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圣殊-> 第一卷积跬步 第四十二章我缺心眼

第一卷积跬步 第四十二章我缺心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禁宫,玄境门外,人多的几乎数不清。

    其中包括不少在朝的官员,也包括不少已经荣退的勋贵。

    这些都不是笨人,他们不是没想过在这个时候出头就是暴露。

    正因为他们都太聪明,所以知道装傻并不能解决问题。

    曾经有小国使臣到大殊敬献过一种叫做鸵鸟的东西,看起来巨大且高贵,总是昂着头藐视一切的样子,很符合贵族气质。

    可这种东西一旦遇到危险就会把头塞进沙子里,以为这样就能躲过危机。

    那露在外边的高抬着的大屁股,它以为敌人根本看不见。

    这些来到禁宫外边的大人物们没有一个如鸵鸟那般笨。

    他们知道有一个比装傻更好的办法,虽然凶险些。

    这办法就叫.......法不责众。

    把头埋起来是毫无意义的事,轮狱司郁垒那种人还能不趁机大做文章?

    那个时候,被挖出来一个追究一个,大家被各个击破,谁也别想跑。

    索性,不如一口气都站出来,不管是牵扯其中的还是没牵扯其中的,关系套着关系,来的人足够多,别说郁垒,陛下如何敢不三思?

    来的人越多,报信的小太监跑的次数就越多,累的气喘吁吁。

    有为宫内,通往御书房的路上,小太监络绎不绝。

    皇帝站在窗口看着外边,一个一个接力似的跑来的小太监在他眼中就是一个一个丧报。

    没有一件好事,没有一个好人。

    先帝临终前还没有选定是谁即位,最终皇位让他坐了,就是因为外边那群等着他召见的人,觉得他好拿捏。

    他是先帝身边最不被看好,先帝也最不喜的儿子。

    不,他一直都不在先帝身边。

    因为他年少多病,性格又软弱,不得先帝偏爱。

    先帝喜欢勇猛英武刚硬果决的人,就算他的儿子中没有这样的,也不能选一个最弱最虚的。

    六七岁时候,当今陛下就被分封去了代州那边。

    离开殊都之后一路向西北走几千里才能到的偏远之地,穷苦到百姓们靠天吃饭天都不赏脸。

    谁能想到,六七岁的孩子到了代州之后,第一件事竟然是走遍封地,看民生疾苦。

    然后下令精简王府规制,罢免了三分之二的官员。

    王府的吃穿用度,缩减到原本规模的五分之一。

    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开荒,救济。

    他还亲自带着王府官员参与劳作,根本不像个七岁孩子所为。

    数年后,代州民风大变,勤恳之下,必有余庆。

    就在先帝听闻他作为,以为自己看错了自己这个儿子的时候,又有个消息传回殊都,让先帝放弃了把这个儿子召回都城亲自教导的想法。

    这位代王在十二岁的时候就让代州百姓富足,然后他就选了一批年轻人做官主理诸事。

    自己跑去游山玩水,每日钓鱼赏花正事不干。

    又过几年,传闻这位代王沉迷于声色,原本身体就不好,没几年就把自己糟蹋的连出行都需有人扶着。

    自此,先帝彻底放弃了让这个儿子即位的打算。

    一年前,先帝突然驾崩,朝廷一下子乱了。

    诸位皇子争夺皇位,朝堂内外乌烟瘴气。

    谁能想到,这个时候,那位一直都有所隐忍的贵妃忽然强势起来。

    代王的母妃原本不得宠,和她儿子一样不被先帝所喜。

    但,恰恰是因为代王根本没有即位可能,所以皇帝重用了贵妃家里几个武将,他们领兵镇守要塞。

    皇帝驾崩之后,诸子夺嫡,这位贵妃悄悄给家里人送信请求帮助。

    先有重镇的节度使表态,再加上贵妃家里铺陈了大量的钱财和其他利益,于是不少人开始站在她这边。

    最终一锤定音的其实不是贵妃,而是那位已经在朝中主持政务多年的宰辅:吴出左。

    吴出左与群臣议事,他说代王继承大统哪里都合适,只一样不合适。

    代王.......活不长。

    所有人都很清楚,先帝突然驾崩导致各方势力都没有做好准备。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个人过度一下皇位,既没有威胁,又活的不长久。

