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西游:从白骨洞开始到纯阳真仙-> 第73章 三灾跟天人五衰

第73章 三灾跟天人五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杨婵似有所悟,又带着一丝向往轻声问道:“依你之言,若能修至那第五重心物一元之境,是否便意味着……超脱于三灾五难,天人五衰之外,得享真正的大自在、大永恒?”

    李风闻言,脸上浮现一抹无奈的苦笑!

    前三重是李风如今的境界,后面两重是王阳明成圣的境界,李风只能是知晓后面的境界。

    但是究竟如何,是什么感受,无从得知,而如今不过是属于结合三教境界的猜想阶段!

    曾经问道骊山老母之时,骊山老母也回答过李风的境界,当然这属于是道家的境界,三教的境界各有不同。

    “杨姑娘,此事我亦无法给你确切的答案。莫说那缥缈无踪的第五重,便是如何从知抵达行,成就那第四重知行合一,我也尚在摸索之中,需以自身为舟,于万事万物间寻求印证。”

    “至少,你如今已初窥第三重心能转境的门径,心念初具主宰之力,不再轻易为外魔所侵,为幻境所迷。至此境界,那三灾五难虽依旧会如期而至,但其形虽在,其威已减。已无法轻易撼动你的道心,灾劫于你,已从索命之劫化为砺道之石。”

    “至于那第五重心物一元……”

    李风目光投向虚空,仿佛在遥望那不可知的终极、

    “依我推想,若真能抵达那般心即是道,道即是心,自身已与大道根本法则融为一体,无分彼此。那天人五衰,衰败的是与道疏离又如何能作用于大道本身?我想……或许,当真能从此逍遥于劫数之外。”

    “嘶——!”

    袁天罡听后倒吸一口凉气,惊呼出声:“道友好气魄,好推想!我等需仰视的四大天师,都尚未能脱离那天人五衰桎梏,若能到此,可便可真逍遥。”

    李风见如此反应,连忙摆手:“袁师切莫如此说!此乃我一人所悟之道加之三教典籍,做的些许推测与遐想,如同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如何能做得真?四大天师功参造化,德配天地,其境界岂是我等晚辈所能妄加揣测的?”

    “我等现在空谈那虚无缥缈的第五重,无异于空中楼阁。不如脚踏实地,先于红尘万丈中,将所知所信,一一践行。待到那知行合一功成之日,或许……方能真正有资格,去窥探心物一元!”

    仙,哪怕是天仙也不是真逍遥,若是如此便就显得天道渺小了。

    基本上,道德经作为大道根本,早就在理论上阐述了大道,道可道,非恒道,任何人的道都会过时,大道无亲,常与善人,大道之下,一视同仁。

    大道因其无限与不可定义,也就是道可道非恒道而宏大,因其绝对公平与不同断演化也就是大道无亲而庄严。

    通过变数和劫难来淘汰不能与时俱进者,奖励善於体道者。

    这就是大道喜欢变数,而仙佛喜欢以强大的法力来掌控定数。

    三灾五难是针对永生而不入天仙者,而天人五衰则是针对进入天仙而不成永恒天仙,也就是金仙者。

    比如孙悟空所修是大品天仙诀,为什么悟空三年速成,正是因为其中有很大的弊病。

    李风这般若是修成纯阳真仙,自然不会有三灾,但是速成的有。

    大品天仙诀,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

    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

    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

    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

    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

    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

    自顖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白晶晶的前身遭遇的三灾之中的火灾,由自身涌泉穴下升起阴火,透体而过,直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若肉身锤炼不足,或业力深重,则顷刻间化为灰烬,最后留下一具白骨。

    火灾是三灾之中的第二灾,能够进行到第二灾,足矣知晓当初的百花仙子修为不弱。

    三灾是法力之灾,五难是心性之难,而杨婵遭遇刘彦昌,就是情难,遭遇最深刻的情欲纠缠、爱恨别离,直指本心,考验其能否看破虚妄,超脱而出。

    至于说天人五衰,这是针对已证天仙道果,理论上与天地同寿的仙人所降临的劫。

    它并非来自外部攻击,而是源于内部的彻底腐朽。

    其根本原因,是道心停滞,与大道疏离。

    当一位天仙失去了进取之心,不再感悟大道,只是浑浑噩噩地享受长生,其仙体,仙魂与天道的共鸣便会逐渐减弱,最终被大道所抛弃,引发五种衰败之相。

    道心蒙尘,停滞不前,失去了与道合真的活性,成了三界中一个停滞的寄生虫。

    天道贵生,亦贵进,也就是一旦天人五衰,代表这个仙人对于三界已经再无任何的用处,到了应该消失的时候。

    三灾五难类似于神仙的考试,而天人五衰是天道的清退机制。

    而为什么仙佛都在考虑如何渡三灾五难,而不会考虑渡天人五衰?

    因为到了天人五衰的时候,就没有必要渡了,已经被抛弃了。

    类似于是到了一个王朝末年,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唯有消亡,才是对的。

    三灾五难是过程,比如五百年一次三灾,而天人五衰是结果,等于已经出现了,一个是考核,一个是死刑判决。

    对于仙佛而言,真正的功夫要下在五衰发生之前。

    不是要渡死亡后如何复活而是要如何永不堕入必死之境。

    天仙的逍遥是有限的逍遥,无需担心三灾五难,而金仙才是永恒。

    此刻杨婵的目光清澈而坚定,再无半分犹疑,看着李风,一字一句说:“李风,西游此行,前方纵是万般因果,千重劫难,纵然二哥亲自阻拦,我杨婵,也定会陪你走下去!”

    此言一出,静室内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同行,而是道途的托付与共进退的决绝。

    李风闻言,顿时一愣,没想到杨婵会如此的决绝,正欲开口,一旁的袁天罡却抚须长笑。

    “善!大善!”

    “李道友,三圣母,此乃天意巧合,亦是关键所在!真君临走时那场决裂,实则是掩盖你们求道之心!”

    其实,此刻,李风的感情停留在格物一年的感情上,却不知杨戬跟杨婵因为李风的争执跟冲突,加上杨婵的成长,在杨婵这里出现了感情的质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