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164章 儿童节礼物 第164章 儿童节礼物
- “顾远,我是你书粉。”
宴席上,还真有不少年轻人来找顾远签名。
但为了避免喧宾夺主,顾远只签了前几个。
余下则是被顾远委婉拒绝。
婚礼结束,顾远将那本书悄悄交给了叶冰,随后和许星眠离去。
叶冰和宁秋水看着四下无人,翻开手中书的扉页。
只有简单的两句赠言。
“这本书见证了最美丽的重逢。”
“祝你们的故事,永远温暖如初。”
……
而此时顾远的发言视频已经逐渐在互联网上传播。
作为公认的文坛未来领袖,顾远的一举一动都有着无数人的关注。
“新郎运气也太好了吧,居然能当上顾远的高中老师。”
“又是一句古话,顾远哪来的这么多大家没听过的古话?”
“上回的夏虫不可语冰,这回的金风玉露一相逢……我有理由怀疑全是他自己编的。”
“那更恐怖了好吗……”
“不是?你们快去看顾远博客!”
“咋了?”
众多网友又将关注目光转回了顾远博客,在那里,他们发现一句情诗。
“愿我如星君如月……”
“这是情诗是吧?快告诉我不是!”
“哥,你写给望星者的情诗,发给我们干什么???”
“谁问你了……
“傻瓜还在质问,聪明人已经誊抄下来了。”
“傻瓜还在誊抄,聪明人已经截图了。”
“单身狗还在截图,有对象的已经直接复制发过去了。”
“……”
而在第二天,顾远在十三点十四分,又发了一句话。
“你的名字,是我见过最短的情诗。”
“Day 2”
这句话依旧引发了相当热烈的反响。
“还是现在好啊,这要搁以前,哪能看见顾远这样的人给咱现场教学情话怎么说?”
“太浪漫了吧……”
“顾远你一共打算day几啊?”
“好一个1314,顾远,我认可你的浪漫了。”
与此同时,因为此行许星眠根本没有打算遮掩身份,所以很快,她的照片就被广大网友找出来了。
视频中,顾远在发表完致辞,走回了自己的位置。
可以很清晰地看见他和一个女孩挽在一起。
在多角度拍摄的视频下,许星眠的面庞一览无余。
“哇塞,这就是传说中的望星者吗?”
“郎才女貌!”
“我靠我认识她,我们学校的学霸。”
“……”
“行,我同意这门亲事了。”
某网友本来只是正常的冲浪玩梗,但等到他再次打开博客时,却突然发现自己多了好几条评论回复。
还都是一个人回复的。
“请问你是以什么身份同意的?”
“我觉得作为网友,还是要保持点分寸感。”
“这两个人的事情我觉得应该由双方父母考虑。”
“……”
该网友看着一长串的回复,感到颇为莫名其妙。
“这人有病吧,管那么多干嘛……”
他看着这个id叫“眠眠天下第一”的用户,无语吐槽。
……
接下来的日子,顾远每天固定在十三点十四分发送一句情话。
在网友眼里,这无疑是顾远在凭借着才华肆意挥洒浪漫。
“这些话的质量都够出一本情话集了。”
“谁能整理一下顾远说过的所有金句?我觉得作文里可以用到。”
“免,顾远被锁在屋里给一帮中年人写的小作文。”
“1111……”
“那他喵是顾远竞赛短篇集。”
“……”
网友或许只是随口一谈,但国家文典出版社却上了心。
胡编辑被安排来询问顾远打算写多少句情话。
在得到一百句的确切答案后,当即表示他们有意将这些情话整理成合集出版。
顾远自无不可。
于是,顾远又一本书被提上日程。
……
经过国家文典出版社内部讨论,决定将《草房子》定于六月一日上市。
正好当作送给全国儿童的节日礼物。
但这样一来,负责这本书的编辑们的工作任务就非常重了。
他们几乎是日夜颠倒,才完成了《草房子》的三审三校等工作,而与此同时,一部分精华节选,已经悄然送出。
在业内,这叫做学术评鉴本。
对于国家文典出版社以及顾远现如今的身份来说,自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宣传方式。
这些学术评鉴本被送至文学界的权威人士手里。
涵盖评论界、学术界、媒体界等领域。
皆是德高望重的前辈。
此事是总编辑亲自打电话促成,并由专人送往,确保送到了本人手里。
“顾远先生有一部新作初成,唐砚章先生给予了极高评价。”
“我们出版社不敢专美,特奉上试读本,恳请您不吝赐教,为文坛后进把关。”
面对这样的话语,以及现如今顾远的声势,他们自然是乐意的。
当然最主要还是唐老的面子。
他们拿到后,也看见了印在扉页上的唐老评价。
“可传世……真的假的?”
“唐砚章这家伙,还不至于到老糊涂的地步,他都这样说,应该真是这样了。”
他们被唐老一句话勾起了兴致,纷纷静下心来开始阅读。
至于结果,自然是认同唐老的评价。
《草房子》也开始在特定的小圈子内传播。
其中不乏国内各大权威奖项的评委。
与此同时,向大众第一个传递《草房子》相关信息的,是一些文学界权威媒体。
【青年作家顾远完成长篇新作,据悉风格迥异引人期待。】
“记者近日从出版方国家文典出版社获悉,金锚奖‘三冠王’、青年作家顾远已悄然完成其第三部长篇小说创作。”
“据悉,这部名为《草房子》的新作,标志着顾远创作生涯的一次重要转向。”
“其风格与此前探讨国际视野与个体心灵的《追风筝的人》以及《星辰的私语》截然不同,而是聚焦于华国乡土与童年叙事。”
“出版方表示,该作品以其诗化的文风与文学内涵,在内部评鉴中获得了极高评价。”
“更多详情将于近期正式向外界公布。”
这些媒体权威是权威,但由于每天发布的消息实在是太多,导致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大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