    谁也没想到吴出左这一句话,导致各方势力几乎都倾向于代王即位。

    宰辅更是吴出左亲自带队,朝中百官前往代州迎接新帝。

    代王三次推辞,最终还是被迎接回来成为大殊新帝。

    接下来,谁都没想到的是,新帝第一件事就是秘密从母族掌握的军队中,在代州他的封地内,挑选了大批精锐死士。

    这些人分成两批,一批替换禁宫禁卫,一批成立轮狱司。

    也是在这个时候,郁垒才出现在众人面前。

    此前谁也没听过这样一个人,这个人为什么能得新帝信任也无从考证。

    可毫无疑问,一旦轮狱司做大,原本被把持在各家手里的朝堂权利,就会被轮狱司彻底搅乱。

    现在,皇帝看着外边那些报信的小太监眼神没有一丝迷离,也无一丝愤怒。

    甚至,有些开心。

    是的,这些,都是来报丧的。

    “陛下,东平侯求见。”

    “陛下,礼部原尚书求见。”

    “陛下,上野侯求见。”

    “陛下,禁军前指挥使求见。”

    一声一声,声声入耳。

    皇帝还不到三十岁,可正如外界所说的那样,他看起来就是个活不长的。

    皮肤过分的白了些,没有多少血气的人总是会看着很疲惫。

    他常年吃药,比饭吃的都多。

    以戎马立国的拓跋皇族历来都追求体魄强健,如他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都是你惹的祸。”

    皇帝拓跋灴回头看了郁垒一眼:“你让朕如何应对?”

    郁垒还是那个样子,哪怕在皇帝面前也是云淡风轻的屌。

    “那是陛下的事,臣不是皇帝,臣不知道如何应对。”

    这话说的大不敬。

    皇帝显然不当回事。

    拓跋灴道:“抓一个孙春园就已经引起这么大的麻烦,你的人还把太医院清空,这不是你的事?”

    郁垒:“臣没吩咐过,是他们自己做主,陛下可以办了他们。”

    拓跋灴:“总之没你事?”

    郁垒:“确实没臣的事。”

    拓跋灴:“那接下来灵境山那边也闹起来,你也不管?”

    郁垒:“如果查实灵胎丹的案子也牵扯到灵境山,臣可以带人去抓,善后,臣不管。”

    拓跋灴缓了缓,然后一摆手:“滚回去吧。”

    郁垒就真的转身走。

    拓跋灴低低骂了一声,然后说:“太后那边你去哄!”

    太医院院正诸葛有期是太后尊重的人,且,是陛下的救命恩人。

    满朝文武都知道,陛下当初在代州那边声色太过,原本身子就弱,没有诸葛院正救治,陛下早就死在代州了。

    而孙春园是诸葛有期的得意弟子,也是将来太医院院正的继承者。

    郁垒依然云淡风轻的屌:“那是陛下的母亲,不是臣的母亲。”

    拓跋灴:“修晴楼,户部拨款不够,是朕从母后那求来了些,她前阵子催着还。”

    郁垒:“是陛下借的。”

    拓跋灴:“这话你自己去找太后说,欠条朕写的你名字。”

    郁垒:“臣请辞!”

    拓跋灴:“不准,哄好了太后万事都好,哄不好,她要拆了晴楼朕都拦不住,那是用她的钱建起来的。”

    郁垒:“晴楼守护殊都安危。”

    拓跋灴:“和太后说去。”

    郁垒叹了口气,俯身拜了拜,一脸不高兴的走了。

    “乌烟瘴气。”

    拓跋灴看着外边还在络绎不绝的报信小太监,眉眼里有杀气。

    片刻后,他吩咐一声:“不必再报信,告诉外边的人,朕在哄太后,太后哄好之前,朕谁也不见。”

    他身边大太监井求先问:“陛下真去哄太后?”

    拓跋灴:“郁垒不是去了吗?他哄好了朕再去,走,去后边御湖钓鱼。”

    他一边走一边吩咐:“不要冻坏了饿坏了朕的那些肱股之臣,晚上他们若不走还在玄境门外等着,记得给他们送暖被,送热茶。”

    井求先俯身答应,然后到外边吩咐:“陛下说,玄境门外候着的,不管饭。”

    ......

