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第169章 西郊会议

第169章 西郊会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38师还有30个其他国家的狙击手,这些狙击手都是参加过好几次战斗的老兵。

    不过此刻他们都在其余阵地狙击鬼子。

    新到的三十名女狙击手迅速寻了一处无人院落更换服装,待她们再次列队走出时,已是一身整齐的夏国军装。

    师部派了一辆运输卡车,将她们送往前线。

    下车后,罗尼娜立即与73旅旅长取得联系,简短对接后,便带领队员们分头进入各阵地。

    与此同时,73旅前线戴着红袖标的指导员被鬼子神射手针对,出现了一定的伤亡,但是这些征召兵们并没有溃败。

    因为每个营都还有一个政委。

    半小时后,鬼子阵线上的机枪手,掷弹兵与挥刀前冲的基层军官接连中弹倒地。敌方火力明显受挫,攻势为之一滞。

    “咱们的神射手同志来了!”

    “我们即将获得这场战斗的胜利!都坚持住!”

    “只要打完这场战斗,你们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几个趴在掩体后的红袖标趁机大吼,再次激励了一波士气。

    工藤少将眼见己方攻势缓慢,小眼睛微眯:“战车队何时能抵达前线?”

    参谋躬身:“报告旅团长阁下!战车中队已在急进途中,预计半小时内到达。”

    工藤少将微微颔首:“传令,命104联队下辖屋内大队即刻服用行军丸,待战车中队抵达后,协同发起强袭冲锋!”

    “嗨依!”

    与此同时,走马塘失守,大场被围,鬼子三路猛攻的紧急军情,通过层层上报,传至沪市西郊夏国左翼军司令部。

    一名参谋轻叩会议室大门,副参谋长白崇禧见状心知有紧急军情,立即离席走出门外。

    “什么事?”

    “报告参谋长,前线急电,”参谋压低声音,“走马塘已失,鬼子自该处进逼大场。眼下大场守军正遭受东、西、北三面围攻,形势岌岌可危,恐怕要守不住了。”

    白崇禧闻言,瞳孔骤缩,心知事态紧急。

    他转身走进会议室,和正在强调11月3日九国公约会议重要性的光头低声汇报了军情。

    听完后,光头脸色微沉,当即止住话头,起身踱至墙边,凝视着作战地图,转动自己的小脑袋瓜疯狂想着对策。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发现,整个市区基本上已经凉了。

    会议室中众高级将领面面相觑,白崇禧随即悄声将消息传达给在场诸人。

    众将领听到这条消息后均面露凝重。

    “委座,”陈诚在与其他几位司令低声交流后起身建言,“属下认为,淞沪战线已难维持,我军可以将大场守军撤至西郊进行整备,闸北部队则可退守苏州河南岸重新布防。”

    蒋介石沉默片刻,断然拒绝道:“不可,九国公约召开在即,我军必须有一支部队在沪市坚守至月底。”

    “租界内有各国观察员在列,此举正是要向国际社会展现我夏国军人之抗战决心。”

    几位司令闻言眉头紧锁,一人起身劝道:“委座,孤军留守闸北,既无援兵又缺后勤,这岂不是……”

    “难道我夏国军人,人人惧死乎?”蒋介石拂袖打断,心想,我整整数十万大军布置在沪市,难道还守不到月底?

    不过他也心里清楚,虽说是数十万大军,但实际能顶上作用的还是要靠中央军这种精锐,其他的地方军那战力……

    不提也罢。

    “此事已决,着令一支部队留守闸北,坚守至月底。”

    下面坐着的地方军将领闻言脸色难看,虽然光头还没说让哪个部队留守。

    但是这种留守必死的任务,光头大概率会让他们这些地方军上。

    蒋介石冷眼扫过众人神色,忽然说道:“诸位不必多虑,留守部队,我已有定夺。”

    “即由中央军88师担负此任,分散据守闸北各村,并相机展开游击战,死守到底,让天下人皆见我国民政府抗战之决心!”

