾有致信黄琬托黄琬寻找良缘,但不是近日,而是半年前。

    蔡邕交友广泛,也不止给黄琬一人致信托寻良缘,如典军校尉曹操、太尉马日磾、尚书卢植、大将军长史王谦等都曾收到蔡邕书信。

    河东卫氏有意跟蔡邕联姻,便是曹操在牵线搭桥。

    只因蔡邕得罪朝中权贵避难吴会,河东卫氏又担心会被蔡邕波及,故而心存顾虑迟迟未决。

    黄琬之所以会促成刘备与蔡琰的良缘,则有双重考虑。

    一个原因是:蔡邕在士人中颇有名望,若刘备成了蔡邕女婿,即便以武入仕也能得到士人认可。

    另一个原因是:刘备为人不畏权贵又是军中新秀,可以庇护蔡邕父女不被权贵谗言加害。

    联姻的本质就是【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以及【取己之长补彼之短】,双方相辅相成,才能互惠互利。

    先前阴修想让刘备娶阴氏族女,只想要好处不肯付出,刘备肯定是不愿意的。

    而今黄琬要促成刘备与蔡琰的良缘,则是基于刘备和蔡邕双方各自的困境和优势来撮合。

    兼之蔡琰又是青史留名的才女,刘备自然不会拒绝。

    随后。

    刘备又返回葛陂,交代诸事。

    虽然何仪、黄邵也想跟着刘备去洛阳,但两人也明白葛陂十余万人不能抛弃。

    温声安抚二人后,刘备又交给何仪一个木盒,叮嘱道:“今后葛陂若遇生死存亡且不可决断之事时,可取盒中锦囊一观。”

    何仪郑重收下木盒,道:“我必谨记下军校尉叮嘱。”

    看着何仪等人真挚的面容,刘备不由暗暗长叹。

    能为葛陂众人准备的后手,刘备几乎都准备了。

    今后葛陂众人能否在天下大乱的洪流中苟全性命,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刘备又让何曼先行一步去阳翟,召回刘辟。

    昔日曾许诺此间事了就让二人入麾下,刘备自然不能食言。

    三日后。

    刘备整军出发,往洛阳而行。

    出门一趟,不仅得了许攸、陈到、刘辟、何曼四人,还被擢升为下军校尉。

    虽然没有大赚特赚,但世道艰难立足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能有小赚已是幸运。

    抵达阳翟时,刘备又专程去拜访了荀攸。

    曹操刺董是假的,荀攸刺董是真的。

    文士出身的荀攸,却能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谋划刺杀董卓,这份胆略是刘备最为敬佩的。

    荀彧渴望权力,追求“君无为而臣有为”,认为天子应该奉行无为而治的理念,将天下事务合理的交给有能力的臣子去做,而臣子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处理具体事务。

    对魄力不足的君主,君无为而臣有为,倒也合适。

    但刘备的立场一直都很明确:破而后立,当一个实权皇帝。

    刘备与荀彧双方的立场和政见注定是相悖的,故而刘备只将荀彧举荐给黄琬而非与之结交。

    荀攸则不同,外愚内智,外怯内刚,为人忠厚谦让又不贪恋权力,是谋主的绝佳人选。

    虽然以现如今的时局,刘备还不能以扫平天下为由邀请荀攸跟随,但必要的结交还是要有的。

    与先前派人去征召黄忠、太史慈等人一样,对方是否响应征召不重要,“知世间有刘备”更重要。

    等今后时机到了,愿来的一定会来,不愿来的也强求不了。

    ......

    “大哥。你到底跟荀攸谈了什么?能让你高兴得跟捡了千金似的。”阳翟城外,张飞再也忍不住好奇。

    自刘备拜访荀攸归来后,张飞就感觉刘备跟捡了宝似的,又想炫耀又要捂着,这让张飞好奇得心痒难耐。

    刘备“咦”了一声,反问道:“我表现得有这么明显吗?”

    张飞重重的点了点头:“就差没明着说了!不信你问二哥、问四弟,还有郭参军、陈都尉、刘都尉、何都尉,他们都看到了。”

    刘辟和何曼身子一僵,异口同声:“不,我没看到!”

    张飞虎眼一瞪:“不会说话可以当哑巴。”

    关羽轻咳一声,抚摸美髯:“三弟,不可无礼。刘都尉乃四弟亲将,何都尉乃关某亲将,都是自家兄弟。”

    张飞愣了愣,忽又委屈的看向刘备:“大哥,你好偏心啊!二哥和四弟都有亲将,大哥你也有亲将,就俺没亲将。”

    “三弟,你这就不对了。”刘备指了指许攸,道:“当你亲将时不时还得挨鞭子,为了改掉你这恶习,我都让子远跟着你了。”

    张飞不服,道:“可郭参军也不能宿卫俺啊。”

    见张飞这般仪态,许攸不禁笑道:“张司马若是晚上睡不安稳,我也可以宿卫的。”

    “哎——”张飞语气又变得和气:“郭参军误会了,俺怎么能让你宿卫呢?适才相戏耳!”

    众人不由大笑。

    刘备之所以心情愉悦,是因为这次拜访荀攸,相谈甚欢。

    刘备还与荀攸相约:今后若遇战事,就请荀攸暂为参军。

    美其名曰:给荀攸实践军谋的机会。

    通俗点讲:是给荀攸提供实习岗位。

    即便智如荀攸也得有实践的机会才能化学为用,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否则若跟赵括一般开局就打巅峰赛,再有天赋也得不到历练和成长。

    战场上是最容易结下战友情的,只要荀攸今后肯跟着刘备上一次战场,这个谋主级人才就绝对不会再跑了。

    在这方面,刘备有足够的信心!

    不怕你来,就怕你不来;只要你来,跑了我是猪。

    ……

    数日后。

    刘备引兵抵达洛阳平乐观,就地驻扎。

    刚抵达不久,一个长得极为壮硕的青年便来寻刘备,自报身份:“新任右校尉淳于琼,拜见下军校尉。”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