    轮狱司。

    方许现在只有一个想法:要快。

    郁垒进宫到现在都没回来,一定是在扛着压力。

    如果不尽快把案子查明白,尽快给孙春明定罪,那说不定就会有波澜,搞不好会有反转。

    所以他立刻提审,没有一丝耽误。

    提审的同时,还有一件事不能耽误。

    抄家。

    在那些大人物们有所反应之前,在他们毁掉孙家证据之前,必须把能找到的全都带回来。

    他今日主事,虽然身为下品银巡,可有郁垒的话在,三大金巡都要听他调遣。

    三个金巡小队,再加上数百人狱卫队伍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孙家围了。

    内外警戒,不许任何人靠近。

    轮狱司内,地牢中。

    方许和巨少商他们先后进门落座,而那位孙先生此时看起来倒有些诡异的平静。

    不等方许问话,孙春明先开口。

    “太后那边还在等我,你们有什么事劳烦快些。”

    方许笑了笑,心说这些家伙果然都一个德性。

    张望松那会儿搬出来吏部侍郎,高境奇搬出来灵境山,孙春明高级些,搬出来太后。

    “听说你救了很多要死的人,都是达官显贵,有的已经七老八十。”

    巨少商开口:“是不是用的灵胎丹。”

    孙春明:“我不知道你刚提到的灵胎丹是什么东西,但我确实救了很多人,你若非说都是达官显贵,我也不能辩驳。”

    巨少商:“不能辩驳就好。”

    他让人拿过来一张纸递过去:“这是轮狱司已经查实的,近十年来,你所救治过已宣告病危,却被你妙手回春的人,你看看有没有错的。”

    孙春明皱眉,接过纸看了看。

    点头:“没错,我都救过,但我还是要强调,我救他们并没有用你说的什么灵胎丹,我不会承认你们的污蔑。”

    巨少商转头把名单递给兰凌器:“三位金巡回来了吗?”

    兰凌器:“刚得到信,已经搬空了孙春园的家,正在往回走。”

    巨少商:“召集在轮狱司的所有小队,放下手里的任务,也转告三位金巡,按这份名册抓人。”

    孙春园脸色大变:“你们要干什么?我什么都没承认,你们凭什么抓人!”

    巨少商:“我们知道你没承认,外面谁知道?”

    他吩咐一声:“让所有小队在抓人的时候务必要告知,是孙春园指认,所以抓人。”

    孙春园眼睛都直了:“我没有说!我什么都没有说!你们这样做是胡作非为!”

    巨少商:“我知道你刚才在想什么,你救过那么多人,早晚会有人来救你,所以你只需要耗着就行。”

    他起身:“可我们不想跟你耗着,接下来,你就等着有人比你先开口就行了。”

    说完这句话他拉了方许一下,方许跟他出门。

    到门口,巨少商问:“你确定真这么干?要是其中有抓错了的呢?”

    方许学着郁垒的样子,云淡风轻的屌:“那是司座的事。”

    巨少商:“可这不是司座命令,是你想出来的,司座回来怎么办?”

    方许:“司座让我今天做主。”

    巨少商:“就怕司座也扛不住。”

    方许:“老大,你应该比我懂才对,我才从村里出来没多久。”

    巨少商:“这话什么意思?”

    方许:“司座一直说,他扛得住的是他的事,他扛不住的是陛下的事,老大,查办这些人,你还没明白,其实是陛下的事?我从村里出来的,我都想到了。”

    巨少商不笨,只是没往深处想。

    方许道:“司座那个老狐狸.......早早躲进宫里去了,还不是怕有人来求情来阻扰,司座不在,我们也更好行事,反正有人阻拦就让他找司座去。”

    巨少商笑了:“你怎么那么多心眼子。”

    方许摇头:“我心眼子要是真多,这事真不敢干,但我要是个缺心眼,我什么不敢干?”

    他召集所有小队队长集合。

    “司座说今天的案子我来主持,诸位前辈配合,我只是个小小银巡,不懂事,缺心眼,愣头青,没什么我不敢的,一切后果,由我承担。”

    少年深吸气,缓呼出。

    “抓!”

    ......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