    此话一出,满座皆松一口气,唯独72军军长孙良,脸色一下子变绿了。

    不是,中央军是只有一个88师吗?

    36师呢?87师呢?都可以啊?怎么就非得让他88师留守闸北?

    到时候南翔守军一撤,那可是四个常设师团的鬼子,加起来八个旅团六万多小鬼子,到时候让他88师一万多个人拿头去顶?

    但是作为光头的亲信,他深知此时众目睽睽之下,如果他起身反驳,只会惹怒了光头。

    于是沉默不语。

    很快,光头开始安排各部立即撤离至西郊重新构筑防线并休整,唯独留下88师驻守闸北至月底。

    会议结束后,众将领匆匆离开指挥部,各自安排部队撤离事宜。

    孙良面色铁青,等到所有人都走后,赶忙来到了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办公室。

    如果是其他时候,他直接带着部队跑路,最多遭光头一顿斥责。

    但是光头今天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守卫闸北的政治意义巨大,如果他一声不吭就跑路,肯定没好果子吃。

    然而留下来送死,绝非他孙良的风格。

    “顾司令,”孙良递上一支烟,语气恳切中带着委屈。

    “委座命我88师死守闸北,可眼下我们孤立无援,粮弹两缺,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啊。”

    他替顾祝同点燃香烟,继续道:“这分明是白白牺牲……卑职明白委座是要做给租界洋人看,展现我军的抗战决心。”

    “既然如此,留多留少,效果都是一样的。不如只留少量部队,固守一两个据点,象征性抵抗即可。”

    见顾祝同默然抽烟,不置可否,孙良又叹道:

    “若我88师弟兄能与鬼子一换一、二换一,我孙良绝无二话!可如今弹尽粮绝,七换一都难做到,这岂不是枉送弟兄们的性命。”

    顾祝同听他说得恳切,略一沉吟,觉得不无道理。

    “这样吧,”他缓缓开口,“我稍后向委座请示,你88师留一个团在四行仓库死守。”

    “好!我代全师一万多弟兄,谢过顾司令大恩!”孙良深深一躬,但心中仍不踏实。

    一个团也有一千多号人,就这么白白丢了吗?

    他灵机一动,索性连这一个团都想省下:“顾司令,38师素来擅长防守,不如由他们派一个团驻守四行仓库,定能坚持到月底,效果更好。”

    当然了,孙良深知顾祝同的脾性,又凑近一步,赔笑道:“卑职麾下弟兄对顾司令感激不尽,特地凑了两万法币,稍后便送到府上,聊表心意。”

    顾祝同微微颔首,没有允诺什么,只是说道:“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孙良前脚刚走,顾祝同便将烟头按灭在简易烟灰缸里,神色平静如常。

    作为光头身边的亲信,他能一路高升,靠的正是两条铁律:

    一不拉帮结派,唯委座之命是从。

    二则八面玲珑,绝不轻易得罪任何人。

    在他眼里,世间万事无非利益往来,情义二字不过是场面话。

    死守闸北,本就是一场委座重视的政治表演,只要足够惨烈便是成功。

    孙良想保住88师主力,只留一个团做做样子,倒也无可厚非。

    但若想将这烫手山芋甩给85军麾下的38师,顾祝同却绝不会插手。

    他可是知道,那林晏虽初来淞沪时毫无根基,可如今早已不是孤家寡人。

    淞沪一战,他搭上了彭善这条线,一路被提拔至今,已成为彭善心腹。

    彭善背后,站着的是十九集团军副司令、十八军军长罗英,而罗英又是陈诚最信赖的心腹。

    陈诚一派,岂是轻易能招惹的?

    再看林晏本人,年纪虽轻,却屡建战功,阵地从未失守,连委座也曾过问其名。

    此人既有能力,又有靠山,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拿捏的小团长。

    两万法币,就想让他去得罪陈诚、罗英、彭善、林晏这一连串人物?

    这和与整个陈诚派系为敌有什么区别?

    如此亏本买卖,简直是违背他立身之本。孙良这点算计,真当他看不出来?

    想屁吃去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